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明栿·分茶(1/2)
西廂房的人,有的幫忙打120,有的敞開門窗通風。
衛校的女生則一邊為江奶奶做心肺復蘇,一邊指揮紅唇姐姐把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給江奶奶服下。待到江奶奶心跳逐漸恢復后,才在孫女的陪伴下,由救護車送往醫院。
又因為江奶奶的茶友也跟著去了醫院,方才亂作一團的西廂房,此時便只剩下顧招娣一人。
她看著長案上盛滿茶湯的古董建盞,心情久久不能平復。而江奶奶在上一刻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動作,也都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
“大孫子你記著!這分茶,一定要選取廣口茶碗。”江奶奶的雙手雖然布滿了皺紋,可她端起建盞的動作卻似少女一般,輕柔而婀娜,“你看吶!這碗口足夠廣闊,才能在茶湯上打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和詩句。”她說完,放下建盞,又用慈祥的眼神回身仰望自己,“這就好比咱們的心胸啊,只有在開闊的時候,才能繪出精彩的未來!”
顧招娣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卻不知該說些什么。
江奶奶她,是不是聽到了自己跟爸媽打電話的內容?
劉爺爺的笑聲卻在此時響起。
“江姐姐每回分茶,都要講些大道理!”他說完,還不忘張羅在場的孫輩將江奶奶的話記在心上,“你們可都要記好了,學到的本事,可都是你們自己的。”
可沒想到他這話,卻只換回了江奶奶的白眼:“劉老你甭在那給我戴高帽子!這么點兒小把戲,還用我來教?”
“那可不!”劉爺爺夸張地點頭,“您說的每一個字兒,那都是精華!”
“是啊!江奶奶!您的威名我們是如雷貫耳,您多說說,我們也多學學。”劉爺爺的孫女說著也湊了過來。
其他孫輩見狀,也起身湊在顧招娣身邊。
看著在場孫輩們滿臉渴求知識的樣子,江奶奶便也不推辭,“那我就再說說這分茶所用的茶器。”她說著,又給孫輩們一一展示面前的茶匙,“宋代的蔡襄認為,茶匙,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之。竹子太輕,不適宜使用。可是這金銀茶匙太過昂貴,平民百姓用不起,該怎么辦呢?”
見眾位孫輩搖頭,江奶奶又看向顧招娣:“那大孫子,你知道嗎?”
“分個茶而已。”顧招娣連長案上的茶器具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知道答案,只好隨便回了一句,“若是技藝高超,用什么都無所謂吧。”
哪知,聽罷這個答案,江奶奶非但沒有數落她的無知,卻還拍著手夸贊。
“我大孫子真是個妙人!”繼而又回頭對周圍的晚輩道,“這蔡襄如此要求,不過是認為,只有質感強的茶匙才能在點茶分茶時做到‘擊拂有力’。所以啊,這茶匙不僅金銀鐵器可為之,就是那再普通不過的椰子殼也可以。正所謂,器物非金玉,品節自生華。”
“好!”劉爺爺收了折扇,率先叫好,“那江姐姐你的這只茶匙,不會就是椰子殼做的吧?”
“正是!”江奶奶說著將椰殼茶匙拿在手里,炫耀一般地給大家晃了晃,又正色道,“不過話說回來,光我一人兒干說有什么意思?依我看啊,不如咱們七個老家伙一邊分茶,一邊給這幾個小的,上上一課!”
“那敢情好啊!”說道此處,劉爺爺便躍躍欲試地看向其余茶友,“那咱們,可就獻丑了!”
隨著劉爺爺一聲令下,顧招娣只覺得整個西廂房的空氣跟著一滯,七位老者周身氣韻亦是一變,諸位孫輩則又重新站在自己的爺爺奶奶身后。
江奶奶雖背對著自己,可她渾身散發的沉穩老練而又超凡脫俗的氣質,卻還是讓顧招娣跟著緊張起來。
“第一道,焚香靜心。”江奶奶在香爐中燃起檀香后,便開始閉目養神。
劉爺爺則開始用文火烘烤餅茶:“第二道,文烹龍團。”
直至茶香四溢,餅茶松散,下一位奶奶才接過來,用茶臼錘碎餅茶:“第三道,臼碎圓月。”
“第四道,石來!運轉!”又一個爺爺穩穩接過茶末,再將其投入青石制成的茶磨中。在他緩緩研磨之后,茶末很快就變成了細若煙塵的茶粉。
再經過“從事拂茶”、“樞密羅茶”兩道工序,這茶粉便被掃出、過篩裝入茶盒,完成第七道,“麯塵入宮”。
而接下來的第八道工序,便又輪到了江奶奶。
只見她款款將水壺放上風爐,卻又閉上了雙眼,語氣充滿自信:“臨泉聽濤,又稱煮水。宋人煮水全靠聽聲辨溫,而這水二沸至三沸之間,最為適宜。”
之前的七道工序雖然繁瑣,可不需講解,顧招娣用眼睛也能看個明白,就是這聽聲辨溫,她實在不懂。
便主動問江奶奶:“那怎么才算二沸?怎么又算三......”
哪知沒等她問完,江奶奶便抬手打斷她,又指了指水壺:“聽,第一沸,如魚目,微有聲。”
包括顧招娣在內的幾位孫輩,亦是在此時停住問話,屏住呼吸,去聽風爐上水壺內泉水的微微聲響。
片刻后,江奶奶又道:“第二沸,緣邊如涌泉連珠。”
可在說完這句話后不到五分鐘的間隙,她便猛地睜開眼睛,將水壺提起:“尚未及三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