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一朝被蛇咬(1/2)
“祭酒大人,這卦辭是何意?”朱壽捧著《周易》追在謝鐸身后問。
“惡念值+1……”
各部堂官齊聚奉天殿商議哈密一事,太子殿下尾隨謝鐸而至。自從太子監國,朝臣們一見太子就下意識的皺眉,提心吊膽地準備接下太子的招數。
“太子殿下對哈密有興趣?”擢升吏部尚書的馬文升小聲詢問身旁的兵部尚書劉大夏。
劉大夏沉思片刻:“只要有能賺銀子的生意、有種糧食的土地,殿下都會有興趣。”
太子為了從事海貿生意,讓他從兵部‘偷’走航海圖。有了陛下的默許,海禁的祖制在太子面前形同虛設。
雖然現在朝廷依然主張禁海,可被陛下大換血的言官不敢揪著西廠出海不放。尤其北方的災情反饋到京師,許多官員提出解除開海禁的呼聲。山東旱災蝗災爆發的時候,在京師百萬石糧食未到前,西廠寶船從海中捕撈的海貨救下幾十萬災民。山東沒有發生民變,西廠的作用舉足輕重。
想要解除海禁,必先清理江南的反對勢力。只要陛下搞定江南,重啟市舶司,國庫缺銀子的局面會大為改觀。史書上清清楚楚記載,宋朝的市舶司每年收到的稅銀是國庫的重要來源。
馬文升想到哈密的丘陵和戈壁,皺了皺眉輕蔑地說,“哈密能有什么好東西。”
“馬大人,咱們的太子殿下可是能從土里刨出銀子的。”戶部尚書侶鐘提醒。
馬文升偷瞄了眼正纏著謝鐸問問題的太子,縮著嘴不敢開口。
“劉公,”李東陽奇道,“太子前些天躲著謝大人,怎么今個兒纏上了?”反常即妖,尤其是太子身上發生的,更加不正常。
劉健揣測:“大概是為了探聽我等如何處置哈密吧?”
“太子若想知道,陛下必不會相瞞。”李東陽一口斷定。
哪朝哪代的皇帝會無緣無故讓太子監國。這父子倆聯手整的朝臣們民間風評奇差。他堂堂內閣次輔,竟被士子們譏諷成‘伴食宰相’!連他兒子都寫信回家抱怨。
謝遷心中忐忑,太子不會是想逼走謝老大人吧?陛下弄走了出身南方的白昂、徐瓊,隨后提拔同樣祖籍南方的傅瀚和閔珪。但閔珪和他不是一路人;傅瀚被懷疑成會試舞弊冤案的始作俑者,明里暗里被人排擠。唯一能在六部馳援他的只有謝老大人了。
搞懂晦澀難解的卦辭,朱壽一一打招呼后離開奉天殿。
“惡念值+1……”
眾人不滿了,太子這是何意?是想插手哈密、還是不想插手?他們可不想再被太子挖坑埋了。
劉健開門見山地問:“陛下,敢問殿下是否對哈密有興趣?內行廠又在修整京師通往紫荊關的道路。”這次他連續派出多人查看,確定真的在挖路基修路。太子套路太深,不得不防。
弘治帝欣慰兒子能收起玩鬧的心思專心學習,心情大好地解謎道,“凌風子改進電話機,通話距離延長。內行廠修路埋線架設京師通往河套的線路。等完工后河套和京師的消息往來暢通無阻。”
劉健滿臉震驚的表情。弘治帝時常待在內宮,不耐煩每日批閱奏章。司禮監掌印太監陳寬駐守文淵閣,劉健打電話把票擬的奏章內容匯報給弘治帝。只要弘治帝認同,陳寬直接在奏章上用印。
電話的存在,讓奏章處理的時效大為提升,也避免掌印太監濫用紅批的權利。
“若電話接通到各地布政司,朝廷可隨時掌握各地動態。避免出現類似京師不知道北方災情的事件。”李東陽欣喜若狂。
弘治帝淡然一笑:“架設一條線路,每一里需要花費百兩銀子。侶愛卿,戶部可支出多少銀子?”信息暢通固然可以加強集權,但弘治帝不想讓內閣成為集權一方。
侶鐘拱著手一五一十地回道:“戶部無銀可調。戶部甚至沒有銀子犒勞收復哈密的有功將士。”
“夏糧稅銀陸續押解入庫,怎的又缺銀子了?”弘治帝頭疼地問。
侶鐘神情嚴峻、臉繃得緊緊的,“去歲多地受災,夏糧免去八百七十萬萬多石。再有,各地藩庫盤查的庫銀和戶部的賬本不符。”
弘治帝揉揉太陽穴,他讓東廠嚴查江南鎮守太監,又取得一筆不菲的收入。這筆銀子當做私房銀藏著,既不能讓皇后知曉,也又不敢交給敗家兒子。
“朕會讓戴公公把二十萬兩的金花銀解入國庫,萬萬不可讓皇后和太子知道。”弘治帝環視四周,語氣中充滿十足的威脅。
“……”
眾位大臣無語。
“啟奏陛下,老臣回京時參戰的衛所將士提出不要賞銀,他們想要塑料幣。”馬文升甕聲甕氣地說。
眾人神情凝滯。
“塑料幣是何物?”離開官場多年的謝鐸問。
太子和江南人卯上勁。江南讓西廠舉步維艱,太子讓江南地區信息滯后,江南地區除了族中有人當京官,很少能收到京師的消息。
李兆先主管河套的塑料幣發放,沒少寫信求助李東陽。李東陽對塑料幣門清。“塑料幣是河套發行、類似寶鈔一樣的紙幣。但塑料幣直接掛鉤銀幣。河套市面上流通塑料幣,出河套可從戶部兌換點換成銀幣。”
謝遷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