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 鐵甲步卒(1/3)
馮大司馬發(fā)現(xiàn),自己來古代這么多年,在某些地方,仍是不能完全理解古代人的想法,或者說是思維方式。
比如說現(xiàn)在。
馮某人從來沒有想過,作為奠定了司馬晉的基礎(chǔ),同時也是歷史上影響力頗大的司馬懿,會在這種情況下投降。
他也知道,司馬懿不可能會在眼下投降。
但蔣琬這個真正的古代人就不一樣了。
他覺得現(xiàn)在大漢優(yōu)勢很大。
如果司馬懿有降漢之意,那是一點也不意外。
這種想法的區(qū)別,讓置身其中的馮大司馬覺得頗為有意思,甚至讓他忍不住地再次大笑起來:
“蔣公倒是敢想!想那司馬懿,不但是魏國元老,如今手中更是有二十萬精兵,又據(jù)太行天險,坐擁河北之地。若非行至絕路,他怎么可能會投降?”
蔣琬一聽司馬懿不是投降,臉上微有失望之色,不過他很快就調(diào)整過來,也跟著自失一笑道:
“也是,老夫也是一時迷了心竅,有些想當(dāng)然了。”
他又有些疑惑地看向馮大司馬:
“不過雒陽是大漢的舊都,可也算是偽魏的國都,若是司馬懿主動把雒陽讓出來,那與來降又有何兩樣?”
提起這個,馮大司馬臉上亦是斂起笑容,正色道:
“他守不住了,又不想空耗兵力在雒陽,更不想在明知必失的情況下,損兵折將。”
“由此觀之,此人當(dāng)斷則斷,心志狠決,絕非簡單之輩,怎么可能輕易言降?”
當(dāng)下便把司馬懿的“禍水東引”之計細(xì)說了一遍。
蔣琬聽完,不由心生感慨:
“原來如此。”
然后又搖頭:
“此人就算是如明文所言,非簡單之輩,但心性終是太過自私狹隘,就算是能趁一時之勢,恐怕亦不能長久。”
“偽魏以這等人物為輔國大臣,看來也是氣數(shù)已盡。”
說到這里,又笑了一下:
“不過這也算是大漢之福。”
馮大司馬點頭贊同:
“世間之事,小至個人安身立命,大到一國創(chuàng)立基業(yè),最好還是能腳踏實地做事,打好基礎(chǔ),百折不撓奮斗,以創(chuàng)功業(yè)。”
“正所謂根基不穩(wěn),地動山搖。若是投機取巧,就算能一時成事,亦不能長久,即便是以力智拖延時日,一旦反噬,遲早會遺禍子孫。”
“大善!”蔣琬面露出贊賞之色,“大司馬有這等見識,大漢何愁不興?”
“那司馬懿雖說以機巧取得一時之機,欲以一己力智,拖延時日,但在大勢面前,也不過如跳梁小丑罷了。”
對于蔣琬的話,馮大司馬笑了一下。
想起司馬懿原歷史上的表現(xiàn),再看看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可謂讓人感嘆。
但有一點是沒有變的。
那就是他的骨子里世家本性。
無利可圖時棄之如敝履。
有利可圖時毫無底限——有時僅僅是為了一己一家私利。
偏偏就是這些世家,掌握著世間絕大部分社會資源。
若是世間歌舞升平還好,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遇到華夏歷史轉(zhuǎn)折點,乃至存亡危機,你能指望這些家伙站出來,力挽狂瀾?
創(chuàng)造歷史和傳承歷史的,從來都是百姓。
沒有了百姓的支持,再頂尖的人物,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故而但凡明智的上位者,都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司馬懿此人,先棄守關(guān)中,后棄守雒陽,雖皆有不得不棄守的道理,但同樣可以看出,此人恐非是能為偽魏盡忠死戰(zhàn)之輩。”
司馬懿或許現(xiàn)在還算得上是曹魏的忠臣,但這種忠臣,是因為他還有選擇的余地。
蔣琬提醒道:“話雖如此,但亦不得不承認(rèn),此人確實有才智,雒陽之事,明文還是要小心些,以防有詐。”
馮大司馬笑道:
“蔣公但且放心就是。蔣公不說,我倒還忘了,此次過來,我還帶了一物過來。”
“相信蔣公見過之后,想必會對三興漢室,更加有信心。”
“哦?”蔣琬果然被馮大司馬的勾起了興趣,問道,“是何物?”
馮大司馬轉(zhuǎn)向屋外,吩咐道:“來人,把東西呈上來。”
很快有人捧上來一樣?xùn)|西。
蔣琬的目光,很快被此物吸引住。
馮大司馬從侍衛(wèi)手里拿起那件板狀鋼鐵,然后屈起手指,在上面敲了敲。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
再看向蔣琬:
“蔣公可看出這塊精鐵,與往日所見到的精鐵有何不同?”
作為大漢的總管家,蔣琬自是對精鐵這等國家戰(zhàn)略物資了如指掌。
故而他一眼就看出了馮大司馬這塊精鐵的特殊之處:“這般輕?”
馮大司馬微微一笑,把手里的精鐵遞給侍衛(wèi),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
侍衛(wèi)會意,把精鐵綁到自己的胸腹上。
馮大司馬“鏘”地一聲,拔出自己隨身佩戴的兵器。
舉刀,屈指輕輕地敲了敲刀身。
斬馬刀發(fā)出輕微的顫音,猶如龍吟。
“千煉斬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