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六月中旬(2/2)
于這份善意,蒙仲還能說什么呢,唯有拱手稱謝:“多謝兄長。”
田章笑著點了點頭,旋即登上馬車,吩咐車隊緩緩啟程,離開了趙國。
目送著這支車隊在自己的視線中消失,蒙仲這才返回邯鄲城內。
此后幾日,蒙仲依舊隔三差五去請見趙王何,與趙王何談聊一番,話題涉及很廣,既有針對各國變法改革的評價,也有探討趙國現如今的狀況,以及,如何化解趙王何與趙主父之間的矛盾。
蒙仲必須地承認,趙王何的確是有與趙主父拉近關系的想法,這不,在蒙仲向他提出建議后,趙王何便將宮內最大的主殿讓了出來,希望讓趙主父搬進入居住。
就像蒙仲所認為的,對于趙王何的這個舉動,朝臣議論紛紛,但沒有一名臣子提出異議,只是隱晦地向趙相肥義詢問原因。
趙相肥義大義凜然地告訴那些臣子:“孝乃天下共德,君上要行孝道,這有什么錯嗎?”
于是,趙國的臣子都不敢多說什么。
而趙主父在得知這件事后,亦感覺頗為意外。
因此他將蒙仲召到了面前,詢問道:“我兒將宮內主殿讓給我,你可知其中有什么緣故么?”
蒙仲當然不會傻到將真相全盤托出,便回答道:“這是君上敬重趙主父您,希望與您親近。”
“……”
趙主父表情詭異地看了幾眼蒙仲,沒有追問下去。
并且,他也沒有搬到那座宮內最大的宮殿,他派人向趙王何表示,他住的那座小宮殿很舒適,就不必再搬了。
趙王何沒有強求,按照蒙仲的建議,索性就讓那座最大的宮殿空置著。
而除了住的宮殿外,趙王何也通過別的方式向趙主父示好,比如趙主父的酒水、飯菜,趙王何吩咐宮內的宦官令繆賢,一定要給予最好的,而且要比他更好。
沒過兩日,趙主父就察覺出來了。
他派人詢問了宮內的官宦令,比較他與趙王何每日的飲食狀況,他這才得知,他每頓比趙王何多一個主菜。
說實話,多一個菜什么的,趙主父根本就不在意,但其中的深意,卻讓趙主父不得不深思。
大概又過了七八日左右,即到了六月中旬,齊國的國相薛公田文,終于從魏國來到了趙國。
薛公田文,是齊威王的孫子,靖郭君田嬰最器重的小兒子,與如今齊國的君主田地,屬于堂兄弟的關系。
田文在當世很有名氣,因為他在齊國的封邑薛邑,蓄養了數千名食客,因此曾有人稱,天下游士皆歸薛公。
在當今世上,世人或許不知秦國、趙國、齊國等國家君主的名諱,但絕對知道薛公叫什么。
田文的名氣,毫不亞于張儀可想而知是什么樣的程度。
或許有人會覺得,有如此大名聲的田文,肯定是一名偉岸的男子,但事實上,田文很瘦弱,并且,他討厭別人說他這方面的“缺陷”。
據說,曾經田文從秦國逃回齊國時,曾路過趙國某地,當地的趙人爭相去目睹“薛公田文”,卻沒想到田文只是一名瘦弱矮小的男子,根本不像傳聞中那樣,是一位偉岸的男子。
因此,那些趙人很失望,甚至有人笑稱田文是“小丈夫”。
田文因此勃然大怒,而隨行的數百名門客們,亦紛紛從馬車上跳下來,屠殺了幾百名趙人,摧毀了一座縣城,這才揚長而去。
這也是蒙仲對薛公田文并沒有什么好感的原因:田文雖然非常重視“士”,不惜傾家蕩產也要蓄養前來投奔的游士作為門客,但他對平民的態度卻遠遠談不上親和,哪怕他身邊有「魏處」、「馮諼(xuān)」等名士勸他善待平民,招攬民心。
六月十七日,齊相田文抵達了邯鄲,趙相肥義代表趙國,率領軍隊與趙國的臣子,迎接這位享譽中原的齊相。
當時,蒙仲亦混在迎接的隊伍中,見到了他迄今為止最夸張的儀仗排場,整整三百余輛馬車的隨從。
是的,僅僅只是追隨在田文身邊的門客與隨從,就有整整三百余輛馬車。
細算下來,怕不是有近千人?
不得不說,在這個排場面前,無論是惠子、孟子,還是張儀、公孫衍,在這世上,除各國的君主以外,沒有一個人,能有薛公田文這樣的排場。
不愧是當今最有名的“貴公子”!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