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天下劉姓是一家(1/2)
長安城之中,有潘閭的探子。
所以呂布和貂蟬的事啊!潘閭聽說了。
接下來要發生什么?也就不難猜了。
潘閭知道,這一切都是王允搞的鬼。
他當然要從中占點便宜了,否則等幾個月之后董卓死了,他再想占便宜就晚了。
潘閭要的也不多,無非求名而已。
他到是想求利了,主要是王允沒有啊!
王允現在是受制于人,他眼下所有的東西都是董卓給的。
也就是名聲,是他自己的。
潘閭就是想沾點光,王允王子師,那絕對是士人中的翹楚。
還是那幫朝廷老臣的主心骨之一,他要說潘閭好,很多人都會說潘閭好的。
潘閭的信送到了,可王允看了一眼,就給撕了。
要說王允也是倔脾氣,你好歹也溫柔一點啊!
這下子,把潘閭給得罪了。
打潘閭的‘臉’?可以。
但你首先得有倚仗。
王允算個什么東西啊?一直仰人鼻息看人臉色的。
怎么用個美人計,就上天了。
董卓現在還沒死呢?
潘閭對強者,一向寬容。
但對弱者,那真是不客氣啊!
王允不是想救幼帝、害董卓嗎?那潘閭偏不讓他得逞。
潘閭想了想,要是董卓多活幾年,對他也沒有什么壞處。
反倒是董卓死了,才會引起諸多變化。
這種變化,對潘閭是好是壞,都不可預計。
與其到時候再見招拆招,還不如就這樣一成不變呢?
他連忙修書一封,送到了李儒之手。
李儒本來就有所察覺,再加上潘閭這封信,更加印證了他心中的想法。
他開始小心求證,畢竟事關董卓和呂布。
王允用的那點花招啊!其實并不高明。
因為有很多,客觀知情人。
司徒府中的丫鬟仆役,都知道呂布和貂蟬兩情相悅。
也許這些在外人看來沒什么?但在李儒看來就有大問題了。
李儒,接觸過貂蟬。
貂蟬明明跟董卓如膠似漆,所以董卓才不舍得放手。
一邊如膠似漆,一邊藕斷絲連。
那么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貂蟬水性楊花,另外一種是貂蟬舍身離間。
不管是哪一種,把貂蟬留在董卓的身邊都不是好事。
當即李儒上報,就說王允用的是美人計。
董卓再昏庸,但他對李儒是非常信任的。
要不然,也不會把所有事都交給李儒去處理。
這樣一來,王允就慘了。
好好的在家里待著,滅頂之災從天而降。
他上午還是朝廷的司徒,下午就變成了階下之囚。
董卓李儒根本就不給他解釋的機會,光憑他有嫌疑,他就該死了。
李儒找到了呂布,把實情相告。
想著緩和,呂布和董卓之間的關系。
呂布只有一個要求,“我要貂蟬。”
呂布對貂蟬,那是真的喜歡。
甚至不在乎,他以前做過的事。
李儒當然要盡力促成了,“奉先放心,我一定會讓你得償所愿的。”
王允身處牢獄之中,他怎么都想不通為什么會這樣?
他自問,已經很小心了。
直到李儒的到來,才幫他解去了疑惑。
這一天下來,李儒的腿都快跑斷了。
所以他不顧身份,坐在了王允的面前。
“司徒大人,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得罪了潘閭?”
“原來是他在害我,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這要問你自己啊!”
王允之所以敢拒絕潘閭,就是因為他覺得,潘閭也想讓董卓死。
所以潘閭無論如何,都不會把真相透漏出去
現在看來,是他想錯了。
“潘閭,他真是鼠目寸光啊!”
李儒:“我到不這么覺得,潘閭應該是有遠見才對。
司徒大人,你覺得天下諸侯,還是漢室之臣嗎?”
“當然。”
“原來你這么天真啊!如果他們還是漢室之臣,為什么不來長安呢?
解救幼帝,名垂青史,豈不快哉,估計也就你這么想吧!
他們是自己想當皇帝。
如果幼帝被你救了下來,他們如何處之啊!
還不如像現在這樣,袖手旁觀。”
“這些個亂臣賊子都該死。”王允的情緒非常激動。
李儒趁熱打鐵,“司徒大人,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這樣你才有可能看著他們去死。”
王允突然冷靜了,“我什么都不會說的?”
王允立于朝堂這么多年,這點機敏的反應還是有的。
“再不說,我就要動刑了。”
“你敢,我可是三公之一。”
王允這話,真的把李儒給說笑了。
連幼帝都是個傀儡,哪來的三公。
“來人動刑。”
自從董卓禍亂朝綱以來,王允一直隱忍。
現在他不能再忍了,因為他已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