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金鑾殿上(1/2)
時間如流水。~隨~夢~小~說~щ~suimеng~lā
榕樹部落發展愈發迅猛。
從破滅狂風部落開始,八方來投,迅速壯大。
人口越多,地盤越大,與周邊部落的沖突自然也就接踵而至。
不僅是魔器部落、妖魔部落,甚至就連氣血修行者部落,也會壓制榕樹部落的發展勢頭。
實在是榕樹部落的發展太過駭人。
戰士不斷增加。
授箓道士也在不斷增長。
在與狂風部落戰斗的時候,榕樹部落還是以氣血戰士為主。
但是兩年后。
榕樹部落人口突破八千,授箓道士突破四百之數,‘土地尊神’神通大增,已經有八品授箓道士晉升。
道行更甚,道法更強。
漸漸。
也就從戰士為主,演變為步虛道道士為主。
榕樹部落。
步虛道道士,修行步虛道法,擁有種種詭異手段,簡直匪夷所思。令與之交戰的各大部落摸不著頭緒,被一一碾碎!
白羽界。
榕樹部落以無可阻擋之勢擴張。
轉眼,又是五年。
……
松溪縣。
五年時間,松溪縣變化更大。
武者實力突飛猛進,步虛道士開辟道場,宣揚城隍信仰。
如今的松溪縣。
神道主宰,武道與仙道各占半壁山河,平分秋色。
但若是論及進步速度,無疑是步虛仙道強于松溪武道。
步虛仙道以神道為根基,神道強,則步虛仙道強。
五年間。
松溪縣共有神靈二百九十六尊。
以林詔為首,九大八品神、兩位從八品判官,以及眾多正九品、從九品神,共同構成了整個松溪神庭。
在神靈之下,又有四等鬼差、無數陰兵。
步虛仙道背靠神道,自然突飛猛進。
以誥屏山道場、大王山道場等為主的步虛仙道分支,轟然崛起。
如誥屏山道場。
五年前,僅有李三全、鄭兆坤兩人為授箓道士。
之后按照步虛道祖林詔指示,廣收門徒,壯大道場。
時至今日。
誥屏山已經有三百弟子。
其中授箓道士足有數十人。
又以李三全、鄭兆坤道行最深,已經是七品授箓。甚至若不是因為松溪縣內最高神靈僅為七品城隍,兩人實力還能更強。
當然。
哪怕是七品授箓,實力之強依舊可以媲美胎藏境。
各種詭異手段,或許連胎藏境都不是對手。
而尋常武者,從無到有,修行到胎藏境,至少也需要二三十年時間。
這種速度,便是天才。
但是對于步虛仙道而言,只需要數年時間。
李三全、鄭兆坤修行步虛仙道堪堪八年,已然是七品授箓,可見一斑。
而松溪縣步虛仙道中,如李三全、鄭兆坤這樣的七品授箓還有數人。
在他們之下,又有更多的八品授箓和九品授箓。
成長速度,遠超武道。
正是因為如此。
松溪縣中步虛仙道才能與武道抗衡,乃至略勝一籌。
松溪縣外,步虛仙道授箓道士的名頭同樣不小。
松溪縣無妖魔鬼怪肆虐。
授箓道士行走四方,斬妖除魔,攝鬼拿魂,名聲漸漸也就傳出。
南平州內,但凡身穿步虛道道袍的道士行走,總能令百姓投來尊敬目光。
這就是步虛仙道的影響力。
而作為步虛仙道道祖、至高神靈清溪城隍,同樣收獲無數信徒。
只是。
在蓬勃發展的背后,又有無數暗流涌動。
……
上京,天都。
紫禁城。
金鑾殿。
大明帝朱無極高坐龍椅,一身金龍皇袍盡顯帝王威儀。
下首。
左丞相曹弼、右丞相段璋,護龍山莊朱無視、六扇門諸葛正我、皇城司朱無量、東廠曹正淳悉數在列。
場上七人,便是執掌大明最高權力的七人。
一言,可斷百萬人死生禍福!
金鑾殿中,一口高丈許的青銅鐘立在地上。
這口青銅鐘有長柄,鐘體遍飾浮雕式蟠虺紋,細密精致。鐘上有錯金銘文,記敘音律。青銅鐘一旁,有一似劍又似木槌之物,斷成兩截。
朱無極面容方正,目光落在青銅鐘上。
左丞相曹弼年雖老邁,卻腰背挺直,聲音洪亮——
“陛下,此青銅鐘乃赤雷部洲皇龍府制式神兵,曰‘皇龍編鐘’。多數皇龍府弟子,從蛻凡境開始游歷各地,尋找諸般材料煉制屬于自身的編鐘。”
“皇龍編鐘配合皇龍府功法,以音律對敵,實為一絕!”
“據皇龍府弟子交待,皇龍府入劫境尊者,大半煉有皇龍編鐘。彼此配合,能演奏《皇龍絕命曲》,群攻無敵,更能越級而戰五氣大尊者!”
“名震赤雷部洲!”
曹弼一指指向青銅鐘,朗聲道,“這口鐘為四品人階神兵,皇龍府胎藏境武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