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安置方案(1/2)
第六十八章安置方案
巡撫衙門之中,徐渭說道;“我大體看過來,有五萬多青壯,都留在玉林。并沿著玉林到殺胡口一路安置。只要讓他們安頓幾年,撥款修新邊墻。玉林一帶,也算是邊墻之內的。而今只能等了?!?
“最大的難題,就是老弱了。老弱還是不同的,幾乎沒有女人。只有一些不能生育的老人。老人大概有一萬多人,身體條件很差,老病纏身。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需要安置。但是剩下孩子更多,最小的五歲,最大的十三歲。再大一些,就會被當作成人用了。數量巨大,有五萬之多。我估計韃子那里的應該沒有漢人小孩子了?!?
這也是工業革命前人口結構的特殊性。
那就是小孩子特別多,甚至在一些工業革命人口統計之中。小孩子的數量占據了全部人類數量的一半。也也反應出來小孩子堪稱恐怖的夭折率。
楊繼盛說道:“周大人。以我之間,在大同重建養濟院。將太小的孩子都收納到養濟院之中。允許百姓收養-孩子。但是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銀子?!?
徐渭說道:“這也是不是辦法的辦法。這個負擔太大了一點。我給諸位的建議是,如果迫不得已,這個辦法可以用來兜底?!?
“我到有一個辦法?!崩钊迕约旱暮诱f道:“其實皇家一直有收養戰死將士子嗣的傳統。當然了,這都是好些年前的事情了。太祖成祖之遺風。而今規模大不如前。但是也是有一些的。數量不多。我們可以上奏朝廷,將年紀比較大的孩子,送入宮中,將來可以侍衛宮廷。也算是有一個前程。”
大明朱家這個傳統。其實還是朱元璋開始的。
朱元璋有養義子的習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朱元璋宗族單薄,身邊信任的人比較少。他就選了一批孤兒養在身邊,作為內外耳目。
后世留名的也只有沐英。但其實并不僅僅有沐英。有名有姓的有十幾個之多。沒有名姓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只是他們大多都死在開國戰事之中了。死在與陳友諒與張士誠的大戰之中。還有一些與朱文正似乎有牽連。也消失在大明的政治版圖之中了,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過這樣的人。
而在此之后,成祖也有這個作法。很多戰死沙場的將領之后,養在宮中。
只是后來皇帝的做法就淡了。原本非常有人情味的事情,就變成了祖制。而且也不打大仗的話,哪里有那么多將領遺孤。
不過,不做歸不做。但是制度還在那里。
也就是豐城侯府出身勛貴,熟悉掌故。尋常文官大體都不記得大明還有這個制度。
周夢臣也不清楚,問道:“此事行得通?這些孩子的父輩也不是戰死將士?”
李儒沉吟片刻說道:“應該可以。我接到條目上寫的是,沒于王事,沒于國難。這些百姓為韃子所虜,死在漠北。也算是國難吧。”
周夢臣也明白,其實李儒還有一些沒有說的話。
這樣做能給嘉靖帶來一些好名聲。
大明宮廷一年消耗,最少一二百萬兩銀子之多,比得上一個大同鎮了。這還是僅僅是常規開銷。并沒有算嘉靖自己的愛好帶來的財政負擔。不管是之前作法事,而今是大規模實驗。
甚至可以說,大明財政崩潰原因之一,甚至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嘉靖花錢從來是沒數的。而嚴嵩更希望嘉靖花錢沒數,不如此嚴嵩怎么從里面撈錢啊?
宮中多養一些人,乃至于數千人。周夢很并不為嘉靖錢袋子擔心。
這也能給這些孩子帶來一個好前程。的確而今不是開國之時了,這些養在宮中的孤兒,與開國時期養在宮中是兩個樣子,開國時期養在宮中,那可是真在馬皇后膝下。而這個時候的孤兒,所謂的養在宮中,無非是在宮中找一塊地方養起來而已。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將來很可能成為鑾儀衛,也就是皇帝儀仗隊中的一員。這個職位在官員看來,無非是一個人樣子。但是對于這些孩子來說,與他們原來的人生,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隨即周夢臣又與其他人探討了幾個方案。但是最后不得不在大同城外,修建了一個超規格的養濟院,將這些老人與孩子先養起來。
其實就周夢臣的本意來說,是想派出大同書院的學子當老師,將養濟院變一座學校,氣學要從娃娃抓起。奈何沒錢。
讀書是一件很費錢的是事情。
這一件事確定下來之后。徐渭說道:“還有三十萬頭羊,該怎么處置?”
這個議題就簡單了。不管是發賣給晉商。還是發給軍中,還是直接送到北京發賣,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只是周夢臣卻若有所思,說道:“這個問題,先等一等。有一件事物我要確定一下。”
散會。周夢臣就來到了大同書院。直接來到最里面的院落之中。見了王素立即問道:“你的罐頭實驗,好了沒有?”
王素說道:“請師祖放心,我已經查過來,以之前的方法,最少能保存四個月到五個月。”
周夢臣心中一動,暗道;“四個月到五個月?已經夠了?!?
周夢臣說道:“五個月前的罐頭還有嗎?”
王素立即從一邊的架子上拿出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