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開恩科考試前奏(1/2)
熱門推薦:、、、、、、、
盛康元年的恩科開考時間是三月。
之前王氏的“大齊”也是三年一次科考,但是自五年前就停了。一是因為連年災荒,民不聊生;二是各地起義叛亂層出不窮,朝廷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舉辦科考;三就是這個時代的官員大多靠舉薦,加上買官賣官,通過科考的寒門舉子也沒有什么好前途,有學識卻沒門路的寒門學子寒了心,對于科舉也就不那么看重。
今年的科考是時隔五年,又是大隋重立之后開恩科舉行的,加上新帝頒發的一系列利民的新條令,讓天下讀書人又開始相信科舉了,這就導致了今年參加恩科的人數特別多。
隋煬帝在位時對于考試內容做過改革,除了四書經義(這個時候還沒有八股文),還有簡單的數學和物理知識。這些在慕扶疏和三郎看來都是很簡單的內容,到時候會試的題目將由三郎和慕扶疏一起出,內容還要參考這些考生鄉試成績。
因為五年沒有開考,這次考試做了一些調整。首先是三月份的童生試,也叫“童試”,是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其次是五月份舉行的鄉試。這是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一般是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這次鄉試和童試在同一時間進行。院試過了想直接參加鄉試的不必再等三年,可在五月接著考。
再是八月的會試。照舊例也應該是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一般是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最后就是殿試,也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此次殿試,三郎和慕扶疏將親臨考場,當面出題考校。用慕扶疏的話就是“面試”。
總的來講,今年就是學子可先參加童生試,童生試過了就可參加鄉試,鄉試過了再參加會試,會試過了參加殿試,殿試將由帝后親自面試……
二月中旬,工部已經造出了可供毛筆書寫的潔白的書畫紙、可供活版印刷的新聞紙、可做廁紙的草紙……
其他諸如牛皮紙膠版紙等也在陸續的制造中。
活字印刷術其實很簡單,比較麻煩的是字模。工部招了上百人一起刻字,花了半個多月才將三郎那份“科考須知”打印了上萬份,在全國范圍內免費派送。
“科考須知”的內容涵括了科考將考到的內容涵括和考試時間地點。考試所需的書籍也將在工部戶部和民間書局合作印制。
周博端接到任務后很糾結。他家也有書局,他也想把這生意接過來啊,哪怕只占一成份子也甘愿。要知道古往今來,印書出書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尤其是在讀書人中間名聲很好,可是他自己是戶部尚書,怎么可以明晃晃的開后門?
周博端的糾結連癡迷于格物的陳文峰都看出來了,問得原委后他給出了個主意:“何不找殿下問問這商家的事如何合作?”
他口中的“殿下”是指的皇后慕扶疏。
自帝后第一次同時出現在大朝上后,之后皇后也上過幾次大朝,且每次上朝都是由正經事體,大臣們由開始的抵觸到視而不見到聽之任之。之后再上大朝,若只看見一張空椅子還覺得有些不習慣了。
在周博端心中。皇后殿下是很和氣的,因而在一次大朝會后。直接找到喜公公,稱有事上奏皇后殿下。
喜公公對于有大臣找皇后殿下議事很是高興,速度超快的稟報了慕扶疏。慕扶疏在太極殿偏殿召見了他。聽了他直言不諱的請求后,慕扶疏笑道:“這好辦,舉賢不避親么。日后工部和民間商家合作的機會多的很。本宮打算用招標的形式,價高者得。”
慕扶疏將早就準備好的招標指南交給周博端,讓他自行操作。
周博端看著手中的招標指南,看的如癡如醉飄飄欲仙,這么好的主意是皇后殿下想的么?怪不得圣人要和皇后一起上大朝會,本來么,圣人管著國家大事,這種錢財上的事情交給殿下準沒錯,就像他家中,不也是嫡妻管著家中進項么……
三月初三,“童生試”在全國統一開考。長安城自然也是要考的,地點就在朱雀大街上,原來的淮王府中。
淮王府先前被三郎修葺了一番,后來為著做貢院又重點整修過。
十數年前朱雀大街上的住戶都是官家或者皇親,自淮王府被滅門后便陸陸續續搬走了。據說是經常在深更半夜聽見淮王府里有怪聲,通俗點說就是淮王府鬧鬼。世人迷信的多,朱雀大街上靠近淮王府的一共才四五戶人家,不過一年多就搬了個干凈。
年前三郎低調的回來,住不多久就進宮當了皇帝,淮王府周邊的幾家干脆將家里的地契送到長公主府做了添妝。
淮王府本就大,現在加上左右幾戶人家,這貢院毫無疑問將成為大隋最大的貢院,三郎和慕扶疏打算科舉考試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