第346章 鬧心(1/2)
由于弘治帝病重,生前尊貴的太皇太后喪事辦的極為簡單。
按照禮儀,大殮期間,在京的文武官員以及三品命婦,需早晚著喪衣在仁智殿大門外哭靈。可生怕沖撞了皇帝,哭靈聲細不可聞。梓棺停放仁智殿三日,便入葬天壽山裕陵旁的妃子園。
朱壽一路快馬加鞭,趕上了戴孝扶靈,送太皇太后最后一程。而崇王因為路途耽擱,等崇王全家老小進京時,太皇太后已經入葬。
‘病重的’弘治帝怒罵崇王無孝心,減了崇王府在皇家商行的一半份額,又讓太子歸還租借的崇王府田莊。
按宗律,崇王除世子之外的幾位成年兒子,需封郡王分府居住。老崇王死后,這事被耽擱下來。就算太皇太后多次旁敲側擊,弘治帝裝聾作啞。此次在宗令晉王的勸說下,崇王的幾位庶子、庶孫順利得到了朝廷的冊封。這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因此,明知道是弘治帝遷怒,崇王府上下無人有異議。當事人崇王都沒有異議,宗人府、科道言官更加不會說什么。
弘治帝‘重病’,又需要給太皇太后服喪一年。身體虛弱的弘治帝露了次面,下旨令太子監國。‘蓮蓬含毒案’交由太子處置。
聽到太子再次監國,朝臣們嚴陣以待,鉚足精神應對太子出的幺蛾子。
太子需給太皇太后守孝五個月。在這期間陸續發生了很多事,唯獨沒有對興王的處罰。
報紙、電臺、無處不在的西廠物流點,讓謠言滿天飛。興王勾結韃靼、白蓮教的經過被繪聲繪色編成戲曲。興王還沒來得及樹立的賢王形象蕩然無存。
懸于頭頂的利劍遲遲不斬下,令興王惶恐不安。被無數雙眼睛盯著,與興王有關人等喪失拼死抵抗的可能,不少人選擇自盡,試圖保全家人。
興王妃之父、中城兵馬指揮使蔣斅暴斃而亡;寧夏慶王府上報,安化郡王騎馬時不慎跌落,被戰馬踩踏而死;興王同母弟慧王病故,王妃自盡殉葬。慧王無子國除,兩女交由邵貴太妃撫養。慧王夫妻合葬京師西山。
興王府承奉、長史、侍衛多人因各種緣由橫死。上林苑監、尚膳監牽連毒害弘治帝,數不清死了多少內侍、宮女。
最令人詫異的是天師研究院陶仲文的死。
陶仲文煉丹時出了岔子,丹爐爆炸當場死亡。這位在后世成功忽悠了嘉靖帝二十年的天師,被不知道是否還能出生的嘉靖帝之父拖累,成了歷史長卷中的小小塵埃。
陶仲文死后,太子把內行廠改名皇家研究所。研究所下轄農學院、機械院、武器院、采礦冶金院、化學院、物理院、醫學院。除了武器院,其余仍然留在保大坊。
太子守孝期一過,東廠廠督王岳帶領浩浩蕩蕩的內侍、宮女踏入壽安宮。
邵貴太妃、被宮女抱在懷中的兩位郡主下跪接旨。曾以婀娜的舞姿取悅成化帝的邵貴太妃,瘦脫了形,不復當年美麗。漂亮的眸子,也因為慧王的過世哭瞎了。
先帝成年的皇子一共十位,她生下了其中三位。興王的孩子夭折,慧王兩女,雍王同樣無子。她不相信一切是巧合。一定是皇帝生不出兒子,所以暗中動手腳,讓她的三個兒子也生不出!她好后悔,當年為何沒借用萬貴妃的手殺了皇帝。
勝者為王敗者寇,她死了不要緊,可兩位年幼的孫女怎么辦。
邵貴太妃想入非非之際,王岳手持皇太后懿旨宣讀,“太后夢先帝,先帝欲以太妃從子居,許之。太妃可帶走壽安宮一切宮人和財物。宗人府會把太妃的俸祿送到興王府。太妃快接旨吧,咱家還要給其他幾位太妃宣旨。”
不是要賜死她?邵貴太妃驚得失了神,被催促著帶上整個壽安宮的人離開皇宮。直到和興王、雍王匯合,才驚覺帶出來的宮人人數太多。
“母妃身邊需要人手照料,都帶回興王府吧。”哀莫大于心死的興王寬慰道。這些宮人一定有皇帝的眼線。趕走了也會有其他人混進府中。
雍王表情淡漠地說:“母妃,皇兄,衡州路途遙遠,本王先行一步。母妃……母妃保重身體。”
受興王牽連,被滯留在京的雍王飽受精神上的折磨。雖然仁慈的陛下放過了興王,為了避嫌,雍王表現的不冷不熱。打了聲招呼,偕同侍衛和長史遠離母妃和兄長。
興王嘆了口氣,在東廠番子的監視下離京返程。
被太皇太后和興王傷透心的弘治帝,仁慈地放過了興王。大儒名士紛紛盛贊:“古之賢君不過如此。”
事實上,因為朱壽的話,弘治帝才放過了不安分的弟弟。
“陶仲文怕興王叔卸磨殺驢,偷偷給興王叔下了慢性毒。陶仲文一死,世上無人能解此毒。興王叔,只有一年的壽命了。”運用后世的宣傳手段,朱壽壓榨出興王最后的價值,把便宜老爹的聲譽炒上了天。
他讓人秘密處死了陶仲文和劉瑾。徹底抹除系統的存在。他從沒有后悔把惡念值用于大明的基礎建設。就像做‘金融’,打好基礎招收下線,才能帶來源源不斷的金錢。使用毒藥就像詐騙,只有一次開張的機會。
從骨子里來說,他是個純粹的商人。敵人是生還是死,全看哪種情況帶給他的利益大。
而商人最怕什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