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無謀之人(3/3)
在1942年5月以前的三年里,德國實際上聽任其平民勞動力的總數減少了將近四百萬。為了彌補這一缺額,希特勒只滿足于從當時在德國統治下的國家里輸入外國男勞動力,而不采取根本的補救辦法,即大刀闊斧地重新分配使用尚未應征入伍的德國男勞動力,并立即著手動員德國婦女。在這期間,德國平民勞動力中婦女的總數實際上反而減少了,只是暫時而局部地延長了工作周的時間,何況不僅到1942年5月,而且在整個戰爭期間,德國的工廠大部分都只開一班,而不是每天二十四時不停地開工。1942年3月,紹克爾被任命為勞動力分配全權代表,對勞動力的招募、使用和分配,幾乎擁有無限的權力。但是,這個階段正是希特勒大失所望、對俄戰爭拖延不決的時候,德國武裝部隊正需要增調更多的德國壯丁入伍,而這些人只有用犧牲德國工業的辦法才可以獲得——鑒于蘇聯堅持作戰和美國業已參戰,這也正是德國的工業生產不僅需要維持原狀,而且需要大大增長的時候。
希特勒政權未能把在它支配下的婦女勞動力甚至男勞動力動員起來,這一大失敗已在德國戰時軍備生產的過程中反映出來了。在入侵蘇聯以后,實際上已經聽任軍備生產減少下來,因為預期對俄戰爭為時很短,手頭的儲備可以夠用。在1942午2月至7月之間,通過提高已經分配給軍備工業的人力物力和設備的使用效率,軍備生產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五。1942年底斯大林格勒那場大災難,使人再也不能忽視德國經濟政策需要作根本的改變了,然而,這時候已經為時太晚。擴大德國戰時經濟的工業基礎以提供“深度防衛”的機會,畢竟已經錯過了。這時候,已經不再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可以用于不能立即取得報償的計劃。而且,在德國后來為對付無情地逼近的敗局所進行的輸定了的戰斗中,德國始終擺脫不了希特勒的(幸虧是致命的)戰爭觀念。希特勒認為打仗不過是一種“把戲”,只要出色地運用一個騙子手的膽大妄為和巧妙花招,不必全力以赴就可以摘取全力以赴所能得到的果實。
在這種實際上是毫無希望的逆境中,1942年2月被任命為軍備與軍火生產部長的施佩爾,卻取得了卓著的成績。然而,甚至在戰爭到了這種無可救藥的階段,施佩爾雖力圖減少民用消費品的產量,也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這主要是由于希特勒無論如何不肯批準削減民用消費的措施,唯恐公眾由這件事上徹底看透他們處境的險惡,因而危及他通過蠱惑蒙騙對公眾的控制。所以,施佩爾要做出成績,便不得不集中精力于兩件事,一是把德**備工業當時所能支配的工具和設備的原有潛力,最大限度地用之于生產,二是采取合理化的生產措施。盡管一只手暗中被束縛住,施佩爾在1944年秋季以前用了這種辦法,還是使軍備生產不斷上升——這時已經到頂了。鑒于當時德國已經失去了多么大一部分一度歸它所有的外國資源,以及德國國內當時正遭受著多么嚴重的轟炸,應當認為:施佩爾的功績是卓越的。但是,到他取得這種成績時,情況已經很清楚,這是白費力氣了。因為,這時原料的缺乏——這個問題一直象達摩克里斯之劍那樣高懸在希特勒的脖子正十分嚴重地暴露出來,而德國生產能力災難性地一落千丈,也在使當時缺乏原料的影響變本加厲。事實上,到了1944年秋季,情況已經一清二楚,德國已經覺得自己無力把這場戰爭再支撐上幾個月了。
希特勒由于在三個主要問題上未能采取顯然必要的行動,日積月累,終于使他失去了他的歐洲。他不肯把他的歐洲的作戰潛力近乎充分地動員起來,他不肯撲滅納粹黨徒敵對派系之間的內訌,他也不肯把他那些有權為自己著想的盟友、衛星國或是臣民當作人看待,以爭取他們的自愿合作。歷史對希特勒的垮臺所作的結論是:“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先使他狂。”各國人民寧可忍受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苦難,卻不愿俯帖耳成為納粹德國的奴隸。他們得到的教訓是,盡管希特勒已被打倒,在一個原子時代里,如果他們不自動地聯合起來,那么,他們仍將為政治上的統不得不再向另一個猙獰的**者付出這種可惡的奴役作為代價;因為他們在原子時代所能作出的唯一的最后選擇,只有不惜任何代價地去爭取團結,否則便是自取滅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