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匯報(二)(1/2)
“很好。”陳浮生點點頭,“這件事以后也不妨堅持下去。對了,你剛才說到那些權貴之家,不妨給我好好介紹一下咱們蜀地有哪些勢力組成。”
“是。”陳安止住話頭,稍微轉變一下方向,開口介紹:“當年戰亂,不少人遷入了咱們蜀中,再加上咱們這里百年來沒有遭遇饑荒,文脈昌盛,猶勝中原以及江浙之地。雖然有不少士子不喜功名百年來還是出過不少大官,這些人的家里只是顯赫一時,有的卻真正綿延下來,甚至日益興旺,其中就有文、蘇、黃、宋這最為出名的幾家,他們連同像咱們陳家這些富商基本上可以覆蓋整個蜀地。”
“蘇家我聽說過,就是那個出過父子三進士的三蘇之家,那個文家,我來的時候聽說他們家好像有個狀元郎文洞明要辭官去錦江書院教書。”陳浮生開口問道。
“沒錯,雖然外面還不確定,但是在那些稍有勢力的家族里面卻都已經傳遍了。這也是我接下來想要跟您說的。畢竟無論是文家、文狀元本人還是錦江書院都不簡單。”陳安點點頭,表示這個消息真實無誤。
“文家始自文翁在蜀地已經綿延近千年了,蜀人年年祭祀不絕,堪稱根基最為穩固。錦江書院乃是蜀地最為出名的一家書院,咱們蜀中士子許多不出仕,專心治學,書院自然就成了他們的大本營,而他們身后多少都和大家族有所關系,書院在蜀中的地位自然而然地就崇高起來。至于文洞明,”陳安搖搖頭又點點頭,嘆息一聲才終于開口:“他乃是不世出的天才,又是文家這種出身。據說他三歲正式識字,七歲寫詩,九歲能文,十三歲就成為了秀才,十七歲中了解元,然后出外游歷七年,一連中了
會元、狀元,做了十二年官之后,就決定返回家鄉,潛心研究學問。大家都說如果不是因為游歷的關系,他一定能成為本朝最為年輕的狀元,而他做官也只是為了更好地研究學問。所以你聽說他要執教錦江書院,整個蜀地乃至其他各地不知有多少人打算將自家的孩子送過去。”
說到這里,陳安眼睛瞪大,有些明白過來:“難道少爺,你也打算拜他為師?”
“不錯,我這次回來,就打算一鼓作氣,參加明年的科舉。”陳浮生直言不諱。
“可是,少爺你從小離家習武,只怕沒有多少時間學習這些東西吧?”陳安有些不解。
“放心吧,別忘了我也是從小開始讀書的,在師父那里也看了不少書籍,自認文章經義了熟于心,只不過對于這種考試的文風不太熟悉罷了,既然文大人乃是三年一度的狀元,如果能夠拜入他的門下,得到些指點,自然是事半功倍。不過我還需要你出去搜集些科舉的名家范文以及文大人所有寫過的東西,我要好好研究一番。”陳浮生擺擺手,表示無須擔心。
看到自家少爺這么自信,陳安也平添了幾分信心,如果陳浮生能夠拜入文洞明門下,科舉成功自然而然能夠將外面的風言風語消弭于無形之中。
這遠比做一兩筆生意要來的重要。
興沖沖地轉身就要告辭,陳安又回過頭來向陳浮生說道:“少爺,丫鬟之中,那個秋月是我這幾年收的義女,遠比別人可靠,你這幾日如果有事不方便顯露,可以通過她告訴我。”
微愣一下,陳浮生點頭表示已經知道,目送陳安告辭出去。
陳安走了,書樓之中重新安靜下來,陳浮生從榻下起身,走到書架前面,既然決定了要參加科舉,總是要精研一番儒家的經義。
在過去的八年間,他雖然也研究過這些,卻是從魔門修行的角度來看,難免有些離經叛道。他打算利用這些時間重新將這些梳理整合到科舉的路線上來。
清風習習,窗外便是一片盎然春意,實在是做學問的不二地點。
本就有著不凡的理解配合過目不忘的記性,基本上一本書,用不過半盞茶的功夫就了熟于心。
每看兩三本書,陳浮生便起身活躍一番筋骨,既然大自在天子法不方便練習,他便將精力放在了武學之上,畢竟雖然到了深處,武學遠遠比不上修行之道,但是在初期,武學殺伐護身的能力還要勝過一些不注重神通只修道行的法門。
凌波步是必然要練的,除此之外,陳浮生主要練習的就是一些擒拿的散手,以及一套驚鴻指,這套指法飄逸瀟灑,卻威力卻不容小覷,更關鍵的是出手隨心所欲。
只可惜,還缺少一把劍,陳浮生看看空空如也的腰間,據說道門子弟最擅長的就是飛劍,而大自在天子法中也有著相應的精妙劍法,歷史上佩劍的書生倒也不少,只不過他之前的那把短劍乃是天欲尊者所賜,不適合拿出來,他還需要尋覓一把能夠光明正大使用的劍。
轉眼就到了正午,用過侍女送上來的午餐,陳浮生就在這書樓的床榻上休息起來,這也是之前那個“少爺”的習慣。
躺在床上,將頭枕在雙手之上,什么也不去想心境自在悠然,陳浮生能夠感覺每時每刻自己的境界都在輕微的提升。
“看來魔門弟子行為心性和功法相互契合,進展果然快速,我在天欲老師那里有著他的指點,進步卻反而比不上這里。看來這個任務還是選對了,否則在魔門之中,無論是讓我廝殺還是勾心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