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香港回歸(1/3)
,最快更新辛亥大軍閥 !
()“該死的,當初怎么就賣了這么多的火箭筒給他們,這不是抗自己人嘛!”坦克車長的埋怨聽在旁邊的步兵中尉耳中,也是深以為同。
火箭筒這玩意在中國陸軍不是什么新鮮事務了,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經有了,之所以出現的這么早,自然離不開陳敬云的干預,哪怕陳敬云前世里并不是什么軍迷,對武器裝備也不算了解,但是大名鼎鼎的RPG也是知道的,不說別的單是那些影視劇里頭尤其是反恐題材的戰爭片,最經常聽見美軍大兵喊的一句話就是:“RPG!”然后那些恐怖分子的火箭彈就打過來了。
而這也讓陳敬云生出了研發火箭彈的心思,他自個不是什么武器專家,自然是不知道火箭筒該怎么設計,但是偌大一個中國呢,軍工設計類的人才多的是,也用不著陳敬云來費心,所以和以往的時候一樣,只提出了概念以及要求,具體設計就是那些技術人員的事情了。
火箭筒這種武器的概念甚至具體設計都不是什么新鮮\ 事務了,人家美國在一戰末期就試驗過了,不過一戰結束后也就和各國一樣,大量的新式武器研發都被停止了下來,美國人的火箭筒研發自然也就中途結束。
中國的火箭筒研發還是二十年代后期陳敬云想起來有這種武器后吩咐裝備部進行研發才開始的,并在1932年就研發了出來初始的樣品,不過shè程以及威力都不足,根本無法有效的進行反坦克作戰,所以也沒大規模裝備,只是說弄出了少量成品進行各種實驗進行技術積累,以供技術人員繼續改進火箭筒。
經過了多年后,也就是1936年的時候,經過多次改進的火箭筒才被正式定型,并進入軍方服役。
根據中國陸軍對武器一款以來的命名方式,這款火箭筒被定xìng為1936年式火箭筒,簡稱為三六式火箭筒,三六式火箭筒口徑為六十毫米,重量六點二公斤,長度一點四三米,最大shè程三百五十米,不過經過多次試驗,火箭筒別說在最大shè程外發shè了,就連超過兩百米發shè那命中率以及穿甲xìng能都會變的很悲劇,往往實戰中,火箭筒的發shè距離是在百米以內,甚至更近的五十米左右,在百米發shè的話,能夠穿透八十毫米的垂直裝甲。
三六式火箭筒設計的很簡單,基本上就是一根無縫鋼管然后加裝簡易的瞄準器,技術簡單,造價便宜,適合大規模量產,其發shè的60毫米火箭彈的威力在三十年代中期而言相當不錯,在近距離足以穿透當時各國大多數現役坦克的裝甲,而面對蘇軍的大量薄皮BT系列以及T26系列更是殺傷力十足。
蘇軍的坦克多是出了名的,盡管在三十年代甚至1941年前蘇軍的坦克xìng能都不咋地,但是架不住它多啊,要知道中國在三十年代后期,也就是德國進攻波蘭之前,全部新舊坦克數量加起來都不到五千輛,到1941年的今天也才八千多而已,連蘇俄的一般坦克數量都不到。
盡管中國陸軍的坦克xìng能先進,對付蘇俄的坦克部隊沒有什么問題,但實戰中,往往很難發生坦克部隊之間的大規模交戰,坦克大多數時候都是和步兵進行戰斗,也就是說,中國的普通步兵遇到蘇軍坦克進攻的幾率是非常大,因此加強步兵反坦克力量就非常重要了。
在中國的普通步兵師中,反坦克火力以牽引式反坦克炮為主,師屬反坦克兵力是五十七毫米以及七十五毫米的牽引反坦克炮,而步兵團中的反坦克兵力則是三十七毫米的牽引反坦克炮,數量也不算少,戰時還會下放到營級部隊中加強反坦克火力。
如果說在二十年代以及三十年代里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都還足以勝任大部分坦克任務的話,但是到了四十年代,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的火力就不夠了,實際上不但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穿甲xìng能滿足不了需求,就連五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也是無法滿足現在的作戰需求了。
這點可以從各國坦克的主炮口徑發展就可以看的出來,中國的中型坦克從T9開始就已經是七十五毫米口徑了,而最新的T15更是空前的105毫米口徑,為什么增加口徑還不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打擊能力,其他國家大多也如此,只不過沒有中國陸軍那么追求極限,一下子就過渡到了105毫米,其他國家現在的還是75\76.2毫米的坦克炮為主。
坦克炮增加口徑并不是沒有理由的,那就是各國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口徑小了根本打不穿,而作為步兵反坦克力量的牽引反坦克炮的口徑太小了自然也是不行,所以中國陸軍才會在三十年代發展了七十五毫米的牽引反坦克炮,甚至為了增加這些反坦克炮的火力,還奢侈的給他們配屬了鎢芯穿甲彈,這種行為在其他各國看來看來絕對是屬于敗家子的行為,鎢合金啊,那玩意可貴的很。
而事實上,全球那么多國家里頭,也就只有中國才能廣泛使用鎢合金來制造反坦克穿甲彈了,因為中國獨占了全球90%以上的鎢礦產量。
配屬了以上三種不同口徑反坦克炮的中國步兵師里頭,反坦克火力也不算弱了,但是受限于牽引反坦克炮的造價以及重量問題,最多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