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德國動員(上)(1/3)
第二卷威震巴蜀卷第二百七十六章德國動員(上)
第二百七十六章德國動員
二戰前的德國在和平時期就已經為戰爭做好了全面準備。因此在整個戰爭的前半個時期,它根本不用在經濟方面做什么特別的努力或動員,也不必完成那些痛苦的和平經濟向戰時經濟的轉變工作。只有在閃電戰失敗、不得不對軍事資源實行全面動員之后,德國的“戰爭經濟”時期才真正開始。
一個國家戰時的經濟政策、經濟計劃與其技術成就有密切的關系。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就次試圖展與戰略需求相適應的經濟控制手段。這些手段都是一步步湊合起來的,并沒有一個整體的計劃。由于這些經濟控制手段決定了每一個工業部門得到的原料和資源的數量,所以這些相關的控制部門就取得了對整個德國經濟進行組織、分配和操縱的重要權力。在第三帝國成立之后,其重整軍備政策是在考慮了過去的經驗教訓之后制定出來的,因此能夠比一戰時期更加完善地及時完成經濟生產向戰爭方面轉變的計劃。下面將對第三帝國各個時期的經濟做一些簡單的回顧。
一、1933年到1936年,前期的戰爭努力
在年凡爾賽條約之后,德國國防軍就在為德國的重新武裝而秘密努力,但是直到希特勒上臺時為止,德國的總體經濟政策都是建立在和平國家通常的那些經濟需求上的。希特勒上臺之后,德國經濟開始向總體化的重整軍備目標轉變。這樣的轉變,是與納粹德國的外交政策密切相關的。而納粹德國的外交政策又是由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中所明確闡明的長遠目標所決定的。納粹德國的外交政策可以從以下兩個政治口號中得到精辟的概括:一個是“擴張領土”,另外一個是“征服生存空間”。在德國1936年的“四年計劃”和1937年的《霍斯巴赫會議記錄》(注)中,都詳細地對這些目的做了解釋。
這些外交政策的基礎,是以項雄心勃勃的軍備計劃。到了1936年,德國的軍備力量已經趕上、甚至在某些方面過了英國、法國等國的軍備力量。到了戰爭爆的時候,納粹德國的累計軍費開支已經達億帝國馬克,所占國家年度財政預算的比例從1932年的4%增加到了1938年的5o%,相當于德國該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7%。同在1938年,英國的軍費開支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美國為1%(見下表)
年度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338年的平均值
德國
金額億帝國馬克)
41
8
7
172
86
占國民生產總值百分比
3
6
8
13
13
17
1o%
英國
金額億英鎊)
o2
o3
o4
o2
占國民生產總值百分比
3
3
2
5
7
8
47%
美國
金額億美元)
o5
o7
o8
占國民生產總值百分比
1
1
1
1
1
1
1%
1美元25帝國馬克,1英鎊4美元,1934年時1盎司黃金價格為35美元。
(摘自卡羅爾-貝雷尼塞:《總體戰的設計》)
由于德國中央政府的財政資產(步包括各州和行政區)在1933年到1939年之間只能負責軍費開支的三分之二,所以為了擔負如此龐大的開支,就必須建立起新的財政程序和財政制度。
德國政府為了不讓公眾看到政府為了重整軍備而負擔著巨額的債務,行了一種“冶金研究所證券”。“冶金研究所”是一個純屬虛構的機構,它的資本由各主要軍火生產廠家提供。德國政府用這種證券償付軍火購置費用,而在德意志銀行的擔保下,這種證券交到軍火生產商手中后將不兌現,或盡量把兌現期延后,利息由政府支付。這就相當于德意志銀行向政府提供了一筆規模巨大的信貸。在193738財政年度快結束時,已經行的冶金研究所證券面值達12o億帝國馬克,到戰爭爆時實際兌現的只有15億帝國馬克。到了1939年,軍火生產商手中到期兌現的冶金研究所證券由不付利息的國庫券代替現金支付。這樣,德國政府者)就控制了德意志銀行和德國的全部信貸權。
以下是德國政府1933年到1939年9月的收入和開支情況匯總:
國內稅收、海關關稅和其他來源818億帝國馬克
冶金研究所證券1o5億帝國馬克
稅收債券31億帝國馬克
短期信貸69億帝國馬克
長期信貸167億帝國馬克
總計億帝國馬克
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