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火勢洛陽(1/2)
董卓:“臨陣遷都,豈不是讓人覺得我怕了他們。”
李儒是最了解董卓的人,他知道董卓能這么說,就代表他心里已經(jīng)決定遷都了,現(xiàn)在差得不過是一個臺階而已。
“只要幼帝在手,岳丈就是相國之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何必在乎那些妒忌之言呢?
而且遷都之后,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
那就是造成群雄割據(jù)的局面,這些個諸侯大多都是為了名利而來,又有幾個是忠心耿耿的。
他們得到了洛陽之后,肯定會四散離去的。
到那時我們身居長安,借助幼帝之手,就可以調(diào)動各方諸侯了,豈不快哉。”
董卓本來就有這個心,當(dāng)然一下子就被李儒給說服了。
“文優(yōu),你真是我的子房啊!”
“.....”
當(dāng)晚董卓就帶著李儒,離開了虎牢關(guān),向著洛陽城而去。
董卓把虎牢關(guān),交給了呂布。
呂布得令之后,非常的高調(diào)。
時不時的出關(guān)沖殺,世間有這個膽子的人不多。
因為此時的西涼軍,在井然有序之下,已經(jīng)分批離開了虎牢關(guān)。
后無倚仗冒險行事,這就是呂布。
不得不說,董卓有了呂布,的確是如虎添翼。
董卓回到了洛陽之后,一眾王公大臣就不敢再造次了。
前幾天還嚷嚷的挺歡呢?如今卻都閉嘴了。
董卓持劍帶著兵士了,進(jìn)入了大殿。
小皇帝坐在上面,顯得非常的可憐。
“亂賊臣子,想要攻伐洛陽,本相國決意遷都長安,請陛下應(yīng)允。”
司空張溫跳了起來,“董卓,你這是大逆不道,你怎么敢這么做?”
都到這個份上了,董卓還有什么不敢的。
“來人,把他拖下去放血置酒。”
董卓,當(dāng)著群臣的面,不但把張溫給殺了,把他的鮮血混在了酒水之中,賜予了眾臣。
董卓惡狠狠的看了過去,喝了就罷了,不喝就得死。
董卓,需要的是聽話的大臣。
可不是一群敢反抗他的大臣。
司徒王允,帶頭喝了下去。
曹操還指望他,真是瞎了眼了。
董卓遷都了,他的遷都非常徹底。
從王公大臣,到販夫走卒,他是一個都不打算拉下的。
長安的故都,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
挾裹著就去了長安,臨走之前不但把皇陵給挖了,還把洛陽給燒了。
此時虎牢關(guān),已經(jīng)落在盟軍之手了。
就在今早,呂布帶領(lǐng)著他的并州軍,從虎牢關(guān)撤出。
事發(fā)突然,誰也沒有想到。
可潘閭卻此時意識到,董卓這是要跑啊!
所以他請命自領(lǐng)先鋒,前去洛陽城。
在群雄的眼里,洛陽城也是一塊硬骨頭。
見識過呂布等人的勇武,這些人已經(jīng)不敢撩虎須了。
潘閭愿意接下這個苦差事,他們求之不得呀!
只有孫堅,想與潘閭爭搶。
可誰讓潘閭把袁氏兄弟得罪的太狠了,這個先鋒之位,還是落到了潘閭的頭上。
曹操特來想送,“子羽,我錯怪你了。
我原以為你私心過重,沒想到你如此的忠直。”
“曹大哥,我是有私心我想要榮華富貴享之不盡,但不妨礙我有忠義之心,既已為臣,有些事還是要做的。”
“說得好,你不愧是我曹操的兄弟。
事有可為可不為,此時就該當(dāng)仁不讓。”
潘閭身邊的李林甫自然是不理解的,可他不理解沒有用啊!誰讓潘閭才是主公呢?
他該說得說了,該勸得勸了。
潘閭執(zhí)意而為,他只跟跟在潘閭的身邊見招拆招,與之排憂解難。
可他們進(jìn)入洛陽近郊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洛陽城上空被黑煙籠罩。
洛陽城的這場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
此時潘閭的軍中還有人再說,此地兇險啊!
潘閭只把這些話,當(dāng)做笑話來聽,他知道董卓已經(jīng)走了。
前方不會再有敵人了,“先生,你現(xiàn)在知道我為何要領(lǐng)這先鋒之位了吧!”
“主公,難道有未卜先知之能?”
洛陽城上空的景象,意味著什么?自然瞞不了李林甫了。
只是李林甫不明白,他都想不到的事情,潘閭是怎么想到的。
說起來,潘閭這還真算是未卜先知了。
只是潘閭不能這么跟李林甫說,“先生,你誤會了,這世間哪有未卜先知啊!不過是無稽之談而已。
我之所以敢領(lǐng)這先鋒之位,完全就是因為李儒。
我與李儒很是親近,想必這一點(diǎn)你是知道的,我非常了解李儒,他絕對不會坐以待斃。
虎牢關(guān)已失,董卓再堅守洛陽已經(jīng)完全沒有意義了,只是我還不知道他們能去哪?反正不會當(dāng)甕中之鱉就對了。”
李林甫想了想,“長安只有長安。
除了長安,董卓去任何地方都是自尋死路。”
“這個已經(jīng)不重要了,我們快去洛陽吧!”
洛陽城中的每一片土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