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大學的難題(1/3)
興都,義信大學,這座位于興都還劍湖畔,占地甚至延續到了興都皇宮的大學,是葉明帝國目前占地面積最廣的大學,沒有之一,連京師的應天府皇城大學和主體搬遷到了南京承天府(廣州)的復興大學都比不了。
作為葉明帝國成立的第一所近代大學,義信大學從最開始的注重儒學和歷史人文類的專業學院,逐漸開始擴散到了幾乎包括所有門類的綜合性大學,畢竟處于紅河三角州的廣安省,是葉明最重要的三個工業基地之一。
除了在工業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以外,廣安省在葉明帝國內部政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從義信大學出去的廣安籍官員、豪商、科學家遍布全國,如果要加上臨近廣順省的話,人數會更加多。
不過這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這些走上了人生巔峰的廣安、廣順人上人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卻很少提自己是廣安人或者廣順人。
一般他們都是直接介紹祖宗的,姓王的就說自己是太原王或者瑯琊王,姓陳就說自己是江州義門陳后裔,至于其他姓的也多有攀附。
最夸張的莫過于陸軍大都督府都督,北河伯武文勇,這家伙已經攀附到了洛陽白波武氏的頭上去了,成了則天大圣天后堂弟的后裔,臉皮之厚,絕對讓人嘆為觀止。
而隨著這些年興都的進一步發展,這座原本叫做升龍的城市,再也看不到一點安南的風格了。
安南米粉變成了廣安米粉,安南春卷叫做廣安春卷,除了這些以外,粵式的飲食風格完全覆蓋了整個興都,粵式茶樓,粵式早茶,粵式燒鵝和白切雞,甚至連口音都在朝著廣州白話的方向趨同,他們已經比改名為南京承天府的廣州更廣州了。
這其實是葉明帝國的一個特殊現狀,這些年可不比往年,往年雖然下南洋的漢人有錢甚至還有大大小小的隊伍,但基本還是處于被壓榨的地位,很多時候不過是歐羅巴白皮養著的奶牛。
但自從復興大帝復興華夏后,那就不一樣了,華人一躍而稱為了南洋的人上人,在南洋,一口帶著口音的廣普那就是漢人老爺的明證。
其實不單是新三廣的人不愿意提起安南這個詞了,就連分散到了東南亞的苗族人都開始堅稱自己是南遷的漢人了,他們還認為華夏始祖不應當只是炎黃兩位,而應該是炎黃和蚩尤三位。
大量的南洋苗人身居高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內地苗人聯手,致力于推動蚩尤進入華夏文明始祖的行列。
每年在義信大學、南洋大學、東林大學、應天皇城大學等著名大學中,贊助炎黃時期部落文化研究的經費都是不用政府撥款的,因為自有人資助,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至于泰國,那就更熱鬧了,原本的卻克里王朝采用的是唐暹混一的招數,這些由傣族人南遷形成的泰族人主動吸收下南洋的華人,大量的華人在暹羅娶妻生子,只不過要想在暹羅混得好,那么他們的子孫就必須暹羅化。
鄭信如此,卻克里家族的拉瑪一世也是如此,暹羅各地的掌權昭披耶和披耶都一樣,大多數往上數都能數到幾個華人祖宗,但他們身上的漢人印記只留下了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整體是以暹羅人的面孔出現的。
可等到大明覆滅了篡位的卻克里王朝,重新將此地收歸國家,并安排鎮南藩治理后,全暹羅興起了轟轟烈烈的認祖歸宗的活動。
人就是這樣,當華人不吃香的時候,為了生活他們成了土著,當華人崛起后,他們所有的華人祖宗又被他們從地窖里請了出來,在現在的暹羅,泰族人已經幾乎沒有了,只剩下了華族泰人這個不倫不類的稱呼。
恒福瑞酒樓,這個興都最豪華的粵式酒樓中,今天就有很多這樣的新華人在聚會,很多地位還不低,不過更多的,還是廣安的漢人。
酒樓三樓是整個酒樓最好的位置,可以俯瞰整個還劍湖,在興都沒有點身份的,根本定不到這里的位置。
今天還沒到中午,恒福瑞的三樓就已經高朋滿座了,各種粵式早茶美食流水般的送了上來,不過圍著這張巨大桌子坐著的臉色都不怎么好,特別是正中這位,他是義信大學的山長,廣安著名大儒范貴適。
這位爺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廣安本地人,教過的學生遍布各地,葉明帝國的廣安籍官員中,超過四成都是這位的學生,足以稱得上是廣安名宿,當年葉皇帝還在興都皇城當明王的時候,他就是皇帝的座上賓了。
“咳咳!”令人尷尬的沉默后,范貴適還是開口了,“諸位不用如此灰心,雖然今次我們被東林大學那些老賊們陰了一把,成了反方,但切記不可就此妄自菲薄!
那東林大學不過是江南士紳自建的所謂大學,咱們義信大學之名可是來自陛下之祖上,抗清大英雄義信公。
而義信大學又是陛下親手建立的第一所大學,最初校址都是選在興都皇宮中的,榕城忠壯郡王林公逢吉就是我校的第一批學生,此等輝煌的歷史,更遠不是那些無錫老賊可比,東林黨都治亡過天下一回了,竟然還不知反省!”
嘴上說著不生氣,可看范貴適的白胡子亂斗抖的樣子,顯然給氣得不輕。
他口中的反派指的是葉明朝廷最近派下來的一場政治任務,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