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紙上來得終覺淺(1/2)
決堤處位于黃河中上游潼關折向東流百公里處三門峽附近,三門峽地處中原豫、晉、關中三地交界處,東與千年帝都洛陽市為鄰,南依伏牛山與南陽市相接,西望古城西安,北隔黃河與三晉呼應。
此處一決堤,直接影響到東都洛陽的安危。
東都洛陽位于河南西部、黃河中游,有一個最為顯著的特征“五水繞洛城”,是乃是五河匯聚之地,五河又分無數支流,大小河道縱橫交錯。這黃河決堤,河水不只是沖田毀屋,還會造成地方水位上升。
本來大雨不絕,各地河水紛紛上漲,如今又受到黃河決堤的影響,水位更是上漲的厲害,不加以控制,五水齊澇,洛陽危險。
洛陽在這個時候對于李唐的存在價值如同一千五百年后的上海,上海若毀,會帶來如何可怕的傷害,不言而喻。
為了應對這次洪災,大唐派出去了所有的加急,每個時辰都會傳來六七次情況。
得知形勢越來越嚴峻,作為抗洪救災總指揮的李承乾脊背不住的冒著冷汗,若依照他們原來的處理方式,只干事后工作,災難中卻無所作為,任由地方組織抗洪搶修堤壩,指不定洛陽都有被毀的危險。
不僅是李承乾,便是魏征的心情也十分沉重,這災情波及面積實在太廣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若非秦風提出兵分數路多管齊下,且動用了軍隊,那么,作為陪都的洛陽將會成為一片汪洋。
看著跟著一起來救災的幾位大將,李承乾想了想,高聲道:“水火無情,我們多停留一刻,百姓就少一分生的希望。照我們這樣的行軍速度,等趕到決口時,恐怕黃河水早就灌入洛陽城了,因此我認為將所有馬匹聚集起來,交給左武衛。一人雙騎,以換馬不換人的方式疾行,其余多出來的馬匹用來馱運麻袋,以左武衛為先部,搶先趕往最前線,搶修堤壩。”
“太子殿下此計可行。”心憂百姓的魏征第一個贊成著,這也是目前唯一的辦法了。
秦風道:“太子殿下,臣愿率領左武衛前往。”
如果毫無作為導致水患嚴重,照成五水淹洛陽的情況,使得大唐損失慘重。那這個責任誰來負?
洛陽被淹,是整個大唐的損失。他對于目下的緊急情況也十分了解,此刻也毫不猶豫的出班請命。
“準了。”李承乾意屬的人也是秦風,因為那日獻計的表現出色,展現出了超凡的抗洪能力,偶爾想到什么,說上兩句也能得到李承乾、魏征等人的重視。見他第一個出列,李承乾應了下來,看了秦風一眼道:“冠軍大將軍是鬼才、天才,是國之棟梁,一切以自身安危為重。”
“多謝殿下關心,殿下就等著本將凱旋歸來的消息吧。諸位,在下告辭了。”
“萬事小心。”便是魏征也難得的關心了起來。
秦風走后。
“魏大人!”
李承乾道:“最累最危險的活讓冠軍大將軍領了,我也相信他像以往一樣逢戰必勝,有他前往,我十分放心。解救受困于水患里的百姓、開倉放糧、維持治安、發放藥材等善后之事就由我們去做了,以上幾項,同樣刻不容緩,咱們也準備行動吧。”
“臣,遵命!”
**********
秦風集合了三衛將士,從三軍領來戰馬,分發給軍中擅騎之人,馬不停蹄的趕往三門峽。
在古代想要出動大軍救災,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沒有日行千里的機動性,大軍千辛萬苦的趕到受災地,災情基本上就結束了。平白耗損人力糧食,得不償失,所以史上也不存在朝廷特別調派大軍救災的例子。
不過大唐的情況恰好特殊,大唐主要戰力聚集關中,受災地三門峽與關中只是隔了一個潼關以騎兵急行兩三日可到。軍隊能夠在第一時間趕到受災地,秦風的提議就顯得因時制宜,恰到好處了。
秦風只知道決堤口在三門峽,但具體在三門峽何處卻是不知,出了潼關之后一路上只能沿著黃河南岸,自西往東急行,費時穿過了一百余公里的黃土峽谷,終于趕到了決口之處。
眼前的情形讓秦風大感震撼:黃河本就以大氣磅礴著稱,尤其是中游過了黃土高原之后地帶地段,更是以湍急著稱。浩瀚的黃河水席卷著黃土高原的泥沙,奔騰而來,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黃色河流”涌向大海。
因大雨連綿,黃河總體水位上升,奔騰咆哮的景象更加雄壯十倍。澎湃的河水順著堤壩缺口宣泄而出,涌向內地,那威勢無以言表。
秦風曾面對十萬突厥大軍,那漫天卷起的沙塵,十萬余戰馬飛馳的威勢都未成讓他有過任何的震撼,膽怯,可面前的景象卻讓他由衷的覺得頭皮發麻,一種恐懼的感覺由心而生。
面對這大自然的力量,便是秦風也涌出一股難以抗衡的感覺。再如何勇悍的人,面對大自然,站在大自然里面的面前都會變得那么的渺小無力。
咬了咬牙,秦風厲聲高吼,“快,都發什么愣了。面對著大水,一個個都他媽嚇慫了嘛!快,都給我去三里外給我挖泥土,裝沙袋去。”面對面前施虐的洪水,秦風自己都險些慫了,更別說是他人。
也不過于苛求,高聲鼓舞著士氣,讓將士們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