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封后大典有深意(1/2)
熱門推薦:、、、、、、、
在隋煬帝征戰四方全力擴張版圖的時候,最鼎盛時期幾乎占領的領土面積超過了元朝。只是老話說的好,創業容易守業難,大隋經過連年戰火,缺人缺得厲害,很多地方都是占領后打劫一番,之后留下很少一些人作為統治者,漸漸的那些人和當地人互相通婚后就被融合了。大隋日漸勢弱,很多地方都不再承認自己是大隋子民。
慕扶疏的封后大典選在八月也是有原因的。主要就是為了讓一些遠道的附屬國知道大隋又姓了楊,新帝很想看看那些地方那些人將自己放在了怎樣的地位。
在三郎和慕扶疏態度強硬絲毫不肯妥協的意志影響下,大隋一眾高官的意見被迫統一――遠交近攻。
其實大隋的綜合實力還是可以的,至少在隋煬帝時造船業就很發達,至少在航海方面是處于領先地位的,這也與穿越者隋煬帝之前當過海軍有關。
離大隋最遠的附屬國就是天竺,曾經被隋煬帝改名為印度。
隋煬帝中期,印度包括尼泊爾都被納入隋朝版圖,作為附屬國每年都要向大隋納朝貢。朝貢最多的是珠寶象牙和紡織品。在隋哀帝之前,印度已經漸漸的和大隋減少了往來,納貢也已路途遙遠或者天氣不好等諸多理由,由每年納貢改為三年一次,而自王氏謀朝篡位后,印度便以王氏名不正言不順為由拒絕繼續納貢,自大齊遷都后再也沒有來過中原。
三郎去年登基后,即以大隋新帝的身份正式給印度去了諭旨,命他們在來年八月皇后冊封大典時納貢。
崔元啟作為禮部尚書,也兼職外交官的工作。從七月底開始長安城便開始接待來自各地朝賀的官員和大小頭領,諸如回鶻、南詔、真臘、棒子縣日本縣都有使者來朝。印度尼泊爾卻沒有消息,吐蕃倒是來了幾個頭人,還夾雜著幾個和尚。在崔元啟看來有些臟兮兮,禮節倒還不錯。
因為整個八月慕扶疏都在為楊惟愛擔心。又大著肚子還要忙著封后大典的“彩排”,對于外面不說“萬國來朝”也有“十國來朝”的熱鬧場面絲毫不知。
八月十五本是慕扶疏生日,又舉行了隆重的及笄禮,下午經歷了楊惟愛的生產,回宮時已經是掌燈時分,慕扶疏覺得從沒這么累過。
沐浴完畢進了空間,慕扶疏躺在長沙發上,三郎給她揉著有些腫的小腿和腳。柔聲道:“在這里歇息幾天再出去吧。”
空間時間和外面拉的更長了,現在幾乎是一比六十,也就是里面一天外面兩個月。慕扶疏現在明白,這空間大約是會升級的,且升級原因和念力或者說是功德有關。如果拿空間去做好事,看就會升級,直接表現就是外面和里面的時間拉長,空間里的植物成熟期更短,而她和三郎的壽命或將更長。
最近一段時間三郎也很忙。八月有兩件大事:封后大典和全國性的會試。縱然有幾個能干的臣下,也有很多先進的理念和計劃可套用。但畢竟是要結合當下的形式和社會動態,有些改革是不能隨便就改的,總要有個接受的過程。
三郎和慕扶疏制訂了很多計劃。比如科考這一項,就是十年計劃:十年間要在全國各地開設書院,鼓勵兒童上學,不管男童女童都有上學的權利,這些書院將分為小學部和中學部,大學目前只有一所,便是在長安。那些能考入大學的必將是全國最優秀的,畢業后自然就是由朝廷分派工作,也就是“公務員”。
而那些童子也不再是一味死讀書。升入中學后將會按照他們的學習成績和習性以及愛好分科學習,比如工科理科農科。讓那些沒有希望上大學的人也有一技之長。
而在十年之內,科考還是要繼續的。不過這些參考的學子也將進入書院念書,由書院先生指導。在家中請了先生念書的基本不會有希望通過科考了,因為以后的科考會以書院教習的為主,自家閉門造車基本不會及格。
在空間休息了幾天,三郎又采摘了很多稀罕的水果,進進出出搬了幾次,直到慕扶覺得精力充沛后才出了空間。
盛康元年八月十六清早,長安城張燈結彩,主干道都潑水凈街,大明宮中舉行封后大典的含元殿全部鋪上了紅地毯,連原先的金色盤龍柱也包上了紅布,一片喜氣洋洋。
慕扶疏一大早就起來梳妝打扮。因為懷孕上圍又增加了不少,加上六個月的腰圍,原先楊惟愛給她準備的那間禮服根本穿不了,這幾個月宮中制衣局從尚宮到繡娘都在忙著給她趕制新衣,終于在三天前將一件繡工精美巧奪天工的皇后正裝禮服制好了。
這件禮服是慕扶疏和楊惟愛共同設計制作的,已經跳出了傳統皇后禮服的范疇。慕扶疏沒有采用傳統的黑紅二色,而是用了大面積的繡花和褶皺,還有這個時代沒有的蕾絲(從倉庫里的衣服上拆下來的)。整件禮服流光溢彩精致奪目。
這個時代的衣服除了胸露的多一點,其實是沒什么腰身的,腰帶都是系在胸下。雖然有收腰緗幅裙,可上面的短襦一遮,腰腹間還是顯不出,都是直板。
慕扶疏這件禮服是高腰的,八月還是很熱,領子后面做成了旗袍領,前面卻是大開的荷葉領,肩膀和胸前一圈用了蕾絲花,胸下自然下垂,在腰腹間做了打了很多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