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6章 孤!于兒郎們共戰!!!(2/3)
出現在十年后,在場眾人一定會點點頭,對劉盈的話抱以全然的信任。
若是出現在幾百年前,周王朝尚處于鼎盛時期的時候,眾人也必然會沉沉點頭,表示自己能接受這個結論。
但對于現在,云聚于庸城之內的漢軍將士而言,‘和平’二字,是那么的陌生,又那么的讓人無所適從······
‘和平’二字上一次出現在神州中原,是什么時候?
眾人不知道,也不清楚。
但眾人知道的是:打自眾人自己,乃至于父輩、祖父時起,這天下,就早就沒有‘和平’二字可言了。
此時在場的眾人,幾乎都是年齡在二十至三十歲之間,出身關中自耕農階級的良家子弟。
這一代人的記憶,基本都是從秦統一天下時的高光時刻開始,并以始皇帝時期,壓在整個天下所有百姓肩上的繁雜勞役,以及二世、楚漢時期的兵荒馬亂作為內容所組成;
至于眾人的父輩,則基本都是秦滅六國,一統寰宇的中堅力量;
再往上,到這一代人的祖父輩,則或是心心念念‘斬首升爵’的秦卒,或是目睹過蘄年宮之變①的關中民戶;
更早一代,便基本都是參與過秦趙長平一戰,最終又隨著大軍敗退回函谷以西的老秦卒。
從自己開始往上數四代,代代都是主業務農+副業打仗,這也使得在場的關中青年們,根本不明白何謂‘和平’。
但很快,眾人心中對‘和平’的迷惘,便在劉盈平緩,而又極具蠱惑力的語調下,在眾人面前緩緩展開······
“自漢室立,孤皇父便屢言教于孤,曰:吾漢得立,今只遺內憂、外患各一!”
“何也?”
“——外患曰:北蠻匈奴!”
“——內憂曰:關東諸侯?。?!”
借著氛圍,不著痕跡的將‘異姓’二字忽略,劉盈的面容之上,只更帶上了一抹激昂。
“匈奴者,皆率獸食人之蠻夷,善騎而游掠于北墻,以苦北地之民!”
“諸侯者,則多于社稷有功而得裂土為王,又不足于己身之貴,而興不義之師,以亂天下者?。?!”
“于匈奴殘虐北地之民,孤皇父可謂盛怒于心,為使北地之民勿為北蠻所欺,自漢立至今,吾漢家置于北墻之戰卒,可謂連年高漲!”
“至今,獨燕、代二國,北地、隴右二郡,吾漢家之戍卒,便已不下三十萬之巨?。。 ?
“孤皇父更屢屢出言,阻少府‘筑建長安’之諫,以省得錢糧,使北墻足用······”
聽劉盈說起漢室在北方長城一帶的部署,在場眾人只不由自主的緩緩點了點頭。
——早自漢室尚未鼎立,漢卒都還沒踏出函谷關、踏上關東大地之時,當今劉邦就曾道下金口玉言:士不教,不得征!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經受過軍事訓練隊士兵,絕對不可以上戰場!
也正是從那時起,關中的青少年,便都無一例外得到了長安朝堂的‘照顧’。
——凡是關中戶口的男子,從十四歲那年冬天起,就要參加每年一次、為期一個半到兩個月的軍事訓練!
到十七歲時,完成三次以上‘冬訓’的關中青年們,就會被錄入漢室軍隊的預備役。
在十七歲到二十歲之間,這些經受過初步軍事訓練的關中青年,就將迎來自己為期一年的民兵役期,在地方郡縣充當武卒。
過了二十歲之后,還有為期兩年的義務兵役期,在等待這些關中青年。
其中一年,是于北墻戍邊,另一年,則是在長安周圍拱衛皇都。
經過這一套‘冬訓’‘民兵’‘義務兵’的流程,一個出生于關中自耕農階級的‘良家子’,才算是滿足了‘先教而后征’的要求,具備了隨時成為漢室常備軍隊一員,以及隨時應召加入平叛、征討大軍的能力和資格。
這就使得如今漢室的青年,起碼出身于關中、年齡在二十歲以上,又有資格應召入伍的青年兵卒,都對漢室北墻的情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漢室在長城一帶,真的布下了幾十萬大軍的守備力量?
這個問題的答案,眾人并不很能確定。
但眾人知道的是:自打自己記事起,身旁的同齡人,以及稍長幾歲的兄長、叔伯們,幾乎都曾無一例外的在長城的某塊區域,履行了為期一年的衛戍義務。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漢室部署在長城一線的守備力量,就算沒有劉盈口中‘三十萬之巨’那么夸張,也基本相差無多。
至于劉盈口中,‘當今天子為了不讓北方的邊防戰士餓肚子,至今都攔著少府不讓建長安城’的事,眾人更可謂是‘知之甚詳’。
——長安城久不起建的原因,在關中早就說開了花!
而在那數十上百種‘傳說’里,最讓在場眾人信服的,無疑就是劉盈口中的說法。
但很顯然,劉盈的重點,并不在吹噓自己的老爹為了戒備匈奴人,做了多么稍待百姓的事之上。
“及關東諸侯······”
“呵······”
適時的將話頭再次撿起,就見劉盈又譏笑著一搖頭。
“自漢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