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開集(1/2)
五月十三,比虎往南一日路程外的森林里用濕柴木點了一個烽火。烽火下面是一條奴隸臨時開的小路。半道上再點一個。濕柴木悶出來的煙可以冒幾天。這樣參加集市的人應該就會順著這條小道過來了。
比虎上一次也是這樣指明方向的,要不然莽莽森林,還真不好找一個小小的寨子。
五月十三日傍晚,贖鹽氏的冬熊帶著自己人率先到了集市。對于集市的變化,冬熊沒有什么意外,河部落向來神奇,建這么點東西并不算什么。聽到象鳴的時候,他也知道王川到了。厚著臉皮上前,卻被寨墻前的守衛給攔住了。川長老很忙,沒空接見。要是想用那些亭子,后面的隨便選,一個集市下來用一背的肉食就行,恕不還價。
王川還在教孩子們做各種野菜。石板燒熱之后,放上肥肉或者重油炒出來的東西,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就是無上美味。如果再把各種野菜進行分門別類的清洗篩摘,那炒出來的東西就沒得挑了。鮮嫩的蕨菜要撕皮后泡去苦味下重油,蕨根沉粉后還是炸成丸子,薺菜去根過水再與肥肉混炒,蒲公英摘下最鮮嫩的,白涮后加肉湯翻煮一會……
王川自己做一份,剩下的就孩子們自己煮了。這邊煮的教得差不多了,王川把雕笛叫過來,把自己做的各種菜式都裝了一份,讓雕笛端到巖洞里去。那里有一個喂養三個孩子的乳娘。聽說現在便叫羊乳娘。這是部落的隱形人,她被部落懲罰后,被雕笛帶走當乳娘。雕笛部落加入河部落的時候,卻沒有人提起她。不過她現在過得和正式成員也沒有什么差別。至于為什么會這樣,大家都心知肚明,卻沒人敢說。誰說王川跟誰急。
這個時代道路不發達,日歷也沒有普及,遠行的話,早一天到或者晚一天到都是正常的。十四日中午之后,便陸續有其他部落的人到了集市當中。
來的人中,有浩浩蕩蕩三四十人的大部落。也有三五作伴還背著帶血的野獸,小心翼翼的小部落。但來的不管是誰,看到空地上憑空多出的幾座亭子,先驚訝一陣是少不了的了。
古往今來的各種工程,無不是生產力發展的綜合體現。在石器時代,砍樹,特別是砍大棵的樹,花費的時間比想象中的多,再要弄成木樁子,那就要花的時間就更多了。而且做這些,首先要保證食物的供給。這些人上月來時,才感嘆了一下河部落的寨子,沒有想到一個月不見,現在又多了這些亭子來。小部落不懂這些道理,只是覺得神奇,大部落看完就變得忌憚了。
這次和上次不同,不管大部落還是小部落,出現在集市附近之后,都有一兩個穿著麻衣草鞋的半大孩子迎接,用繞口的太江邊的話跟他們說明集市的一些事情。第一是不能隨地便溺。集市左邊是有條小溪,是取水地。便溺只能到右邊的林子里。那邊搭了幾個草棚,最好到草棚里去。第二是亭子的租賃問題。第三是不能偷搶打架殺人等等。
亭子基本上就是照著幾個大部落的數量建的。小部落不租亭子,也會安排一塊地給他們扎營。有些小部落連帳篷都沒有,到旁邊的樹林里折回些樹枝灌木來,胡亂搭個棚子就算營地了。有的更是直接弄回一點柴火而已,看來是打算露營。這兩天還算天晴,這樣問題也不大。
這些部落大部分之間都是熟識的。見到了打打招呼,互相聊一些漁獵的信息。或者他們之間已經開始了交換。有了上次五個陶器打底,現在來的人都顯得沒那么沖動了。很多人都只是到河部落的亭子前看看河部落這次準備的陶器,然后不急不緩等別人先出手。
趕集對于他們來說,互通有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目的,其實是娛樂。這和后世人去逛街也差不了多少的。平日里都在為一口吃食忙碌拼命,如今到了一個幾乎不用擔心野獸襲擊的地方,能夠見到這么多人,還能找一些人聊聊天,這自然是愉悅身心的事情。
這一點在小部落人的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他們來集市前基本不做準備,路上獵到什么就弄什么到集市上來,能換到好東西最好,換不到好東西他們就接著打獵回去。說不定還能嘗嘗河部落試吃的肉湯。
當他們看到河部落的亭子對面,河部落的孩子們弄出的各種香氣撲鼻的時候的時候,就有點走不動道了。
有個孩子在大聲地叫喊著:“現炒佳肴,一份肉一份,童叟無欺。”他們在亭子門口掛著一個杠桿,一邊吊著石頭,只要在另一邊掛上足夠的肉,讓杠桿變平。一個孩子檢查過沒有臭的話,就可以換到一份現炒。
石板透熱不快,所以也炒不了多大份。孩子們在石板上將東西炒熟之后,會用幾片大樹葉熟練得疊成小碗狀,然后把食物放在樹葉里。旁邊還有竹筒裝的肉湯,有咸味的,也可以帶走一份。
冬熊已經在石板前吃了八份了。吃得很是不滿。這些東西分量太少不說,還貴。兩三片巴掌大的肉才換來這么一點不夠吃兩口的東西。黑透心了。而且比起川長老做的也差太遠了,想當初……算了,再吃兩份,這些野草這樣弄一下也能吃,實在新鮮。湯他是不喝的,那東西洗鍋水一般,只有一點咸味。都被他扔回隔壁自己的鋪子犒勞手下去了。
其他人見冬熊吃得停不下來,也好奇的過來交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