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想追悔的東太后(一)(1/2)
(一)
始皇帝的心愿,笙歌很早之前就完成了。
大秦帝國始皇帝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是暴君,是千古一帝,且還是充滿神秘色彩的千古一帝。
但是,不看到大圣醒來,她不可能走。
如今,也是時候了。
她明白大圣的良苦用心,畢竟她修煉之道與常人不同。
滯留一處世界,并不會對她有太多突破。
她明白,大圣也清楚。
“大圣,再見之日,重回巔峰。”
任人魚肉無力反抗的經歷,一次就夠了。
……
……
告別了大圣,笙歌并沒有回現實世界休整,而是馬不停蹄的進入了下一個世界。
笙歌卸下手指上的長長的景泰藍護甲套,一旁的掐絲琺瑯香薰爐熏著名貴雅致的香,宮女們小心翼翼的伺候在一旁。
她這是到了后宮?
笙歌不著痕跡的觀察著周圍的環境,花盆底,旗頭,清宮?
笙歌眼中閃過一絲了然,揮手讓侍奉左右的宮女太監退出去,開始接收劇情。
提起清末的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東太后慈安顯然不如西太后慈禧出名。
東太后慈安,乃是咸豐帝的繼后,鈕祜祿氏。鑲黃旗鈕祜祿氏是滿洲八旗里地位是最高的。
入宮四十余天,慈安便從封為貞嬪,晉封為皇后了。慈安可以說是清朝晉升最快的皇后了。
受不受寵,不知曉。
但,慈安入宮,必定就是做皇后的。
否則,不可能晉升如此神速。
咸豐帝子嗣單薄,后宮佳麗,日夜耕耘,也只得了一子一女。
這一子,便是由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腹中出生。
物以稀為貴,母憑子貴,小小的蘭貴人,靠著咸豐帝唯一的兒子,扶搖直上,一越成為懿貴妃。
父死子承,大清素來的慣例。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帝倉皇赴熱河行宮避難,心力交瘁,翌年,駕崩。
咸豐帝駕崩前,除立載淳為皇太子外任命了肅順等八位輔政大臣,還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代表母儀天下的權力,且還留有一道關于葉赫那拉氏的遺詔。
辛酉政變,八大輔政大臣落敗,兩宮皇太后開始了二十余年的垂簾聽政。
直至死亡,占著正宮名分的慈安,都約束制衡著慈禧,使得慈禧不敢任意妄為。
只可惜,慈安一死,朝政大權獨歸慈禧。
再無任何忌憚的慈禧太后,驕奢淫逸,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惡,成為中華民族的罪人。
雖說不能把民族屈辱之原因盡歸于一人之身,但慈禧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無論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兩度挪用軍費。
還是為了穩固自己小集團的利益,毒殺光緒帝廢除新政。
百年屈辱史,慈禧背負著推脫不得的責任。
那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風濕牢牢的把慈禧釘再恥辱柱上。
慈安直到臨死的那一刻才明白,她也錯了。
她錯不該年輕時妄想上下嫡長子便處心積慮的使后宮妃嬪難以有孕。
錯不該被慈禧蠱惑燒毀先帝遺詔。
那一刻起,她就再也無法制約慈禧。
從她被慈禧說服,走上前朝手握實權卻無法帶給民族希望的時候,便錯了。
慈安希望能夠挽救三千年未見之變局。
改變被列強欺凌,無力反抗的頹敗局面。
接收晚劇情,笙歌無語的嘆了口氣。
不久前,她還在大秦帝國,下一秒就到了這段屈辱史中。
一一選任務,當真是越來越看的起她了。
誰說慈安只是個忠厚無謀略無手段的人呢,誰說慈安只配做綠葉來烘托慈禧這朵紅花的?
笙歌撇嘴,有慈安在的大清朝,最起碼還回光返照短暫的出現了同治中興的局面。
況且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數不勝數,善始善終者簡直鳳毛麟角,而慈安太后庶女出身,沒有子嗣卻一直能笑道最后,且深得咸豐帝信任。
樁樁件件,都可以看出慈安是一個厲害的狠角色。
慈安離奇猝死,對本就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清王朝無疑是致命的的影響。
歷史課本上關于這百年屈辱史,無疑是沉痛的。
寥寥幾頁,囊括的卻是一個時代百姓的掙扎痛苦。
是一段屈辱,也是一段救亡圖存的掙扎。
為什么旁人清穿,不是雍正就是乾隆,可偏偏到了她這里就是清末風雨飄搖的咸豐朝呢。
好吧,可能,咸豐帝也是四皇子,勉為其難的與穿越大軍鐘愛的四爺掛了個勾。
罷了,既來之則安之。
如今,她是大清朝名正言順的正宮皇后,而慈禧這個時候還是個小小的懿嬪。
正妻管教妾室,理所應當。
更不要說,慈禧的身世還有待商榷呢。
畢竟后世關于慈禧身份來歷的揣測就沒有停止過。
“來人,去儲秀宮宣懿嬪。”
儲秀與翊坤宮相近,向來都是帝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