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吃肉要拼命,喝粥混日子(1/2)
至于后勤保障,第一保障的就是手榴彈,平時連隊里儲存最多的也是手榴彈,對于手榴彈的癡迷,三狗比其他連長還要執著。
作為一個基層的連隊,沒有什么重火力,面對日軍隨便一個小隊,都很能對抗,沒有遠距離投送的炮彈,就依賴于“手臂炮”,就是手榴彈。
鬼子有大量炮管發射的炮彈,而我們沒有,但我們有自己的手臂,就拿手臂當炮管吧,雖然發射得近一點,只要扔在鬼子人群里,照樣炸死鬼子。
靠近了用手榴彈炸,然后亮刺刀沖,把日軍的重武器威力減輕到最低限度,作為目前中國軍隊的基層連隊,唯有此法,才能在戰場上生存下來。
因為正規軍,不是游擊隊,游擊隊可以游走于廣闊的大山平原之間,因為他們不需要擔負抵抗正面日軍主力部隊,也不在乎失地。
而正規軍,作為政府的國防軍,是擔負起保家衛國寸土必爭的重任的,是要在正面戰場硬扛住敵人主力部隊的。
要是都學游擊隊,避重就輕,都不守土,最后到哪里去打仗?流亡到國外去?沒有土地,哪來的物資生產和供應?最后,難道拿石頭來和鬼子作戰?
而正面的硬碰硬,主要是靠遠程投送武器和重火力的對抗,飛機、大炮、坦克等,這些,目前中國軍隊和日軍相比,均處于下風,幾乎是沒有什么對抗性。
所以,作為沒有多少重武器的正規軍基層連隊,成了人肉盾牌,在飛機大炮坦克的鋼鐵風暴面前,成了最先犧牲的那一批人。
可想而知,正面戰場的殘酷,在這里展現無遺。這也是國家落后,自己不思進取,就被外面力量打著趕著,向前發展,這是國家成長的傷痛,也是時代發展的陣痛。
這些,都是三狗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飽受其害的痛苦經歷,沒有什么人,能比當時國軍的基層官兵,對國家軍工的渴望,對日軍重武器的絕望。
所以,在連隊里,可以慰藉的,唯有手榴彈,所以每次補充彈藥時候,三狗都是盡量先飽和手榴彈的存量,每人身上能多帶手榴彈,就多帶幾個。
當然,現在連隊還配發兩個擲彈筒,每個擲彈筒的榴彈基數為16個,總共才32發,兩下子就打完了,而且,這玩意對技術要求挺高的,一旦擲彈筒發射兵傷亡了,等于就廢了。
而手榴彈,傻子都能扔,制作簡單,成本低廉,所以,在當時的中國軍工,大量制造手榴彈,部隊大量裝備。
連隊是沒有重機槍配備的,營里有一個機炮連,裝備了幾挺重機槍,這可是營里的寶貝,輕易不能亂動的。
一般的營長還舍不得拿出來用,更舍不得分撥下到連隊去用,除非在戰場上不得不要用的情況下,才會分開使用。
至于迫擊炮步兵炮等,連隊的人,想都不要想,就算有竹竿蘿卜這樣的打炮高手,除非去炮兵部隊,不然,只有羨慕流口水的份。
不管怎么說,能有這樣的兵員補充和武器裝備,在當時的中國軍隊里,算是非常好的待遇了,中央軍嫡系部隊才有的事情。
74軍從組建起到現在,才半年時間,談不上是中央嫡系部隊,74軍58師可能算是,大部分都是委員長家鄉的浙江人。
58師的第一任師長也是現在74軍第一任的軍長,俞濟世將軍,也是委員長的遠親,這點算來,58師算是嫡系部隊了。
而51師就不算是了,51師的前身是由幾個保定編練團組成的補充一旅,雖然保定編練團是軍政部自己操作的部隊,但屬于新軍,待遇比雜牌軍好一些,但還談不上是到了中央軍的高度。
后來補充一旅在“剿匪”和西安事變護駕有功,得以擴編成51師,屬于半嫡系半地方的部隊。
51師真正出彩的是在淞滬會戰,羅店一戰成名,接下來幾個月,都是硬戰惡戰血戰,哪里最緊張,就拉到那里去打。
而且在總撤退時候,大量的嫡系部隊先撤,留下被打殘的51師來斷后,憑著這樣的殘兵,一路掩護斷后打到南京。
到了南京,還不讓進城不讓休整,只補充些新兵,繼續在外圍門戶淳化鎮死守,然后又是節節抵抗消耗,到了南京城里,也是守衛正大門中華門,抵擋全日本最精銳部隊輪番攻擊。
這樣的部隊,從組建到成軍,不到幾年的年輕軍隊,就和世界上最強悍的部隊不斷交手,都是硬仗惡戰。
正如一塊新鐵,被放在火焰和冰水里不斷地淬火和鍛打著,成為了一塊堅硬且有韌度的好鋼。
不過這一切,都在軍政部甚至是委員長的眼睛里看著,當時軍政部就正式發了文,不管是雜牌、地方還是中央軍,只要在抗日中犧牲的,都優先補充,損失多少補多少。
所以,74軍幾次被打殘,幾次馬上就有大量的新鮮血液補充進來,加上這支軍隊已經在惡戰大戰中形成的強硬作風,成了一支越打越死越厲害的部隊。
別的部隊或許會羨慕74軍這樣的待遇,實則不知,這樣的待遇,一是靠自己實打實打出來,二來是刀口上血,軍政部給你好待遇,就是要拉你去打死仗的。
要么嘴巴吃著肉,隨時準備著去犧牲;要么喝點粥混日子,還能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