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議國策(1/2)
行刺事件雖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可是在能臣干吏的共同努力之下,很快就平息了下來,同時,官方借著義成公主與長孫無忌留下的名單,不但鏟除了天網這個毒瘤,而且還順滕摸瓜的搗毀了眾多黑暗組織;至于單雄信暗中發展的勢力也清掃一空,看在秦家的面子上,李世民表現出了偉大帝王的寬宏大度,使得單盈盈得以保全,而飄香閣的老板娘也就是單盈盈的母親、王世充的女兒的下場則是終生呆在監獄,讓朝廷判了個無期徒刑。
至于國事,目下依然是以發展為主,唯有強盛的國力支撐,方才能夠肆無忌憚的南征北討。
對于大唐未來的走向,李世民很是上心。作為一個皇帝,李世民還是極為合格的,尤其是在用人與納諫上,古往今來都鮮有與他相比。
自李世民當任皇帝以后,大幅度的提高諫官的地位。不怕你不敢說,只怕你找不到毛病,就算你指出的問題有點尖酸不給他面子,讓他下不了臺。他依然會在氣急過后,理性的選擇接受,就算不接受也不會反過來找麻煩。也因如此,群臣議事提諫也就成了風氣。
與歷朝歷代帝王的處事方式不同,別人只信自己的幾位心腹,但凡重大事情皆由寥寥數人決斷,而李世民卻喜歡拿到臺面上來說話,集合眾人之智,一起商議個結果。
發展凝聚國力是第一步,但有一個正確的目標也是關鍵。
對于這個目標的選擇,李世民一如既往的在朝堂上展開了討論。
對于未來,沒有人比暫住長安的秦風更有發言權。熟知歷史的他,大局走向這方面。整個地球全天下,除非又有第二個穿越者的存在,不然就沒有人比他更有這個發言權。
有他的存在,大唐完全可以渡過盲人摸象的情況,直接進入主題核心。
“以臣之見,我大唐當前的目標應該從兩個方面發展……”秦風在幾位宰相發表看法之后,站了出來,道:“主要方向是大力發展絲綢之路,開發西域,以絲綢之路促進東西方的發展交流。只要絲綢之路暢通,東西方往來交易的貨物能夠大幅度的提高刺激我大唐的經濟。眾所周知我大唐人少。很多優秀好的東西因為市場飽和而導致倒閉的局面,我們可以將這些東西運達西方,再從西方購買我們大唐需要的東西,如此互惠互利。我大唐將不會為經濟之事而憂愁?!?
中國自古是農業大國,在農作物上有著先天性的優勢。只要不發生大災難,自給自足是全無問題的。經濟是最大的不足,然而經濟又是一個國家重中之重的關鍵,絕對不能有任何的差錯。
對外貿易是一個國家經濟飽和之后,必需開通的交易渠道,絲綢之路也是因此而存在的。
看通這一點的人不是沒有,但是絲綢之路交錯繁雜,西域諸國關系混亂,大唐現在還沒有控制西域的實力威望,所以大多人都說的非常婉轉,徐徐圖之。
秦風卻是直接點出來,面對皇位上的李世民,面對滿朝文武道:“西域混亂復雜不假,但開通絲綢之路對于大部分的國家都是有利而無害。我大唐大手大腳的干,能夠得到他們的支持。若是畏首畏尾,慢慢發展,他們反而會輕視我們。至于開通絲綢之路會涉及一些人的利益,從中破壞干涉。這個是百分之百的事情,不用懷疑。隨便說一個吐谷渾,吐谷渾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絲綢之路通暢,若絲綢之路開通,他們必將干涉??赡怯秩绾?,在這種大局發展上,遇到情況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做的是克服而不是退縮。吐谷渾來擋路,我們一腳踢開就是了。”
李世民滿懷雄心壯志,對于秦風這霸道的觀點極為認同,頷首道:“繼續說下去!”
秦風道:“這第二點也很重要,但急不來,真正是需要徐徐圖之的。絲綢之路是對外貿易的關鍵,將來會成為大唐的經濟命脈之一。但是正如諸位憂心的一樣,西域并不安分,關系錯綜復雜,戰事不斷,很容易造成絲綢之路的堵塞。我大唐經濟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俗話說得好,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漢朝能夠開通絲綢之路,我們難道就不行?他們往西發展,我們可以向東嘛……這第二點便是航海業。制造能夠抵抗海風海浪的大船,揚帆出海。開通一條甚至無數條海上的絲綢之路……大海浩瀚,任意馳騁。天下之大,列國無數都是我大唐貿易的對象。不但可以將我大唐的文化傳播出去,還能獲得足夠的利潤。關鍵船運的人力物力遠遠要遜于陸運……”
秦風帶著幾分激揚的說著,整個大殿頓時靜寂無聲。
這打破局域的限制,開通絲綢之路是在這個時代是大勢所趨的事情。
畢竟時代在進步,思想方向也必須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在強大在繁華的國家,如若依仗著自己的強盛而固步自封,終有一日會成為過去式,讓人踩在腳下,翻不得身。
將文化傳播出去,將自己國家的特產銷售出去,以刺激王朝國家經濟,這是勢在必行的。
尤其是唐朝經過隋末動蕩之后,人口銳減,市場所需太少,很容易就進入飽和期。這飽和期的更是需要對外貿易來彌補這個空缺,重新開拓絲綢之路勢在必行。
這個時代,并不缺深謀遠慮之士,看破這一點的不在少數。先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