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上兵伐謀(2/3)
,咱們邊吃邊聊?!?
二人朝不高的小山上走去,那里有一座綠油紅瓦的八角亭。到了跟前只見檐下一塊紅木橫匾,上面凹刻著“延壽亭”三個大字,亭子居高矗立,為了避風中間修了帶門窗的暖閣。憑窗眺望,小小陵園盡收眼底,遠處的乾陵林木蔥蘢,遙遙可望。
東京留守府的隨從們擺上帶來的酒菜,撻凜讓他們退下,將一杯酒灑在地上。排押跟著做了,給撻凜和自己倒了第二杯。撻凜端起杯說道:
“我知道你會常常來看他。太后調你做東京留守誰知道是不是為了這個呢。我要去南京了,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時候再見。來,干一杯,為了恒德你也要好好活著,要看著這里的樹長成森林,看著你的侄子長大成人,告訴他他的父親是個什么樣的人。”
二人對干了好幾杯,火辣辣的液體灼燒著他們的喉嚨和食道,麻痹著他們心里的痛苦。等心緒稍稍平靜,排押道:
“伯父從西北回來,那里的事情辦完了?”
“撫邊三年,在烏孤山下建立了三座城鎮,派了軍隊屯田駐守,有事出戰,無事種糧補充軍需。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北邊大漠無邊無際,要想長治久安談何容易。要不是朝廷調我回來,大仗小仗仍是不斷,事情只怕永遠不會完?!?
撻凜夾了一片腌雉肉放進嘴里,這是排押特意讓留守府的廚房準備的,冬日野餐帶的大都是冷肉,可是烈酒燒著腸胃,并不覺得涼。
“我曾想,要是太后能放過恒德,讓他去西北替朝廷守邊不是很好。那個達覽阿缽朝廷始終不放心他,伯父你又不能常駐西北,恒德熟悉那里的情況,是最合適的人選?!?
“真的要是那樣就好了。想到這里,我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樣。唉,不說了。排押,關于南京你有什么要說的。我在西北一呆三年多,南京前線一直平靜無事,南北之間的戰爭還會不會打呢。”
“伯父,我在南京任統軍使任上七八年,真是有一肚子的話要說。我佩服宋國王,他鎮守南京十幾年,經歷了一次大戰十幾年相持,要不是他在那里,這個契丹最重要的邊防線恐怕早都硝煙滾滾血流成河,朝廷根本不可能抽出手去解決西北、西南和東北、高麗的問題。來,我不光帶了冷肉,還準備了一個火鍋,讓他們點上拿來?!?
一會兒,隨從們端了一個帶煙囪的大黃銅火鍋上來,里面碼滿了羊豕鹿兔等肉片,底下還有豆腐豆芽,兩人面前擺上蔥韭姜蒜,暖閣里頓時彌漫起熱騰騰的肉香和辛辣清香。
“你是說打退趙光義的兩進攻,宋國王功不可沒是嗎?這個沒有人不承認,要是沒有耶律休哥,就沒有今天的契丹。我比他年長兩歲,可是打心眼里佩服?!?
“那只是一個方面。后來這些年朝廷里一直有人嚷嚷著要反攻報復,宋人也在加緊備戰,兩邊邊界線交錯,犯邊、沖突、逃亡總有發生,戰爭一觸即發。這些年南京嚴禁軍隊打草谷,就連對面跑過來的牛馬都必須還回去。要不是宋國王竭力維持,隨便一個小火花就會點燃漫天烽火?!?
排押給撻凜夾了一筷子煮鹿肉,自己邊吃便說道。
“你是說宋國王主和?”
“他打起仗來追求戰之必勝,可其實一直傾向和平相處。就像當年韓匡嗣在南京一樣?!?
“原來如此,我一直奇怪,為什么韓德讓和宋國王能尿到一個壺里,他們還真是志同道合呢?!?
“伯父,您在南京呆上一段就明白了。打起仗來朝廷損失慘重,百姓家破人亡,和平對朝廷對百姓都好。邊境貿易往來互通有無,南京就是個聚寶盆,朝廷收稅百姓得利。可惜趙光義狂妄自大,兩次挑釁,搞得的兵連禍結。其實幽云十六州宋人搶不走,兩州三關契丹奪過來也不易,這是即成事實,南北旗鼓相當,打仗徒勞。趙光義吞兵太原之后和咱們整整打了十年,兩次大舉進攻,最后才明白了。三年前他兩次派人請和,臨死可能交待給了兒子。所以今年趙光義一死,趙恒就派人送來訃告試探請和。但朝廷都沒有同意?!?
“哦,真想不到還有這些事,從來沒有人說過?!?
“宋人請和并不是盲目的一廂情愿,宋國王私底下不知做了多少努力。咱們原來在西北、東北,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復雜的邊界,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個邊帥要想駕馭邊事進退自如能戰能和,一定要多謀善斷奇謀百出,這才是大軍事謀略家。
“你這樣一說我就明白了。難怪總有人攻擊宋國王勾結宋賊,想要投靠。難怪上次賀令圖會上當,原來都是有原因的。”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味逞強不是真正的懂兵,惜戰如宋國王者才是。那些鼠目寸光只知道打打殺殺的武將根本不能理解。”
“你說的這些連我也沒有想到?!?
“朝中主戰的那些人是看著漢人考科舉,文官受重用,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功名富貴沒處去掙,所以叫得很兇。李繼遷在西邊給開封搗亂,去年趙光義五路進討大敗;現在趙光義又死了,新皇帝雖說三十歲了,但卻是個生在深宮長在婦人之手的軟蛋。所以他們都叫喊說此時不報仇更待何時?!?
“太后是什么主意呢?”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