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發現珍珠(1/2)
畢竟這次是于興旺第一次獨立操作,他也不想在航程上操之過急,見我既然這么說了,他默許了我的提議,之后我們改變方位,掉頭朝東開去。約莫半個來小時,我們靠近了島群,臨近一看,才發現原來這是一片很小的島群,看樣子應該不會有居民居住在這附近。我們先是繞著周圍轉了一圈,通過轉圈去測試一下附近的水勢地形,有無暗礁,礁巖之類。
通過觀察,我把周圍的形式結合《海羅星術》,通過風向,島群布置結構,以及附近幾個小島偶爾產生的漩渦,作出初步判斷。如果《海羅星術》講解沒錯的話,我認為東南角那座最大島嶼的南岸邊應該是避風的最理想位置。于是我讓于興旺把船頭調向那處開去。
接近位置時,我們一時倒不敢冒然前進。這時坐在船頭的大頭,揮手示意我過去,當我過去的時候,他叫我低頭往下看,初始我不是很明白他的意思,以為他遇到了什么稀奇的水生物,讓我看熱鬧來著,我手把船沿,俯身向下探望,平伏的海面,除了深藍色的海水,什么東西都沒出現,我抬頭疑惑的望著大頭,“你搞什么名堂?”
大頭指了指船底,說:“你不覺得奇怪嗎?船怎么吃水這么厲害?”我再往下仔細一看,船真的吃水很嚴重,按理說船的吃水應該不是很厲害,剛出海的時候,我們就查探過水位,當時很正常的,可不知道為何,船底現在吃水突然變得這么厲害,這種現象讓大頭很是顧慮,我急忙去里頭叫出于興旺,讓他過來看看這個奇怪的現象,于興旺先是趴在船頭看看,然后又從兩側看看,最后他也是一臉霧水的向我們搖搖頭。
“會不會是海水的密度問題?”我問于興旺。普通航海人口中所說的海水密度,就是指海水里擁有鹽的分量,而含鹽量的多少會直接影響到海水對物體的承載能力,最典型的列子就是約旦和巴勒斯坦交界處的死海,因為海水里擁有足夠分量的鹽份,導致那片的海域不僅沒有生物的存在,而且人類不用做任何的技巧就能直接的浮在上面。
“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據我所知,鹽分越少的海域,它不僅僅會降低浮力,它下面的微生物會很多,如果微生物越多的話,珊瑚就會越活躍,珊瑚礁邊聚集的魚群,也會將食肉魚類追隨而來,,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我們就要萬分小心了,聽說有一種兇殘的魚能從海里躍起來攻擊站在甲板上的人,而這種魚通常都聚集在珊瑚礁旁邊,我們得小心進去,免得的漁船觸礁,”
一聽說漁船有可能會觸礁,大頭馬上就自告奮勇,拿出長桿去打水,所謂打水只是民間漁民的一種通俗說法,其意思就是測量水位。我小心的護在大頭旁邊,手持匕首,怕真有兇猛的跳魚出現,大頭在不同的方位把長桿插入水里,嘗試了很多地方均未觸碰到海的底部,也沒戳到任何巖塊珊瑚之類的東西。完成任務后的大頭回到我身邊,說:“我們要是有個測定水深的深度儀那就無需這么麻煩了。
在確認無誤的情況下,于興旺小心翼翼的將船往我原先指定的地方行駛過去,我們找了一處適合停靠船只的巖灘將船駐停了下來,接下來就是劉旭幫著于興旺下錨,大頭搭起木橋,劉旭把繩索拋向岸邊,在從木橋上過去找地方栓繩。待一切程序弄穩妥之后,大頭提出上島探索,我急忙從里頭拿出獵槍,跟在后面。我們在附近大致探索了一下,認為此處應當是安全的,于是我們準備著手去附近的淺灘上摸些蛤蜊之類的食物充饑。船上也有糧食,但是所有出遠海的人都知道,要盡可能的減省對船上物質的消耗,除非你走的線路是你再熟悉不過的常規線路。
海島上長大的孩子,基本上沒有不會探巖摸水貝殼的。不要說考慮生計,小時候玩都玩熟了。大頭去船艙拿出兩個洗臉盤,打了個招呼拉著劉旭找食物去了,而我跟于興旺留守在船上商談著明天的航行方案。
不多時,遠遠的看到大頭一手端著塑料盤,一手揮舞著手臂朝船的方向跑過來,沉重的步伐,踩的橋板”蹬鐺,蹬鐺”作響。
“搞啥?毛里毛糙的,掉到海里可不是好玩的。”做事謹慎的于興旺不滿的指責大頭。
“看,我撈到了什么?”大頭顧不得反駁于興旺,把手里的盤子遞到我面前。
“鬼手?好大的鬼手!”看著差不多有半盤子的鬼手我興奮的叫了起來,“媽的,這玩意怎么讓你找到的,而且還都是大個的。”
鬼手,豐裕島上居民的一種叫法,攀附在布滿海苔的巖塊上了一種生物,考慮到在滑溜的巖石上拾取它帶有一定的風險,居民平時不會輕易過去撈取的,只所以叫它為鬼手,那是因為它外形仿似一只微型的五指合攏的人手,因其外皮粗糙難看,據傳很久以前有位很有想象力的島上居民手持鬼手,感概道:“這么難看的手型,只配長在鬼的手上。”鬼手的稱呼也就由此而流傳下來。至于實際官語叫什么,我也不知道。外表難看的它卻是最佳的菜肴,燒起來也方便,只要燒開一窩清水,把它倒進去,然后再添點鹽,待其燒熟之后,拿手剝開它的那層粗糙的外皮,里面便是鮮嫩無比的肉了。
只是通常我看到的鬼手最大的也就鵪鶉蛋這么大,現在大頭弄過了的鬼手卻要比原有見過的大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