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房謀杜斷(2/2)
,以他對異族莫名其妙的仇視,沒準兒會干出驚天動地之大事也未可知?!?
“可他這一走,他與長樂的子嗣怎么辦?”長孫皇后對于他們無子、無后,可是一直關心著。
“這個……”李世民臉上有些為難,此刻,他已經定下了決心,決定與秦風瘋一把。只不過,剛剛把秦風提拔為吏部尚書,人家還沒上任,一轉眼自己就把他弄了下來,這也未免太說不過去了,這樣一來自己又有朝令夕改的嫌疑了。況且,秦風沒有絲毫的差錯,可如果沒有一個與吏部尚書對等的職位來交換,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想了一會兒,李世民道:“有了,還真有一個職位適合他,也便于他的行動。朕瞧幽州大總管這位子就非常不錯。幽州地廣人稀,民生凋敝,這小子有過當慶州、朔方都督的經歷,而且做得非常不錯,相信他能勝任大總管一職,幽州與高句麗比鄰而居,即便他有什么想法,也能就近調兵遣將不受人所肘制?!崩砬辶怂械乃季w,李世民露出了微笑,這當了大總管,家小也將與他一同上任,這下好了,各方面的都讓他解決掉了。說完,令人將房玄齡、杜如晦請來議事。
李世民作為華夏最優秀的君王之一,他很清楚麾下每一個人的能力。他最信任的三位頂級謀士是房玄齡、杜如晦、魏征,他們各有千秋。
房謀杜斷,用于對外,魏征擅治,用于對內。
高句麗之事,是對外謀略,故而他只請了房杜二人,并沒有將魏征算在內。顯然是擔心以魏征那仁道主義的思想,非但幫不上忙,反而給他們添麻煩。
待房謀杜斷抵達甘露殿,李世民將秦風之策毫不隱瞞的說了出來,房玄齡、杜如晦都是當世數一數二的絕世人物,聽李世民一解釋,隱隱約約中也以猜透了秦風的用意,各自眼前一亮。
“此計甚妙”房玄齡上前一步,激動得道:“我大唐國力不足,無法持續作戰,若強而戰之,結果與前朝無異。陛下,小秦將軍此計無疑是最適合當下的大唐。用小股義士騷擾高句麗,讓高句麗無法生產,使得他們人人自危、相互懷疑,如此一來,高句麗將無法安心發展,為我大唐今后徹底解決這個宿敵提供了幫助,高句麗國小民寡,實力本就不如大唐,再經小秦將軍與義士的破壞,他們未來的日子可想而知,此消彼長之下,解決高句麗是輕而易舉之事。高句麗為了查獲義士的下落,對毫無軍紀可方的士兵肯定會格外的縱容,這兵禍一起,定然會弄得民怨四起,恨不能有人早早取而代之,等我大唐攻克高句麗。但只需讓他們深深的感受到陛下待他們遠勝他們任何一個君王,自然是民心所向,無往不利。”
李世民也是一臉興奮,以他的才智,不難判斷,秦風之策確實可行,成功率還是極大的。他似乎已經看到,自己所知道的國家只有大唐百姓的前景。
杜如晦是三人中表現的最為冷靜的一個,提醒道:“此計可行,但必須把大唐置身于事外,必須做到高句麗即便懷疑出找不出證據,畢竟,高句麗的使節也在長安,對于是俯首稱臣了的,若讓其他友邦知道大唐如此處心積慮的對付臣服了的國家,于我大唐名聲不利?!?
房玄齡也接口道:“陛下,克明顧慮得即是?!?
“無妨,秦風與朕討要了五千苗疆籍士兵。雖同是炎黃子孫,可苗人與漢人之長相還是有所差異的?!?
杜如晦贊道:“連這細微之處都想到了,小秦大將軍心細如塵,臣便放心了?!?
見左膀右臂沒有意見。
李世民沒有任何猶豫,事情也如此定下。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