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臺酒好喝連遭劫(1/2)
昭興二年十一月,大裘王朝傳來一道旨意,著大滕國進貢臺酒一千瓶,欲在春節時節宮庭御用。
給王朝歲供本應有的,只因石昌縣乃陳瀟瀟食邑縣,成了裘開物的封地,李秀娥隨嫁而來,大滕國歲供就不再送往大裘王朝。
現如今突然一道旨意要臺酒,足以見得臺酒在大裘京都已負盛名,國王王后都看上了。
從某一方面來說這倒是好事,進一步提高了臺酒的知名度。
李秀娥責承肖德噲安排人員及時送酒,不得有誤。
剛剛送走給大裘王朝的貢酒,其他幾個王國也先后遣人前來訂購臺酒了,且數額都比較大。兩三千瓶是少的,像大通國一次就訂了上萬瓶。
看到這些訂單,肖德噲著了慌,他知道酒廠做不出來,急忙向王后奏報如何回復。
李秀娥聞奏大喜,勸他莫慌,有人購買自然是好事,總比賣不出去要強,分期分批供應就是了。
肖德噲著急的是各王國都要趕在春節前貨到,這是不可能的,只能少量供給。
俗話說水漲船高,李秀娥趁機再次提高臺酒一倍價格,依產量按訂購比例供應,并且資金先預付,貨物自提。
這個決定一出臺,各王國訂單一下子少了一半,唯獨大通國那一萬瓶不見減少。
這引起了李秀娥的關注,據來使反映,前方將士浴血奮戰,打了勝仗必當酒肉犒賞,當地那清淡薄酒如飲水一般,根本就不過癮。有人喝過滕國臺酒,獻給了四王子一瓶,四王子喝過連呼好酒,聽說老國王要將此酒作為貢酒,便也想多訂購一些分與將士,以振士氣。
前段時日斥候曾傳回消息,四王子裘開路親征西夷連勝數場,邊疆國界向西推進六百余里。現在要美酒犒三軍,不論價格,看來是龍顏大悅。
畢竟酒廠產量有限,李秀娥令肖德噲耐心解釋,之后陸續供應,對方使者曉得實情,也只得如此。為能及時提走后續貨物,大通使者派專人留下待貨。
至于那貨物自提,各王國相距大滕國路途遙遠,不可能專派車輛前來拉運臺酒,也只得委托肖德噲安排車輛。
其實這是李秀娥想出的一招應對策略,目的是將風險降至最低,貨物出廠概不負責,那運費自然也要由大滕國賺來。
想到臺酒價值比較大,各國紛紛雇傭了壓鏢人員,這些人也要由鏢局安排。
從這次交易開始,鏢局也能賺些外快,不再單是由財政補貼。
這幾單生意讓李秀娥重新調整了外銷思路,那些比較火爆的商品,以后都要采取這種方法,不僅鏢局車隊都有了營業收入,銷售風險也大大降低。
正因她銷售策略的調整,異地客商為及時取得貨物,不再坐等滕國的銷售車隊,很多人直接來滕提貨了。
商賈人員日益增多,自然會良莠不齊,少不了夾私藏黑的,邊關檢查站的設立提上了日程。
對一般貨物李秀娥倒不太在意,她重點關注的是那幾項列為國家機密的物資,絕不可外泄。
但她也清楚,沒有現代化的檢測手段難免有漏網之魚,最起碼大批量走私可以杜絕。
對于違禁品,一經查獲,嚴肅追責,責令郭振山務必加強管理。
節前的那批臺酒運往各國倒是比較順利,中途都沒有出任何差錯,但是春節之后的第二批貨物遇到了麻煩,而且是大麻煩。
一個是運往大寧國的那一車臺酒遭到了搶劫,好在有十幾名鏢師押運,面對二十幾名劫匪他們毫不畏懼。
在明確告知劫匪這車酒是大寧國王要的貨物,對方卻不以為然,劫匪或許是仗著人多一倍,強行搶貨,雙方發生了沖突。
那十幾個鏢師不但個個身懷武藝,同時也配備了短銃,再者近距離交手打了劫匪個猝不及防,丟掉十幾具尸體倉皇而逃。
貨物是保住了,可是在車隊返回的途中,在同一地點,再一次遇到了劫匪。
趕車人告訴他們車是空車,沒啥可劫的。既然沒有貨物劫匪便要錢財,可這批酒錢已經提前預付了,趕車人身上沒有貨款。
那劫匪豈肯相信,再次強搶,眾鏢師自然是奮力反抗。一場激戰打死打傷對方二十余人,可也有兩名鏢師不幸喪命,數人受傷。
這個事件報上來,李秀娥已經預測到這類事早晚會發生的。斥候調查過,那劫匪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劫匪,依舊是小股軍卒所為。
先安葬了死者,慰問了傷者。這些鏢師都參加了社會保險基金的,根據相關政策進行了大額賠償,足以保障死者家庭后續生活。傷者也得到了一定的補償。
這件事的發生從側面倒是促進了百姓參與投保基金的積極性,畢竟可以為遇到災難之后的家庭留有一份保障。
劫匪的二次出現絕對是一種報復行為,對于這類事情李秀娥是最不希望出現的,必須想法杜絕。
可她應對的策略還未想出來,另一件事情更讓她惱怒。
送往大暢國的那輛臺酒車,在進入寧國200余里之后,同樣遭到了搶劫。
酒被搶走了,趕車人也丟了性命,就連那十幾個鏢師也只逃回來三個人,其余的命喪當場。
據僥幸逃回來的人描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