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二章 十大集團軍(1/2)
,最快更新辛亥大軍閥 !
在位于克查赫北部約十五公里外的格萊芬堡,這個在整個歐洲當中依舊名聲不顯,哪怕是奧地利的普通人都很少聽過的小鎮卻是成為了中國陸軍第三師的師部駐地。從格萊芬堡的地理環境和交通環境來說,這個小地方是不適合大規模駐扎重裝機械化部隊的,但是很多時候軍隊的部隊并不是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的,而是根據潛在敵人的兵力部隊做出必要調整的。
由于奧地利的國土狹長,而其西部阻隔意大利和德國相連的領土當中,其南北相距最短處不過五六十公里而已,也就是說如果美軍死了心要從奧地利向德國本土發起進攻,直線距離不過數十公里而已,中間雖然有一條阿爾卑斯山脈隔著,但是部隊繞行后總能夠爬過去的,而,其中一條路是沿著奧地利和意大利北部之間的鐵路網,從意大利北部出發,沿著鐵路經過因斯布呂克后繼續沿著鐵路往前直抵德國本土的米滕瓦爾德,之后繼續北上的話就是直抵慕尼黑了。
而另外一條北上通道,則是從意大利西北++部出發,然后經過意大利和南斯拉夫交接附近的塔爾維西奧,沿著另外一條意大利和奧地利之間的鐵路線北上,通過奧地利境內的菲拉赫后直接橫掃北方,如果沿著鐵路線繼續北上,最后抵達的目的地同樣會使慕尼黑,而如果不沿著鐵路線進攻,那么美軍完全可以向東北方向發起進攻,然后進入奧地利東部國土,繼續北方進入德國中部本土以及捷克方向。
而從這些地形和交通情況來看,那么在奧地利西部就有兩個城市具備了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一個是因斯布魯克,一個則是菲拉赫。
這兩個城市乃是奧地利西部地區里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不但是美軍突進奧地利進攻德國的必經地方,同時也是中國陸軍向奧地利西部地區駐軍提供后勤補給的重要通道。
因此中國第九集團軍在奧地利地區的兵力部署也基本上是圍繞這兩個城市來進行的,西部的因斯布魯克因為地形實在不適合重裝機械化部隊作戰,所以在那里部署的主要是山地不會以及摩托化步兵師為主。而往東部方向一些的菲拉赫則是地形相對好一些,這個城市和南斯拉夫西北部的盧布爾雅那是第九集團軍的主要兵力部署城市,其中第九集團軍的絕對主力第十二裝甲軍就是圍繞著菲拉赫進行部署的。
第九集團軍之所以把主力第十二裝甲軍部署在意大利東北部和奧地利以及南斯拉夫交接處,那是因為第九集團軍目前的潛在戰略敵人就是美軍,而要打美軍從哪里進攻呢,答案那就是直接從盧布爾雅那直接揮軍西進,同時在北方的菲拉赫揮軍南下,這一塊區域的平坦地形足以讓第九集團軍的重型機械化部隊發揮出所有戰斗力來,為了能夠最短時間內擊潰美軍,戰略包圍美軍部署在意大利西北部地區的部隊,所以第九集團軍除了在盧布爾雅那為核心的地區部署了第十七裝甲軍、第二十四軍外,還在西部的菲拉赫部署了絕對主力第十二裝甲軍。到時候如果真的開戰那就是第十七裝甲軍和第二十四軍正面進攻,而第十二裝甲軍則是快速南下,直插美軍后方。
由此可見,菲拉赫在中美雙方的戰略對持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圍繞著菲拉赫,中美雙方又是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戰略部署,第十二裝甲軍除了在菲拉赫直接部署了第十六裝甲師外,更是在把戰線一直向西延伸,陸續部署了第103師以及第3師,而第三師位于第十二裝甲軍序列當中的最西部位置。
縱觀第九集團軍在意大利邊境的部署,蔓延數百里區域里,從西往東部署有第二十五山地師、第一三四步兵師、第三師、第一零三師、第十六裝甲師、第二師、第六十四師、第五裝甲師、第七十八師、第七十九師、第八十一師。以上共有六個重裝機械化師,四個摩托化步兵師,一個山地師,以及作為輔助獨立部隊的五個炮兵旅、五個防空營以及四個獨立坦克營。
其中的第三師則是被部署在格萊芬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美軍在前期搶占了克查赫,并在克查赫后頭部署了一整個美國陸軍第九師的緣故,為了防止戰爭爆發后美軍利用這個橋頭堡并向北進攻,所以相對的中國陸軍也是在這一區域部署了重兵,而這個重兵就是第三師了。
不過這都是以前的情況了,自從數天前陳敬云決定給美國人一個深刻的教訓,逼迫他們做到德國問題的談判桌后,這種情況就是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因為來自陳敬云的話是讓第九軍集團軍和美軍小規模的打一場。
當第九集團軍的杜巖鵬上將接到了來自陳敬云命令后,也是苦惱了好幾天,因為陳敬云說讓他打,但是有說讓他小打,一方面是要狠狠的扇美國人一嘴巴子,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同時控制事態,不能進一步擴大戰斗規模,免的引起兩國的全面戰爭,這個時候,選擇沖突的地點就非常重要了,美軍位于意大利東北部的幾個重要城市都是不能打的,那里可都是美軍在意大利東北部地區的戰略支撐點,這一打就等于直接引發了整個第九集團軍和美軍駐扎意大利的第5集團軍的大規模戰爭了,而兩國的兩大集團軍都打起來的話,那也就和全面戰爭沒什么區別了。
為了選擇在那里進行一場小規模的軍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