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若問諸余總不知(1/1)
?教小孩兒嘛,多簡單的事兒!
但凡穿越者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還不都是直接上各路傳統啟蒙經典的!不少前輩就是抄個《三字經》還能借機和豪門世家勾兌一二,舉例子的時候把人家的祖宗塞進去。多么名利雙收的大好機會!
不過宋臻……
宋臻他,心里苦啊!
《三字經》只會開頭一點,《千字文》能背一半不到,《聲律啟蒙》中間會兩句,《弟子規》只聽說過名字。沒辦法,他又沒有接受過傳統的中式教育,這些啟蒙經典又不是整本都是考點,而且誰都沒通知過宋臻他要穿了呀?不然他還不得抓緊時間再背個唐詩三百首之類的,也不至于想要抖抖威風的時候,張口居然是“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了。
繼承了原主的記憶,雖然原主最遠也就去過縣城,可是這“玄朝”,和中國歷史沒什么關系吧?就算宋臻能背兩句“香九齡,能溫席”,可這兒有人知道黃香和二十四孝是什么東西嗎?諸多難得記下來的知識,就在這樣的文化代溝中直接填溝了,根本沒辦法拿出來使用。他要用什么東西才能教那兩個小孩兒?
繼承了人家的記憶不代表就變成了人家,不在情急的時候宋臻倒是能夠回憶起原主學過的詩詞文章,可是那些并不是他真正學過的東西,一緊張就完全忘光了,和段譽的六脈神劍似的,老是不靈光。索性宋臻自己本來就寫得一手不錯的毛筆字,不至于因為沒法趕上原主的一手字而抓耳撓腮不知如何是好。
可宋臻他還是心里苦。
想想看,雖然那漢子說是讓兩個孩子認字就行,但是能夠送自己孩子讀書的,還是沖著功名來的。一開始宋臻還能先教識字之類的,后面卻不可能這么糊弄下去,否則這民風剽悍的山村,直接打上門來也是小事一樁。
能怎么辦?
理所當然只能回憶回憶原主當年是怎么啟蒙的,勉勉強強模仿著就這么教小孩兒了唄。反正只要不是要讓宋臻七步成詩,他自覺要忽悠幾個山民和不懂事的小孩,還不至于做不到。
而另一個令人感到痛苦的事實在于,即使手頭有了束脩,這點口糧也吃不了多久,如果宋臻不想被餓死的話,采野菜是必然的,而找點其他的謀生方式換錢,也是必然的。
感謝宋臻曾經看過的那么多,要不然,就靠著原主記憶里那些根本就脫離了現實的除了讀書還是讀書的經歷,他根本就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謀生方式。而現在,至少宋臻自知會讀書寫字,至少可以去街面兒上擺個攤子幫人寫信讀信,抄抄書之類的。
只是為了這束脩接下了兩個孩子啟蒙老師的位置,想要去人多一點,繁華一點的鎮子上擺攤,似乎是不太現實的事情。那也就只能選擇在這封閉的村子里幫人寫點春聯之類了的吧?小村總共也沒幾個人,這可掙不到幾個錢才是。
宋臻頗有點苦惱。但是即使不久之前才穿越過來,之前也沒有任何準備,他卻不至于蠢到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處境。
但凡是有類似于中國古代制度的封建王朝,平民的身份都是最軟弱無力的,在很多時候,平民想要填飽肚子也不過是個奢望。在這樣的世界,唯一的上升道路,就是科舉。普通的讀書人就意味著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身上有功名就能保證一定的收入和溫飽,再往上靠著科舉做官宋臻還不敢想,但是他知道,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沒有靠山,身在小山村的他,想要脫離如前主那樣餓死的境地,想要好好活下去,唯一的道路,就是讀書,科舉,從人們口中的“宋秀才”變成真正的秀才。
想到這里,宋臻深深地嘆了口氣,站起來,打開了房間里這一口書箱子。
說是書箱,可是總共放的書也沒有太多。到底想想書籍的價值,就明白如同后世那樣有一個書架的書在這樣的背景下是如何珍貴的事了。就是這些書,大多還是原主自己讀書的時候一本一本抄錄下來的。要真是去買書,那根本就買不起。書箱里除了這些書,還放著紙墨筆硯。也不是什么上好的貨色,但是對于普通的家庭來說,這些東西就已經是徹頭徹尾的奢侈品了。
隨手拿起一本書在手里翻開,宋臻終于將自己的目光落了上去,打算研究研究這所謂的玄朝,到底是用的什么經典,有個什么意思,定睛細看之后,卻有點傻眼。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就掃了這么一眼,老是用“兮”呀“兮”的,應該是楚辭的風格?可要是說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宋臻還能沒有太大困難地理解其中的意思,可楚辭的許多詞語和文化內涵,卻是宋臻完全沒辦法應付得了的。
趕緊再翻了兩頁,宋臻再度定睛看去,試圖看到點不一樣的東西。
“冥王訝其速至,因蒲伏自剖。冥王以無罪見殺,原之,準其滿限復為人,是為劉公。”
冥王?這又是什么東西?宋臻徹底茫然了,當下合上書,去看那書名。
《國朝異事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