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臣無異義(2/2)
于用兵啊!”
此言不假,打仗打的就是錢糧,雖說秦風的西路軍幾乎沒有動用國庫,可犧牲將士的撫恤,以及對烈屬的安排,那也是一份不小的支出,再加上李靖、李績的數萬大軍的日常用度,國庫一下子又干癟了下來,以大唐目前的實際情況,卻實不適作戰。
孔穎達這位大儒也少不了賣弄一下,直起了身子道:“陛下我天朝上國以仁為本,番邦小國需以教化為上。況且,那是高句麗的內政,與我大唐無關,陛下出兵討伐有違大德,有違大義也師出無名啊!”
孔穎達話音一落,李世民還未接話,魏征接著站了出來,他的話比褚遂良、孔穎達更要厲害:“陛下。數千年來,大亂之后,必要大治,唯有如此,才能讓一個國家國運昌隆。恒古以來,莫不如此。秦末大亂,漢文帝、漢景帝免除戰火,重視生產,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民和俗靜,家給人足,牛馬遍野,余糧委田,出現了四海平一、天下康寧的升平景象。這一片強盛的文景之治,造就了強盛的大漢王朝;王莽亂政,海內分崩,天下大亂。漢光武帝推行‘偃武修文’的國策,發展生產、大興儒學,才奠定了后漢王朝近兩百年的基業。隋朝初年,也不外如是。對內以治。對外以德,使得番邦臣服,天下大治。陛下,前車之鑒,后車之師啊。且看楊廣擁有楊堅遺留下來的如此財富,卻因為窮兵黷武而成就千古罵名。如今天下方定,就想著開拓疆土,連連動兵。此舉于國不利,于民不利,懇請陛下三思而行!”
魏征的這番話可謂鏘鏘有力,擲地有聲,一字一句,說的是唾沫橫飛。這話,不管是有意無心,都隱隱有將他李世民跟楊廣相比的架勢。
可偏偏李世民還反駁不了,因為魏征以史為鑒,字字都占據一個“理”字。事實其實就是這樣,主和能夠發展經濟,讓國力強盛,但卻能夠使得一個國家戰力低下;主戰能夠威加四海,開拓國家疆域,可經濟也因為打仗而消耗過巨,使得經濟跟不上來,雙方有利也有弊。所以出征高句麗并非錯誤的選擇,但是不戰也不是錯的。可偏偏魏征性子太硬說的太過火,只將李世民氣得,肺都要炸開了。
他惱火之下,一巴掌重重的拍在了案幾之上,砰然巨響,將眾人嚇了一跳。
“禇愛卿、孔愛卿、魏愛卿,誰說朕要挑起戰事了?朕有哪一字哪一句說要出兵了?你們倒是給朕說說。朕什么時候說過要打仗了?”
“這……”褚遂良、孔穎達、魏征傻了眼了,仔細一想,李世民確實沒有說過要出兵。
李世民見三人愣在當地,心頭大樂,大有出口惡氣的感覺,過了好一會兒,才問解釋道:“諸位愛你太過敏感了,這不過是正常的人事調動而已,你們無須理會太多。幽州地廣人稀、民生凋敝,而秦風擔任慶州、朔方大都督時,將兩地治理得井井有條,不但減輕了朝廷的負擔,反而繳納了不少的稅收,可見,秦風有能耐當這個大總管。這是其一,至于其二么,高句麗正處于奪權之際,戰事也是一觸及發,幽州與高句麗比鄰而居,朕擔心幽州百姓遭無妄之災,威震四夷的秦風坐鎮幽州,有威懾宵小之效。其三,高句麗對中原一直心存不軌,且詭計多端,誰又敢保證爭權奪勢不是高句麗入侵大唐前,玩的掩人耳目的把戲呢?出于以上三個原因,朕與房杜二相商量后,覺得秦風是最合適的人選。吏部尚書關系重大,秦風年紀又太輕了一些,朕擔心他無法勝任,便讓他在幽州歷練一段時間,以觀后用。”
“陛下英明,臣無異義了。”褚遂良、孔穎達、魏征退了下去,既然不是打仗,一切都好說。仔細想一想,李世民的安排也確實是非常恰當,秦風人屠之名傳遍了草原,有他坐鎮,確實比李道宗更有威懾力一些。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