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衛星國(2/3)
茨澤克在柏林或馬肯森在羅馬也都不愿意或不可能坦率地回答意大利人的詢問。
在5月22日簽訂鋼鐵公約和8月21日宣布俄德協定即將簽字之間這一段時期內的意德關系,已在本書前面部分作了較詳細的描述;這里只需要回顧一下在1939年初夏,墨索里尼和齊亞諾仍以為德國人在簽署鋼鐵公約時已經作過保證,即最早也要到1943年才動一場全面戰爭。可是,他們對這一點仍舊不放心,在這時期中曾經兩次不厭其煩地用書面詳細列舉主張延緩戰爭的論點:第一次是在5月3o日的卡瓦萊羅備忘錄中,第二次是在7月24日給駐柏林意大利大使館的馬吉斯特拉蒂的一份備忘錄中。在卡瓦萊羅備忘錄于6月3日送交里賓特洛甫后,曾商談過由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勃倫納會晤一次來討論意大利的意見(對此,希特勒自己承認多少是同意的)。墨索里尼完全不急于想同希特勒再舉行一次兩人單獨的會談;但到7月后期,當波蘭局勢明顯地接近危機時,他也就同意了在8月4日同希特勒會商??墒牵@時希特勒又改變了他的主意,他不再打算在近期內會見墨索里尼。勃倫納的會談因此暫緩舉行;改為由齊亞諾于8月11日在薩爾茨堡會見里賓特洛甫,并于12日和13日在貝希特斯加登會見希特勒。齊亞諾現他主張推遲戰爭的論點沒有給他的東道主們留下什么印象,他們顯然深信對波蘭的進攻決不會引起一場全面戰爭。里賓特洛甫在8月11日仍然沒有透露關于德國計劃的任何明確消息;但是希特勒比較更愿意提供些消息,他明確地告訴齊亞諾說,他幾乎想立即進攻波蘭,并在1o月中旬完全擊潰它。
齊亞諾在對德國人極為惱火的心情中回到了羅馬,他極力勸墨索里尼明白表示,意大利將不參預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決定要動的戰爭;而且意大列入也不同意德國人的意見,認為這場戰爭不可能局限于一個地區。墨索里尼同齊亞諾一樣,對于他們受到的德國人的傲慢對待感到憤怒;但是他也在下列兩者之間躊躇不決:承認意大利還沒有準備好打一場大戰爭的事實,而勉強對希特勒失約,和他不愿意從德國的勝利中失去得到好處的機會。當8月21日里賓特洛甫在電話中通知齊亞諾,他即將去莫斯科簽署一項互不侵犯公約時,情況仍舊是這樣。意大利為了置身于戰爭之外而采取的最后辦法,即提出一份德國也許不可能給予滿足的、但迫切需要的戰爭物資清單,以及墨索里尼和齊亞諾的努力設法安排一次會議來討論和平解決各項問題的辦法:所有這些將在以后的一章中予以敘述。最后,可以注意到的是,德國人和意大利人在這階段仍然十分關心于如何使軸心國團結一致的外表保持下去。
由于在8月23日同俄國簽訂了一項公約,德國不僅打破了那個它相信西方國家正在它四周試圖加以縮緊的包圍圈,而且朝孤立波蘭的方向也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在夏季的幾個月里,德國一方面重申它早先所作的諾言——尊重西歐國家的中立,另一方面則繼續進行談判,想通過同北方國家簽訂互不侵犯公約或同東南歐國家簽訂經濟協定之類的辦法,來確保在東歐有一個“善意的”中立局面。除了要被孤立的德國犧牲品和它的新朋友之外,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所有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特性:它們在軍事上都非常虛弱。它們之中大多數國家擁有德國極其需要的原料,并且它們在不同程度上都既害怕俄國又害怕德國。
雖然存在著地區性的聯盟——例如,在波羅的海各國之間和巴爾干協約各成員國之間——但是在這些國家中并沒有真正的結合力,有如在奧斯6公約各國之間所能找到的那樣。它們的主要交通線大多數是直通德國的,這表明了它們的出口所采取的路線。所有這些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都從邊界的改變中得到了好處或受到了損失,因此也可以分成“滿意的”或“不滿意的”兩類國家。這些就是它們僅有的相似之處。
芬蘭和波羅的海國家
德國的外交密切注視著在6、7月間生的劇烈爭論,即俄國堅決主張應由蘇聯和西方國家共同給予芬蘭和波羅的海國家以保證。6月3o日,魏茨澤克指示駐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芬蘭的德國公使,如果英俄兩國對這些國家的聯合保證一旦宣布,德國希望各有關政府重申它們的中立立場,并拒絕接受這種保證。6月底,德國總參謀長哈爾德將軍去愛沙尼亞和芬蘭作禮節性訪問,但是芬蘭和波羅的海各國政府自己對俄國的建議所作出的自而又強烈的反應,使得柏林的任何壓力都成為不必要了。
從7月底宣布俄德經濟談判恢復時起,波羅的海各國越來越感到不安。德國駐赫爾辛基公使布呂歇爾于7月26日報告說,芬蘭外長埃爾克科曾經提到謠傳德國打算同意將波羅的海各國劃入俄國的利益范圍;不過,他已經答復說,德俄談判只限于經濟問題。
到了7月底,德國向俄國保證,它愿意調整它對波羅的海各國的態度,這樣就可以“尊重蘇聯在波羅的海的重要利益”。8月中旬舒倫堡奉命去告訴莫洛托夫說,德國“準備同蘇聯聯合向波羅的海各國提出保證”。當公約最后于8月23日在莫斯科簽字時,它附有一份秘密議定書,劃分了“在整個東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