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人間十二禪空(1/7)
作者有話要說:大師要完了
自從接見寇謙之以后,拓跋燾很少有同佛門僧人聊這么許久。
拓跋燾只覺眼前的僧人不管說什么都非常對自己胃口,即便這人說他這一輩子都成不了佛。
拓跋燾:大師毫不虛偽,坦坦蕩蕩,一點也不做作!
等聊完了,興致不減的拓跋燾當下便想在監福曹中給謝知非封個職務,方便他興致起的時候召道實大師進宮講佛。
然而謝知非自認忽悠是個技術活,忽悠多了再好的技術也有拆穿的一天,為了避免那一天到來,還是保持一些距離的好:距離長生美!
因而面對當今天子突然而至的寵信,白衣僧人不曾應下,只是微笑言他:“貧僧曾聞法顯大師攜帶經書百卷東歸,其中有佛戒憲章,貧僧別無他求,唯愿一觀。”
讓道實大師去經閣并非不可,只是拓跋燾聽這話的意思,似乎有些不對味兒:“難道大師不想不留在平城?”
當今天下混亂,不依國主,教事難立。
因而無論僧人還是道士,來到平城之后便不會離開,因為這里是離國主最近的地方,是他們立最容易的地方。
然而這世間總有些人會例外,慣看了三千紅塵后的心中已不在乎這塵世繁華。
人間平地遠如許,頭上青天高不多。
業凈六根成,身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謝知非嘆道:“入世出世,貧僧當回少林。”
“大師是得道高人,逍遙天地,是朕孟浪了。”拓跋燾心有遺憾,或許日后他不會再遇到如此與之相契合的高僧大德。
然而對于謝知非這般修佛的態度,拓跋燾卻極為贊賞,當下便答應謝知非的要求,并讓宮中護衛帶著自己的口諭去了須彌山殿。
須彌山殿。
朝廷供奉的佛寺之一,依山而建,鑿山壁建佛像,佛寺與山脈連為一體,北魏珍貴的經書典籍在這里多能找到。
法顯千辛萬苦帶回的經書,也放置在此地。
南北許多高僧大德也想進入須彌山殿經閣中,即便能在這經閣中待上一日也好,然而此處屬于禁地,非一般人能進入。
有拓跋燾的口諭的謝知非自然不是一般人,除非謝知非自己離開,又或是拓跋燾不想讓謝知非在這里呆這里,否則這須彌山殿的經閣,謝知非想待多久便待多久。
經閣修建在山上,山下的崖壁有諸多工匠再雕琢佛像,雕山琢石之聲叮當響個不停。
在經閣里,所有的經書根據其珍貴程度依次往上,以往來的高僧專研佛經多年,一二層的佛經滿足不了他們,這些高僧來了多是從上往下看。
偏偏謝知非對佛經知之甚少,為了避免到了頂閣出現看天書的情形,謝知非是從下往上看,認認真真的翻閱每一本。
即便那本佛經或許是諸多沙彌入門學的第一本佛經,然而謝知非依舊能捧著書,看得異常認真。
經閣特殊,謝知非能進去,少林其他弟子卻不盡能。每日只能有一名少林弟子跟在謝知非身旁,即便謝知非什么都吧需要。
而今次再次輪到了曇曜。
曇曜這是第二次待在謝知非身邊,第一次的時候謝知非在經閣二層,而曇曜能看懂謝知非翻閱的那些佛經。
但是今次的曇曜是半點也看不懂的,因為謝知非看的是發現帶回來的手抄稿,全是梵文,而曇曜還未曾學梵文。
沒事做的曇曜開始扳算時間:方丈帶他們來這須彌山殿已有半月!
半月啊……
平城的佛法昌盛是曇曜僅見,佛寺林立僧侶眾多,經常會有大師講佛。在曇曜他們來須彌山寺后不久,便有大師在此開壇弘揚佛法。
曇曜同玄高他們也去聽了,聽完后只覺大師所講少了什么。
少了什么。
曇曜迷迷糊糊的想到:大約是方丈時常說的平常心?
抬頭看了下身前還在翻閱典籍的反正,曇曜又低下頭。
方丈常說為人做事需一心一用,若在利害得失中穿梭便會失去平常心,種種思量、千般妄想接踵而至,從此蒙蔽本心,不見真佛。
知是妄覺,不知是麻木。
然而要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為什么那么非常難……
神游天外一會兒后曇曜趕緊回神,忙偷偷看了眼身前還在靜靜翻閱佛經的謝知非,即便未有訓斥,曇曜依舊覺得臉頰火辣辣難受。
自己又失了平常心!
便在這時,樓下響起登樓梯的腳步聲。
一名十來歲的小沙彌手中端了齋飯上來,曇曜認得這人,是須彌山點到師賢。聽人說師賢是自告奮勇為謝知非送齋飯,只不過沒成功過。
曇曜嘆道:畢竟方丈是辟谷了的高僧。
偏偏師賢從不氣磊,頓頓不曾不斷。
見今日守在謝知非身邊的人是曇曜,師賢眼中流露出傾羨,不忍去打擾仍在翻閱典籍的謝知非,端著手中的齋飯到曇曜的面前小聲道:“曇曜師弟,這是道實大師的齋飯。”
曇曜搖頭道:“方丈已鑄法身,不食五谷,還請師賢師兄將這齋飯帶回去吧。”
聞言師賢也不沮喪,將手中的齋飯熟稔的塞給了曇曜:“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