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1章 糧食問題(1/3)
提起南中和花鬘,馮永又突然想起一事。
當下便把魏容喊過來:
“南中那邊要建新學堂,明年畢業的學生,實習地點就是南中學堂,回來后可以優先通過涼州考課。”
魏容聽了,微微一愣:
“卻不知弟子要與誰接洽此事?”
“花娘子,你知道吧?”
此話一出,魏容還沒說話,一旁的李遺就已經露出意味深長的神情。
“文軒,此事恐怕也要麻煩你,你在南中那邊有根基,還請你寫封信去南中,讓那邊的大族配合一下。”
南中李家和爨家,既同是豪族,又是姻親。
現在的興古郡太守爨習,是李恢的姑父。
有他們的配合,這個事情要輕松很多。
“小弟省得。”
建興十一年二月,大漢的尚書臺給丞相府遞交了一份政令:
鑒于大漢與吳國之間的物資往來越發頻繁,建議在永安建立易市,專門管理與吳國的互市。
丞相府很快回了一個字:準。
開春后,官府的主要工作就是春耕。
春耕過后,馬上又要準備收羊毛。
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
不管是種地也好,工坊也罷,一年里最重要的時候,都是在春日。
相比于這兩項工作,永安易市的建立,就顯得比較低調。
不過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畢竟大漢不可能滿世界地宣揚,永安易市是為了搞垮荊州的糧食產出。
而且永安易市主要針對的目標是大宗物資和暴利物資。
這些都與普通老百姓沒多大關系。
就算是與普通老百姓關系最密切的糧價,這些年來朝廷也一直有一個保護價。
大伙根本就不用擔心像前些年那樣,會被世家操縱糧價,低賣高買。
再加上曲轅犁,還有官府出借的耕牛,小地主和自耕農只要知足常樂,日子過得還是比較滋潤的。
相比于永安易市在大漢境內波瀾不驚,卻是在吳國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吳郡四姓之一的張家,派了張溫的弟弟張白,來到荊州。
不來不行。
因為有傳言說,今年粗糖可能又要漲價了。
而張家,現在則是東吳最大的紅糖代理商。
當然,這是一個比較委婉的說法。
不大委婉的說法呢,就是吳國大買辦家族。
這也不能怨張家。
除了蜀國給的錢太多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
誰叫當年的暨艷事件中,孫權對張家下了那么大的狠手呢?
我也想忠心啊,可是孫大帝不允許啊!
張家的人,在吳國官是當不成了。
所以只好賣點紅糖,當個富家翁什么的。
張白剛一到荊州,就馬上有人找上門來了。
“張郎君,當真是漲價了?”
這年頭,有資格在荊州種甘蔗的,拿到紅糖份額的,不是駐守荊州的軍中將領,就是荊州的大世家。
次一點的豪族都沒有資格。
最典型的代表,自然就是諸葛家、蒯家,還有一個蔡家。
現在的諸葛瑾,官封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冊封宛陵侯,乃是吳國最頂級的權貴之一。
蒯家和蔡家就是荊州世家最典型的代表。
曹操下江南,吞荊州,蒯家的代表人物蒯越、蒯良,蔡家的蔡瑁等人投靠了曹氏。
誰知赤壁一戰,風云變幻。
劉備拿下了荊州南邊四郡,又向吳國借了南郡。
蒯家和蔡家的代表人物跟著曹操去了北方當官。
兩家又都是南郡望族,所以大部分族人,仍是留在了南郡。
偏偏因為有了諸葛亮的關系,南郡的蒯家并沒有因為投靠曹操而遭到打擊。
然后吳國偷襲荊州,又因為諸葛瑾的關系,荊州蒯家依舊風生水起。
這就是為什么世家喜歡分頭下注的原因。
不管這天下是哪一家贏了,都不虧。
前來詢問張白的人,正是諸葛瑾的姻親家族蒯氏。
“吾此次前來,就是為了此事。”
作為吳國紅糖最大代理商,粗糖漲價這種事情,張家自然是吳國第一個知道的。
蒯氏來人一聽這話,立刻喜上眉梢。
粗糖漲價,賣了粗糖,還能有紅糖的份額。
這一出一進,都有紅利,簡直是爽死。
“這蜀人倒也是舍得出錢,這兩年粗糖一直都在漲。”
“拿下了涼州嘛,可以理解。”張白臉色淡然,似乎早就知道了原因,“畢竟涼州那邊可是直通西域呢。”
誰不知道走涼州去西域,就是一條黃金大道?
要不然為什么前漢和后漢兩朝,即使是隔了大片的流沙,也要想盡辦法控制西域?
若是紅糖這等東西,真要能賣到西域,那不知會讓多少人瘋狂。
蒯氏來人想到這一點,竟是不禁有些眼紅起來。
張白僅僅是看了對方一眼,就已經看懂了對方心里在想什么。
這樣的神情,這些年來,他看得太多太多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