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老陌家找上門(1/2)
而欒清辭在穆南琛和陌錦初的幫助下,現在手頭不但有了銀子,光是種植洋芋和地瓜以及玉米就能解決很大一部分的口糧問題。
再加上穆南琛給他送過來的糧食,將士們的吃穿用度以及兵器補給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且開春前,陌錦初這邊的香皂以及粉條生意也都與欒清辭達成了合作。
炒海鮮的秘方陌錦初也都交給了欒清辭,在穆南琛的幫助下在邊城開了一家酒樓。
雖說那里的生意比不上四方酒樓,但每天的收入也是極其不錯,大大減輕了欒清辭的負擔。
欒清辭還借機貼出了告示:凡是在邊城區(qū)域內開荒的百姓,三年內將不收賦稅,鼓勵農桑,增加邊城人口。
陌錦初這邊也幫著欒清辭在邊城外的荒地上放置了一座山脈和一條小溪,一時間吸引了不少的百姓來這里開荒,居住。
處理好了邊城之事,洪灣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的春種。
今年,他們是春種計劃與往年一樣,沒什么大的變化。
西瓜雖然能夠賺不少的銀子,但民以食為天,多種點苞米谷米等物心里才較踏實。
等大家種好田地,便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春雨。
這個地方很怪。
一年四季雨水不多,但一下就是好幾天,雨勢還不小。
秋季更是連綿雨,十幾天都不停。
今天這雨也是說下就下,雨點敲擊在地面上,瞬間就起了泡,打得地面啪啪作響。
雨水順著屋頂流下來,形成了一道道雨簾。
但村里人依舊是穿著蓑衣戴著草笠,各自忙著各自手頭的活計。
因著下雨,陌錦松倒是沒有再去工地上,而是帶著孩子們在空間里做著門窗,一刻都不愿停歇。
來荒原的人越來越多,等建完客棧,陌錦松還想給自己建一個作坊,專門做農具,人力車,還有家具等物。
現在就有不少人前來想要定制一些家具呢,只是他現在有些忙,等忙完這段時日,他的事業(yè)也就能開展了。
老韓氏和老伴兒坐在店鋪里,邊和村里的幾個老姐妹閑聊邊感慨道:“以前在村里若是遇見這么大的雨,那全家都就沒地方躲了。
不管是炕上接多少個盆子,那都是外頭大雨,屋內小雨,孩子和我們的身上都是無法干爽的。
沒想到現在,我們的屋子不但極其結實,就是遇見大雨也不怕了。
也不怕茅草屋會塌,也不怕屋內的積水會打濕我們的褲腳了。”
“老姐姐,你說的這可是個大實話。
以前就盼著屋子不倒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好。
現在你看看,哪怕是下大雨,不說是我們不怕淋雨了,就是院子里也不會有積水,都會順著排水道排出家里了。
還有啊,現在不管走到哪里都不會再有泥濘路滑的現象,也不會窩在家里干不了活兒。
老姐姐,說起來我們可都是托了初兒丫頭的福了,不但讓我們一把年紀安然到了這南域,這后面的日子還能吃得好穿得暖,這日子過得簡直不要太舒服了。”
“那可不?要是留在其他地方生活,哪有我們這里舒坦?
得虧我老婆子主意正,沒有離開大家伙兒。
看看我們現在這日子,沒有官府壓迫,也不用上繳賦稅,要擱在以前,簡直是想都不敢想。”
老人們七嘴八舌,都在感慨現在這種生活是多么的滿意和知足。
都說人挪活樹挪死,這老話一點都沒錯。
而一旁的幾個娃兒們則是閑不住,趁著家里祖母在拉閑話,爬著就到了門外接雨水玩。
等幾個老人反應過來,孩子們已經成泥猴子了。
“哎吆你們幾個小淘氣,一不注意你們就跳騰開了。
你看看這一身泥,可臟死個人了。”
幾個老婦嘮叨著,但眉眼含笑,一點都沒有生氣,只是將手里的針線活兒放在了老韓氏的柜臺上,穿好蓑衣帶上草笠抱著孩子就回家了。
“老姐姐,我們去去就來,待會兒我們繼續(xù)聊。”
老韓氏眉眼里也都是柔和的笑。
“沒事兒,你們去吧,我在這里等你們。”
這樣的日子她也很是滿意。
家里人都開開心心的全全乎乎的,她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大雨下了三天,但絲毫沒有影響四方樓的生意。
為了方便來客,四方樓的旁邊還搭起了一個很寬敞的馬廄,方便來客停放馬車。
所以,即便雨勢不小,那些吃客們依舊冒著大雨來四方樓這邊用餐。
主要是人家這里的飯菜味道實在是太好吃了。
尤其是那些海鮮。
有些人在海邊住了好幾輩子了都不知道這滿沙灘爬的東西居然還能吃,味道還極其不錯。
陌錦初現在可謂逍遙得很。
地不用她管,兩個作坊她交給了劉玉蓮和大舅母肖氏在管,她現在除了忙活空間里的菜地就是釀酒。
至于和何家的合作,她全權交給了陌錦松。
這天,陌錦初剛從空間出來,就聽見村外傳來了一陣喧嘩聲。
其實村外有喧嘩聲很正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