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伏擊鬼子的逃兵(1/2)
自打中東路戰(zhàn)役中被蘇聯(lián)干慘后,這幾年開始,整個東北軍都在走下坡路,碰上個苦主日軍,怎么打都是輸,接著是放棄東北和在西安的事,整個東北軍被弄得灰頭土臉的。
不過在眾多將士內(nèi)心里,多少還是有點以前東北軍的榮耀和優(yōu)越感的,老單也是,可這最后一點優(yōu)越,也在江陰和南京里,被鬼子給打得灰飛煙滅了。
現(xiàn)在看到了曾經(jīng)還看不起的小泥猴子桂軍,居然能把強大的日軍打成這樣,真是大出老單的意料。
于是,老單改變了自己的策略,在接到31軍聯(lián)絡(luò)人員的通知后,馬上將寶押在了31軍這邊,賭著這次日軍會在明光潰敗,就在明光到滁州的要道上,布下伏兵。
反正自己是小游擊隊,靈活多變,如果31軍能把鬼子趕出明光城,鬼子呈潰敗之勢,咱就干,要是沒有成潰敗之勢,咱就不干。
要是31軍沒有把鬼子打敗,咱就不更不能干了,咱這點小菜,不夠鬼子塞牙縫,反正上頭說的只是配合打點秋風(fēng)。
老單現(xiàn)在仗打多了,都成老滑頭了,不過話說回來,哪個老兵不是老油條?這個看菜吃飯,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能耐的事情,吃多大能耐的飯。
游擊隊平時吃不上肉,喝點剩湯,所以,只能做喝剩湯的事,他們正規(guī)軍整天吃肉的,就得干吃肉做的事情。
老單在昨晚仔細地看了這明光城外的幾個要道,就把兩個小隊安排在道路的兩邊山林里。
到了第二天白天,隊伍退遠點,不管鬼子的輕重機槍掃射兩邊的山林,就是不出來,也不發(fā)出任何的動靜。
等鬼子一進城后,老單就安排部隊進入預(yù)設(shè)陣地,正等著31軍開打,這一等就是半天,正當(dāng)大家比較失望,將要撤退時候,發(fā)現(xiàn)明光城里打起來了。
31軍組成十來支敢死隊,換身掛滿了手榴彈,背著大刀,挺著刺刀,在鬼子炊煙裊裊下,從明光城各個方向,突然殺進城里去。
一時間,整個明光城響起了大量的手榴彈爆炸聲,接著馬上傳來山呼海嘯般的喊殺聲,夾雜著晦澀難懂的廣西方言聲。
鬼子正饑腸轆轆地等著開飯,飯沒等來,等來了一頓手榴彈大餐,接著是明晃晃的刺刀出現(xiàn)在眼前。
迫于應(yīng)戰(zhàn)的鬼子,明顯準(zhǔn)備不足,加上31軍的敢死隊不是一支,而是狗日的十幾支,正漫山遍野地沖了過來。
都是不要命的貨,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抱著一起,引爆身上的手榴彈,刺刀刀片刺彎了,就揮著槍托來砸,步槍打沒了,就抽出大刀片來砍。
一片混亂中,鬼子想組織起抵抗和反擊的兵力,都沒有時間了,這個31軍吃透了鬼子的招數(shù),就是要快,快到不能讓鬼子組織起兵力來反抗。
很多敢死隊超越攻擊,不和眼前的鬼子做糾纏,眼前的鬼子,就交給身后的戰(zhàn)友來打,前幾支敢死隊,越過鬼子,直往城中央里突。
一路突入城中央,把鬼子的指揮系統(tǒng)給打亂了,鬼子的大腦一被打成漿糊后,剩下的鬼子,只能幾個或幾伙人,單獨作戰(zhàn)了。
最終,鬼子招架不住,幾隊人極力沖殺,合兵一處,朝城外突圍而出,自然是朝來的路退走。
老單他們兩個小隊,就像那空著肚子、流著長長口水的老虎一樣,正等著獵物一頭扎過來。
此時,夜幕已經(jīng)降臨,夜蒙蒙一片,逃走的鬼子迫于身后的追兵,根本來不及察看前頭的地形,反正是哪里好走,就走那里。
“扔手榴彈!”
老單一邊吼著,一邊扔出了自己手里的手榴彈,鬼子已經(jīng)奔進了這個兩山夾住的狹小道路上了,再不打,就要放虎歸山了。
頓時,兩邊山腰處的江北中隊,紛紛扔出了手里的手榴彈,反正是要把手里三四個手榴彈都扔完。
大家正扔手榴彈的同時,老單也招呼身邊的機槍手,開槍射擊狼奔豸突的鬼子,兩邊六挺班用機槍,也開始嘶叫了起來。
潑風(fēng)般的子彈,猶如索命的小鬼一樣,瞬間撲向鬼子,不斷地索取著鬼子的小命。
這些在南京耀武揚威的鬼子,這些在南京殘殺中國人的鬼子,這些在南京侮辱中國婦女的鬼子,這個時候,就得到了歷史的宣判和懲罰了。
特別是老單和手下幾個經(jīng)歷了南京大屠殺的老兵,此時更是恨不得生吃鬼子的肉,喝鬼子的鮮血,這樣打死他們,簡直是太便宜他們了。
“上刺刀,一起上!”
老單瞪著血紅的雙眼,自己一個跨步,挺著上好刺刀的步槍,率先沖了下去,帶著身后的兄弟們,如一尊尊殺神一樣,在夜霧蒙蒙的時刻里,沖向火光中的鬼子群里去。
這個時候,必須要借著戰(zhàn)士們的興奮和余威,盡快地殺入鬼子群里去,一來是自己中隊的步槍機槍子彈經(jīng)不起消耗,手榴彈也扔完了。
再繼續(xù)耗下去,勢必把彈藥打光了,到了那個時候,鬼子熬過這一陣子后,肯定能反擊或是逃走的。
所以,得要拼著這個鬼子被壓制住時候,大家全部殺進去,打近戰(zhàn),從作戰(zhàn)心理來說,此時的鬼子,肯定是不想戀戰(zhàn)的,希望越快逃脫越好。
因此鬼子是不會拼盡全力來反抗,只會拼盡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