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老住持有心之人 趙子蒙慮事深遠(1/2)
趙子蒙接過小本子,王局長和令狐云飛坐在趙子蒙的兩邊。
小本上的內容(是非常漂亮的小楷)是(字體和那三張黃紙條上的毛筆字一模一樣):
一九七七年四月五日,今天夜里,我在回鳴晨庵的路上,在樹林里面看到了一男一女兩個人,他們在竹林里面竊竊私語,親熱得很,當時,我并沒有特別在意,鳴晨庵的附近有好幾個村寨,男男女女談情私會,本也正常。”
我原本打算繞道穿過樹林,沒有想到,兩個人突然站起身,朝鳴晨庵的后門走去。我就遠遠地跟在后面,看身量和走路的樣子,女的很像一個人,除了衣服不像她以外,其它方面,無一不像。
“這個‘她’就是慧覺。”默然住持道。
“這個女人穿的是什么衣服?”
“是一件很長的衣服,顏色很鮮艷——是粉紅色的衣服;頭發很長。”
粉紅色的衣服應該是睡衣;長發應該是假發。
趙子蒙繼續往下看:
“我看著他們走進鳴晨庵的后門,我打開門鎖,遠遠地跟了上去,看著兩個人走進了靜幽院。”
日記寫到這里便戛然而止。
默然住持又翻到下一張:
“一九七七年四月六日。今天上午,慧覺住持在主持法會的時候,精神不及以往,注意力也不集中,法會之前和法會之后不停地打哈欠,身體搖晃的比較厲害。”
待三個人看完之后,默然住持又翻到偏后一頁: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前些日子,靜平突然不辭而別,有人說看見靜平下山去了,靜平為什么要無聲無息地離開鳴晨庵呢?
之前,已經有幾個人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鳴晨庵,幾個人離開鳴晨庵的方式如出一轍。
寺院中,不管是誰,只要下山辦事,都會和貧尼打招呼,靜平和清水尤其如此。莫非師傅曾經說過,遁入空門的人斷無回頭的道理,以前不曾有過——莫非師傅對寺中僧尼還俗之事疑惑頗多。再說,那些侍奉住持的尼姑在寺中的待遇是比較高的,他們既不用下山化緣,也不用做雜役苦差,沒有厭倦佛門、再生還俗之念的道理。”
“默然住持,這個莫非師傅是誰?”
“莫非師傅已經作古過年了,她活著的時候,跟我提起過這件事情,貧尼當時年輕,并沒有把她的話當回事情。”
“莫非師傅是什么時候作古的呢?”
“解放那一年。”
這也就是說,在頤靜住持在世的時候,鳴晨庵也曾發生過僧尼失蹤的案件。
日記中的所有內容都是客觀敘述,很少主觀結論。但能看出,默然住持在敘述中是有深入的思考的,敘述本身就說明默然住持對敘述的事情是有想法的。
默然住持對很多現象都有自己的想法,請看下面的內容:
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今天,慧覺住持安排修竹到靜幽院沐浴剃度。我剛到鳴晨庵來的時候,鳴晨庵有專門沐浴的地方,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慧覺住持把沐浴的地方放在了靜幽院,頤靜住持也是這樣,把沐浴的地方改在靜幽院好像是從頤靜住持開始的。為什么要把沐浴的地方改在靜幽院呢?
而且,在靜幽院沐浴的全是住持的貼身侍從。
既然是貼身侍從,住持為什么不讓他們住在靜幽院呢?靜幽院的地方很大,住十個侍從也夠。
同樣,這篇日記里面只有思考和疑問,沒有結論。
現在,我們都知道兩位住持為什么要將沐浴的地方改在靜幽院了。這說明默然住持當初的思考并非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在默然住持的指點下,三個人還看了三篇日記,看過這三篇日記之后,四個人不得不佩服默然住持敏銳的觀察力和心細如發的性格。
是罪惡,遲早都得拿到陽光下來晾曬一下,佛祖不問,有老天問,老天不問,有人問。默然住持偷偷傳遞給同志們的三張紙條,絕不是一時的沖動。
毋庸置疑,默然住持的三張紙條在鳴晨庵失蹤案的偵破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三篇簡短的日記:
第一篇日記:
“一九五零年五月九號,我有兩天沒有看見惜慈了,一問才知道惜慈下山去了。惜慈和我的關系一向很好,她平時下山去辦事,都會和我打招呼,就是到水井上來打水,她都會到我這里來坐一會,說上幾句話,離開鳴晨庵這么大的事情,她為什么不辭而別呢?”
第二篇日記: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三號,今日,安平也離開了鳴晨庵,我問了很多人,她們都沒有親眼看見安平離開鳴晨庵,更不知道安平為什么要突然離開鳴晨庵。”
第三篇日記:
“一九五三年二月十九日,今天早晨在進膳堂吃飯的時候聽說若兮也離開了鳴晨庵,說有人親眼看見她下山去了——我就打聽是誰親眼看見若兮下山去了,但沒有結果——我覺得這件事情很蹊蹺。昨天晚上,若兮像往常一樣,在我這里坐了不短的時間,我們還在一起說了好一會話——她并沒有提離開鳴晨庵,另尋別處的事情啊!”
離開鳴晨庵的時候,趙子蒙還想到了煉洛丹和尚文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