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誰不知道(1/2)
六月,戶部整理出弘治十四年各布政司的稅收情況。
在這以前,浙江布政司是大明當之無愧的富庶之地,國庫每年至少有五成的稅銀來自于此。
太子故意打壓江南豪商,扶持小商家發展,浙江的稅收雖不如前幾年,可也沒少太多。但上交稅款最多的,已經不是浙江,而是山西。
曾經的山西布政司,雖然靠近京師,整個省的稅收加起來,也抵不過浙江蘇州府。又因為太原、大同在軍事上的重要性,朝廷沒少給貼補。
“啟奏陛下,山西繳納稅銀984577兩,其中大同一地納稅65萬多兩。太子在大同實施的商稅改革初見成效。”秦纮溫溫吞吞地匯報。
左都御史戴珊沉聲問:“本宮記得大同的商稅高達十取一。在高稅收下,當地的商戶沒有逃離嗎?”
“看戴大人這話說的。稅收的制定不是為了搶銀子,而是為了規范商業行為,保證商業良性循環。大同收的到65萬稅銀,九成是商稅。大同商稅高,自然就有對商人的扶持政策。”秦纮不緊不慢地說,“如購買原材料可相應抵消稅款,取消商人其余雜稅。”
工部尚書曾鑒冷笑:“秦大人,太子弄出來的《大明皇家日報》很多消息都會刊登。您無須避重就輕。在大同落戶的商家享受西廠八折物流費,免去一路上的車馬稅。”
“可不是嘛!西廠在山西修建了數不清的道路,通往草原、河套、大寧城、陜西、河南、京師等地的水泥路,都修成了八車道!大同商人利用運輸便利,從密云進購京布賣往草原,明擺著比其他地區的商人多省下一筆運費。”陽武侯薛倫吐槽。
薛家的商隊管事沒少找他哭訴。
新寧伯譚祐大笑:“薛侯爺沒看昨天的報紙吧?有人建議放開蘭州、大同關隘,允許外族短暫逗留。如果朝廷允許,大同商人只要把密云買的京布放店里,連草原都不要去。”
無數雙羨慕妒忌恨的目光射向秦纮。
秦纮一一瞪過去:“有本事找太子殿下說去。前幾日太子打電話,和老夫談了一宿。此次寧夏戰役榆林鎮損失慘重。可榆林鎮除了礦藏無法發展其他行業。”
“太子決定讓榆林和大同產業對接,榆林鎮用官府、衛所兩個身份入股大同煉鋼廠,榆林提供煉鋼需要的煤礦。大同進一步擴大鋼鐵加工作坊,分三成的利給榆林。榆林鎮用賺得的銀子撫育死難官兵的家人。”
“榆林什么時候有煤礦了?”薛倫瞪大眼睛,“有煤礦了對外賣,還需要和大同合作嗎?”
“煤礦是內行廠采礦冶金院發現的。賣煤賺的,哪有賣鋼材、鐵器賺的多!榆林軍擊敗韃靼有生力量,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太子怎么會虧待榆林!”秦纮淡淡地道。
鹽和鐵都是朝廷專營。神奇的大明朝廷握有專營的名義,在實際生活中,私鹽比官鹽多,民間的煉鐵廠比官府多。
鐵的利潤比販鹽高很多,但煉鐵需要技術。煉鋼廠不是買通幾個權貴能夠建立的。在鋼鐵業,都不用朱壽費心思整頓,凡事都由掌握煉鐵、煉鋼知識最多的內行廠說了算。
刑部尚書閔珪紅了眼:“太子也太偏心北方了。”
官員們避開商稅,談到了其它。看來朝臣們并沒有對提高商稅一事達成統一。弘治帝皺了皺眉頭,朝周經使了個眼色,商稅的事慢慢來。
身為山西人的周經立馬轉移話題:“太子殿下掛在口中的‘想致富,先修路’這句話,才是山西崛起的真正原因,四通八達的道路,給勤勞勇敢的山西百姓無數的機會。”
“周大人一語驚醒夢中人。”閔珪好似剛剛醒悟一般。
不過事實也是如此。西廠像只不斷吐絲的蜘蛛,從沒有停止修路工程。暢通無阻的道路讓貧困的北方煥發了生機。缺糧了,通過道路運進糧食。瓜果成熟了,通過道路賣出去。路通了,商人也多了。商人多了,地方也繁華了。
“難怪太子殿下想把四萬韃靼俘虜送到東北修路。”劉大夏適時提了一句。
文華殿瞬間安靜。
曾鑒猛然站起:“不行!密云水庫解決了灌溉水的問題。修建取水渠需要大量的人手。”
“曾大人怕不是傻了?把四萬韃靼人放在京師附近?”劉大夏語氣涼涼地問。
保國公幫襯道:“今時不同往日,韃靼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京師外駐扎了三大營兵馬,韃靼人鬧不起來。”
同為軍機處大臣的劉大夏和保國公起了爭執。
出席廷議的實權官員們,從對大同的眼紅轉移到俘虜的處置。爭辯之聲不絕于耳。
被特許參加廷議的鄖陽撫治王鑒之急了。他看了幾眼英國公,見英國公裝傻充愣,不得不起身插嘴。
生疏地拿起話筒,王鑒之深吸一口氣,用力質問在場的官員,“下官鄖陽撫治王鑒之,敢問朝廷如何處理滯留鄖陽的遠征軍?”
王鑒之的喊聲在喇叭的效果下加強,嗡嗡的聲音刺的在場的人捂住耳朵。
誰不知道遠征軍留在鄖陽沒離開;誰不知道遠征軍追著白蓮教的人不放;誰不知道太子私自調用錦衣衛抓人;誰不知道太子瞞著朝廷和韃靼私下和談;誰不知道太子私建密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