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北美首映式5(1/2)
趙錢孫原本打算今天的首映式是放配音版的,畢竟配音版能讓以英語為主流的美國人都能聽懂。不過這件事情被哈維·韋恩斯坦勸說之下改成了原音版,因為今天來的觀眾中有許多影評人,與愿意花錢進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不同,影評人更加看重原汁原味,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從導演的最原始的表達中看出導演的意圖。
雖然趙錢孫很想吐槽他有個屁個意圖,不過這種事情最終還是放在心里好,畢竟影評人就是靠著通過各種腦洞解讀出普通觀眾看不出的東西來裝逼賺錢,你要是斷他們的財路,他們便斷你的生路。也正是因為這樣,讓趙錢孫在字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至少不會搞出那種中文和英文同時顯示,結果英文字幕小的要死的那種字幕。
電影放映之前作為導演的趙錢孫上去來了一通毫無營養的講話之后,電影便開始了。
黑色的銀幕上沉重的音樂響起,緩緩的現出了白色的文字。
“距離地球表面600公里的空間。”
“溫度在華氏258度和-148度之間波動。”
“沒有聲音傳播的介質。”
“沒有大氣的壓力。”
“沒有氧氣。”
“生命無法在太空中存活!”
通過背景音樂的渲染,短短的一段文字說明就表達出了這部電影背景的就是在太空如何的危險,也表明了接下來電影的故事進程。
隨著大銀幕中的文字說明消失之后,大銀幕上出現了片名《地心引力》四個白色大字,而大字的上面則顯示的是英文名字的翻譯。
接著鏡頭一轉,出現了太空中的地球景色,在地球邊緣還有一個巨大的臺風。
……
……
張明作為華國電影報道的記者,在開頭十一分鐘就發現這部電影與以往的華國電影完全不一樣。比如開頭執行修復“天眼”號太空望遠鏡這種嚴肅的任務,太空宇航員們應該是十分嚴肅認真的。
但是從一開始江文所飾演的隊長老姜就用一種開玩笑的語氣聊天,順帶還拿出自己老婆出軌后離婚的事情來開了一把玩笑。
而在介紹發展航天科技的時候,也沒有像主流報紙上說的光面堂皇,反而說起了這些航天科技帶來多少gdp。
而且這些宇航員們也不嚴肅,其中一個沒有露臉的宇航員居然還在太空行走作業的時候玩耍了起來。至于江文,更是一直開著太空噴氣背包四處閑逛,甚至還跟人開起玩笑要打破美國宇航員單次太空行走的最長時間記錄,只有一個女宇航員小俞是真正在干活的。
這種模式在華國壓根是不可能見到了,因為這種情況會讓人覺得這些人是人浮于事,是在浪費金錢。
張明會這樣想很正常,華國文藝工作者有幾個能有一定的科學常識,不然他們這群人中也不會有人編出美國小孩用兩杯50°的開水混合起來變成100°開水這種笑死人的事情。
電影從一開始就告訴了觀眾太空的危險,一個簡單的失誤就有可能造成死亡,所以宇航員的心態就會變得十分重要,而這種開玩笑的輕松狀態有助于宇航員在太空作業的時候成功完成任務。而這種事情在美國的許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過之類的解釋,所以對于美國的觀眾來說很容易理解這種情節。
老王與張明不同,畢竟他常駐美國已經有許多年了,看過的美國電影也多,在美國這濃厚的科幻氣氛之下,他很清楚宇航員這種開玩笑的原因。
電影在第七分鐘的時候,俄羅斯航天局通報了他們的一顆衛星被一顆隕石砸中,江文還順口跟燕京指揮中心拿這件事情開了一句玩笑。隨后江文去幫小俞修理“天眼”號太空望遠鏡,而那個看不見臉的宇航員繼續他的沙雕行為。江文還感慨了一下太空中看地球的美景。
電影等到第十分鐘的時候,燕京指揮中心就發來停止任務,立即撤離的指令,因為俄羅斯的那顆被隕石砸中的衛星產生的大量的碎片,而這些碎片產生了連鎖反應,撞上了其它衛星,產生了更多碎片。目前國際空間站和“天宮”空間站的人員都已經開始撤離。而且現在就有十分多的碎片向他們襲來。
而電影就從這個時候開始進入太空災難之中。這與以往太空災難要進行漫長的渲染氣氛相比,要快速的許多。
“發現了嗎?”
“發現了,現在已經30分鐘了。”
說話的是兩個小老頭,其中一個老頭是理查德·羅佩,他是芝加哥太陽報的專欄作家。而另一個是他的搭檔,大名鼎鼎的羅杰·艾伯特。羅杰·艾伯特是芝加哥太陽報的專欄影評人,這位曾經獲得過普利策獎的美國著名影評人最喜歡的就是給他看過電影進行評論和豎大拇指,大拇指豎的越多就代表著電影越好。
羅杰·艾伯特早期曾經和吉恩·西斯克爾在芝加哥公共廣播wttw電視臺開了一檔名為《西斯克爾和埃伯特電影評論》電影評論的節目,這檔節目面向全美,以獨特的批評風格而著名。1999年吉恩·西斯克爾去世之后,這檔節目由于與羅杰·艾伯特合作搭檔一直在變化,所以節目的名字也改成了《羅杰·埃伯特電影評論》。2000年9月,《芝加哥太陽報》的專欄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