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新官問策(1/2)
作為經研辦的主任,自然也是要跟這位新任縣長匯報匯報工作的。
可卻不是陳陽單獨匯報,而是蔣晴主動來到了經研辦公室,跟經研辦幾人算是共同開了個小會。
就在經研辦的辦公室里,就跟座談一樣,甚至都沒那么正式。
但陳陽還是讓鄭奕做了會議紀要。
主任陳陽、副主任馮珊珊、副主任科員徐佳欣、科員鄭奕,自是都參加的。
“大家別那么緊張,我只是來了解下經研辦的工作,并沒有談話的意思。畢竟咱們縣經研辦也是個新設立的機構,有好些工作我也不是那么了解的。不了解就沒有發言權,大家自然些就好。”
陳陽微微一笑:“蔣縣長,我……”
蔣晴打斷道:“代縣長,只是代而已。”
她倒是很低調。
“是,代縣長。領導,我跟您匯報下從經研辦組建以來的一些工作進展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的工作安排……”
陳陽滔滔不絕地說著,得虧之前秦學明跟他說過,要他整理下工作,否則他雖然一直沒閑著,但這么系統的匯報,他八成要為難。
聽著陳陽的匯報,蔣晴一邊聽一邊點頭,偶爾皺眉。
直到陳陽徹底說完,蔣晴思索了片刻才說話。
“咱們縣經研辦的工作是值得肯定的。雖然省里大力地在倡導和推展各地方經研辦的設立,但不得不說,經研辦的成效,咱們縣還是出類拔萃的。陳主任,這點并不是夸你們,這是你們實打實做出的成績。”
“尤其和招商局聯合組織的這個招商引資周的活動,搞得很好嘛,省里都點名表揚過的。以后要再接再厲,爭取把平山招商引資周活動,做成品牌性的、每年一次周期性的、可持續發展的咱們縣特色活動。并且形成制度性的文件,讓后人有所依也有所鑒。”
蔣晴頓了頓,又道:“再有就是關于搞活鄉村經濟這方面的工作,我們縣也是走在前面的。”
“我聽說臨江村的臨江農村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就是在陳主任的倡導下,在原有的臨江村經濟合作社基礎上搞起來的,而且現在又囊括了碾山鎮其他村的經濟合作社,這更是針對農民兄弟們的專項扶持,方法精確,效果明顯,尤其那山野菜包子鋪的創想,說是奇謀也不為過。”
“我聽說,已經有好多大公司來考察劉老頭山野菜包子鋪了?都說是要注資山野菜包子鋪,要做成全國連鎖?陳主任,希望經研辦在你的帶領下,再接再厲,為咱們平山縣出更多的好主意。”
聽著蔣晴這么夸自己,陳陽都有些臉紅。
他知道,這不過是些場面話而已,這些事情還用聽說?報告里肯定特別詳細。
徐佳欣對此倒沒什么感覺,無非就是大領導新上任,到自己部門開個會立個威而已。
鄭奕更是埋頭做記錄。
只有馮珊珊,聽到大領導在不遺余力地夸自己的頂頭上司,表情很是驕傲,甚至有些欣喜。
雖然好些事情她都沒有參與,但從最初跟陳陽在教育局共事時,她對陳陽就有那么點崇拜,如今更甚。
似乎大領導夸了陳陽,她也與有榮焉一般。
談話的最后,蔣晴忽然提起:“對了,陳主任,你覺得咱們縣的其他鄉鎮,能否復制臨江村和臨江公司的模式?除了山野菜包子鋪的創想,是否還有其他的可以實施落地的點子?”
對嘛,這才是重點。
這個部門座談會,除了來宣誓下主權,告訴眾人,以后我就是你們的大領導了,最重要的,估計就是這個了。
畢竟經研辦,是縣政府的經濟智囊。
而經濟方面的成績,在這個年代才是衡量一個干部最重要的權重。
看來這位蔣晴蔣縣長也是不能免俗啊,成績還是想從經濟角度下手。
可臨江村和臨江公司模式,這已然都刻上了深深的秦學明的烙印,她是奪不走的,因此就得另辟蹊徑。
這一點,也是這個時代很多地方一*把手干部,在換屆之后,就導致那個地方的經濟政策側重點突然轉移的原因。
因為前人的線路,自己做得再好,那成績也是前人的。
關于這一點,兩世為人的陳陽不能說多么鄙夷,但或多或少是覺得有點……有點浪費行政資源的。
陳陽沉思了片刻,隨即答道:“領導,其實,臨江村的臨江公司模式,其實是有其不可復制性的。”
“一來,臨江公司是依托臨江村的特殊資源——刺嫩芽,才能夠實現快速崛起。二來,碾山鎮大部分農村山地面積都比較大,山野菜資源比較多,才能夠支撐得住山野菜包子的這個產業。”
“饒是這樣,若是山野菜包子鋪真的在全國鋪開,那么也還是要人工種植很大一部分的。這兩方面與其說是好主意的功勞,不如說是碾山鎮特有的農業資源成就了自身,只不過這特有的農業資源過去沒有被重視被發現而已。”
陳陽偷瞄一眼蔣晴,見她正若有所思地默默頷首,繼續說道:“因此,縣里想要再找出這么獨特的資源,比較難,但也不是不可行。所以我建議,對于咱們縣的所有資源,進行一次摸底排查。”
“畢竟咱們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