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探秘(2)(1/2)
在BJCP區一個湖心公園里,由中國美院舉辦的中國畫展正在這里舉行。
這是一個美麗的公園,群鵝自由地暢游,荷葉連成碧綠的天地;人們悠閑地站在岸邊散步,小鳥自由地在綠樹間穿行。本來就風景如畫,又舉辦中國畫展,真所謂是錦上添花,溢彩流光。
展廳設在湖中心小島上的一個圓形建筑里,人們要通過棧道或坐小船才能到達湖心。這種詩情畫意般的設計理念,每年都會吸引很多團體來舉辦各種活動,游人更是絡繹不絕。
這種創意,也許只有畫家才有。太美了,李飛覺得自己正站在一幅立體的畫卷之中。
李飛這次來的目的主要是進一步了解中國畫的傳統畫法,欣賞大師的作品,激發靈感,好對破解《桃園初遇》有所幫助。
大廳里已經有很多人在駐足觀賞,有的人癡迷在一幅畫前久久不肯離去;有的人則頻頻舉起相機。他們陶醉在作品無盡的畫意當中,被畫家高超的技藝和博大的思想所折服。
李飛也被一幅畫深深吸引著,這幅畫中的名字叫《桃園碩果》。
這是國內一位知名畫家的作品。畫中沒有人物,只有遍野粉桃。吸引李飛的不僅是這幅畫的名字有“桃園”兩字,最主要還是它的色調鮮美,層次感非常強烈。
遠山、近景、高天、低枝,這些景物無比協調,色彩非常柔和。風格和《桃園初遇》有極相近之處。
旁邊一位畫家正在給身邊的幾個人介紹這幅作品:
“這是一幅立體效果非常明顯的佳作,有“吳派”風格含在其中。后輩們繼承前輩的工整妍麗而開拓創新,在色調的厚重和明暗上大下功夫,使畫作遠近如實,趣生縱橫。”
“這幅作品如果你瞇起眼睛看的的畫,立體效果更加明顯。”
李飛按畫家的提示瞇起眼睛,像看一幅抽象畫一樣觀測起來,頓時三D電影中的立體效果出現在眼前:枝桃從畫布中伸了出來,果實飽滿,搖搖欲墜,芬芳撲鼻、隨手可摘。
太美了,李飛感覺自己已經站在桃園之中,而不是立于展廳。
李飛受到很大啟發,他想立即回去研究吳老留下的那些照片。
在離大門不遠處,李飛看看到吳老的小兒子拿著照相機在幾幅畫前不斷地拍照著。是不是他也在找什么靈感?
回到住處,李飛迅速打開電腦,調出吳老拍的照片,又一次潛下心來研究起來。
從上次對題目的偶然發現看,李飛一直覺得畫中的秘密和“玉”有關。作者命名“桃園初遇”,絕對有他的目的,而不是故意給后人留下爭議的話題。
李飛上次對題目《桃園初遇》靈感是這樣的:
“遇”即“玉”,“初遇”就是“儲玉”。
也就是說畫中的秘密是指藏著的“玉”。
按這個思路發展下去,這塊“玉”一定和三國有關了?和蜀國有關了?和劉、關、張有關了?
李飛先對整幅畫細致地觀察起來。按說唐寅也是“吳門畫派”主要成員之一,是否他那時為了隱藏畫中秘密率先用了一些立體概念在里面呢?
李飛瞇起眼觀測起來,他多想像看《桃園碩果》一樣給自己一個驚喜。但他一無所獲,除了稍有立體感外,沒有什么新的發現。
整幅畫沒看出什么秘密,那看局部吧。
李飛翻看著吳老拍的每幅局部照,對畫中的人物重點觀察起來:劉備笑問蒼天,王者風范,其中有什么寓意?關羽施以臣禮,張飛立于桃下,這又預示著什么?是不是他們在展望未來,暗示不久的將來必將“新桃換舊符”?
吳老局部重點放大的照片有二十幾張,其中劉備的頭像,作者的印章,還有兩匹馬都從不同側面進行了多角度的放大。
劉備頭部放大的照片有五張,李飛把放大的照片再次放大,但看不出有什么端倪。但當翻看到第三張時,在雙倍放大的劉備紅袍腰帶的左下方,隱約出現一個小黑點,這引起李飛的格外注意。
李飛邊觀察邊思考,突然,他明白了:
劉備為王,“王”中有“點”,那就是一個“玉”,這個發現恰恰和題目相呼應。
李飛心中一陣狂喜,幾天的努力,終于有了收獲。他得感謝吳老拍了這些珍貴的照片,否則簡直一籌莫展。
有了第一個發現的正確性,李飛的信心倍增,他想一鼓作氣把秘密破譯出來。
那為什么“點”要出現在腰帶下方呢?這又有什么意思?
李飛想,腰帶預示著一種身份,劉備是王者身份。“玉”掛在王者身份的腰帶上,那一定是一塊不尋常的“玉”。
哦,李飛明白了,這塊玉一定是蜀國的“玉璽”,也就是國家的大印。這真是又一個新的突破。李飛臉上出現了少有的激動表情。
“印!”——
李飛突然聯想到唐寅印在樹干上的“印章”,這兩者是否有必然聯系呢?
他再次觀測吳老拍得的照片,一遍遍地審視,一遍一遍地琢磨,一遍一遍地提煉。
終于,靈感又一次閃爍起來,一次有了新聯想又躍上心頭:
“樹”是“木”,“木”的讀音和“墓”相同。印章印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