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回國(3/3)
了蒙仲與田黯古怪的表情,段干寅氣笑道:“老夫又沒說一次交付,五到十年之內吧?!?
五到十年,這還差不多。
蒙仲與田黯相視點點頭:這老頭總算還沒糊涂。
隨后,段干寅與田黯又與蒙仲聊了些有關于宋國的事。
不得不說,宋國目前的處境,并不樂觀,這次齊國出兵進攻宋國,兵分兩路,一路從濟南(濟水南)徑直南下,穿過東郡齊魯邊界,攻打宋國的北部,像方與、單父、陶邑等等,皆在這路齊軍的進攻路線上;而另一路則兵出莒城,南下攻占郯城,繼而攻占薛邑、邳縣,最終兵峰直指彭城。
據魏國最新得到的消息,郯城已經被齊軍攻破了,十幾萬齊軍高歌猛進,直取彭城,打得宋國的軍隊是節節敗退。
說實話,對此蒙仲感到很納悶。
齊強宋弱,這確實是不爭的事實,此番齊國吸取了前兩次討伐宋國失敗的教訓,傾盡舉國力量攻打宋國,這的確不是宋國能夠抵擋的,但宋國也不至于敗地這么快吧?
方與、單父、陶邑等宋國北部城池的失利姑且不提,畢竟宋國這些年確實沒花太多力氣在北邊,可郯城,郯城卻不應該如此輕易就丟掉。
要知道,郯城是太子戴武親自駐守的城池,且此前太子戴武聽取了蒙仲的建議,在郯城一帶建造了好幾個小城池當做據點,每座小城池雖然規模都不大,只能駐扎個幾千人,但彼此相距都不遠,便于相互支援、互為掎角之勢,可以說完全都是為了防止齊軍大舉入侵而設的,按理來說應該能守上更長的時間才對。
“關于宋國,老夫倒是聽說過一個消息……”
捋了捋胡須,段干寅對蒙仲說道:“去年年末,有傳出宋王偃與太子戴武不和,太子戴武欲興兵奪位……”
“……”
蒙仲眨了眨眼睛,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誰?太子?戴武?興兵奪位?”
他感覺難以置信。
如果說是別的國家的事,那他不清楚,可那是宋國,是他出身的國家,他還會不清楚么?
比如說這則傳聞中‘興兵奪位’的宋太子戴武,蒙仲怎么可能不了解?
太子戴武,他義兄惠盎與宋臣薛居州精心教導的未來君主,言行舉止一副儒家弟子做派,重視禮數、看重仁義,怎么可能會興兵奪取他父親宋王偃的王位?
更何況,宋國君主的位置,其實宋王偃早就傳給太子戴武,嚴格來說,如今戴武才是宋國的君主,其父戴偃是太上王,地位就好比趙國的趙主父……
『唔?』
一想到趙主父,蒙仲心中不明緣由地咯噔一下。
說實話,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趙國的事,他絕對不會相信這則傳聞,因為他認識的宋王偃與太子戴武父子二人,是沒有理由出現矛盾的,但正因為親身經歷過趙國的事,他反而吃不準了……
趙國沙丘宮變的本質是什么?是因為公子趙章謀反?
可能天底下絕大多數的世人都如此認為,但親身經歷過那件事的蒙仲卻知道,那次趙國內亂的原因,其實在于趙主父……
雖然蒙仲一直很尊敬趙主父,且至今仍因為趙主父而不想原諒趙王何,但他必須得承認,那次趙國的內亂,其實是趙主父引起的,因為趙主父后悔過早將王位傳給趙何,試圖借公子趙章謀反一事,重新奪回王位,再當幾年趙王,去實現他對趙國的種種設想……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在蒙仲的印象中,宋王偃跟趙主父的性格極其相似,同樣傲骨、同樣好戰,且同樣對各自的國家抱有極高的熱誠……
『難道……』
皺了皺眉,蒙仲微微色變。
他無法確認段干寅所述的這則謠言是否屬實,但他可以肯定,倘若這則謠言屬實,宋王偃與太子戴武之間確實發生了什么政治權力上的矛盾與沖突,那么絕對就是宋王偃挑起來的……
因為戴武不是趙章,趙章因為有過被廢除太子位的經歷而變得偏激,但戴武沒有,他從一開始都是作為宋國未來的繼承者被培養,根本不可能存在被廢除太子之位的可能,并且,戴武還被惠盎、薛居州培養得簡直跟儒家弟子似的。
注定可以繼承王位,且又受儒家思想影響,重視父子之禮,戴武怎么可能為了提早幾年執政宋國而興兵去攻打他的父親宋王偃?
除非,宋王偃跟趙主父似的,太上王當膩了,希望再次拿回王權,施展對國家的種種抱負,導致引起了追隨太子戴武的那些人的強烈不滿……
倘若果真如此……
『……那個家伙,難道就一點也沒有從趙國的內亂中吸取教訓么?!』
蒙仲恨恨地咬了咬牙。
他發誓,倘若宋王偃果真做出了這種糊涂至極的事,他絕對會揪住對方的衣襟狠狠訓斥其一番。
要知道如今的他,可不再是當年初見宋王偃時那個十四歲的他了。
唔,現在的他,正值二十三四,且一直以來從未落下過個人武藝的鍛煉,單手都能打得過宋王偃那一介六十幾歲的老頭……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簳途?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