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待發(1/2)
劉禪有信心滅魏嘛?
說實話,他并無多少信心,也不知道能否滅魏。但他卻知道,大漢若要繼續作戰,他必須到前線去。畢竟今王平身亡,能安軍心之人,非他不可。
而他在眾人面前擺出的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乃是因為他是大漢天子,群臣的主心骨,他必須擔起他的責任,以一個帝王應有的姿態來面對這些臣子們。凝聚這些群臣的人心,將內部問題轉移到外部問題上,消除王平身亡帶來的影響。
當然了,劉禪也不是強打臉充胖子的人,當下也是有機會也尋。
其機會何在?
無它,便是在并州,也是姜維提出的計策。如果劉豹真能歸附大漢,以南匈奴的實力,內外配合下,攻克并州北部的太原、西河、樂平等郡完全是有機會的。
只要姜維能突破并州防線,其就可轉向東行,兵過井陘,進入空虛的冀州腹地,攪亂河北。而劉禪統率大軍牽制住司馬懿,前后夾擊之下,司馬懿當會想盡辦法,阻擋姜維在河北的肆虐。
屆時不論是劉禪破司馬懿,還是兵入河北的姜維大破魏軍,基本會給戰局帶來決定性的改變,而這也是劉禪覺得能破魏的信心所在。
將要前往河內的劉禪,還要處理手上的事務,才能離開長安。
“今大將軍遇刺身亡,時局動蕩,朕將親往河內,以統大軍。朕深究后,北方之事唯卿可任。既信之,則不疑也!朕將用卿之策,封劉豹為王,其兵馬歸入卿帳下調遣。”
劉禪筆走龍蛇,在巾帛上寫道:“卿既有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朕當用之。授卿衛將軍,領并州牧,總督代并軍事,持節,行便宜之事。愿與卿會于鄴城,行滅魏大業,望卿不負朕之托也!”
一般來說,非功不賞;一旦戰前升官,其意義非凡。基本意味著劉禪給姜維下達死命令,要姜維拿下太原,完成此前的戰略規劃才行。當然這種含義,更多會是換作姜維給自己施壓,他只要做到劉禪完成的任務,才對得起自己的官爵。
劉禪將墨水吸干的巾帛合上,命人與詔書一同送到姜維的手上。忙完手上的事后,劉禪也抬起頭看向站在前方等候吩咐的辛洪。
辛洪自勸降吳國后,合計數次勸降之功,拜侯封官,以騎都尉,任客曹尚書,負責四方蠻夷的接待任務。
“卿有口舌之利,朕數聞卿之名也!”劉禪溫和說道。
“不敢,往昔皆賴陛下之福,方能說服成功。”辛洪弓腰,拱手說道:“不知陛下喚臣來,所為何事?”
辛洪可是知道自己的作用,平常之時,他的口舌根本發揮不上用處,除非有用到辯士的地方,要不然陛下也不會把接見自己。
見辛洪有自知之明,劉禪也直言不諱地說道:“南匈奴左賢王劉豹執掌匈奴五部兵馬,其受魏人之利,出兵助魏抗我。然我大漢欲授封其為代王,封土建國,助漢叛魏。朕思群臣上下,唯卿能言善辯,有張子、蘇子風范,望卿北上,以此勸降劉豹,讓其歸附我大漢。”
辛洪很是爽快,應道:“臣愿領此命!”
頓了頓,辛洪問道:“不知具體事務當以誰為主?”
“君北上之后,具體詳情可問姜維、王嗣二人;至于期間條件,皆在衛尉馬良手上,其替朕冊封劉豹,登臺歃盟。”劉禪答道。
當下的馬良還在與杜瓊為首的大漢禮官們,加班加點探討大漢授封劉豹王爵的禮法問題,同時命人籌辦王爵的服飾,禮器等物品。
“諾!”辛洪應道。
辛洪受命走后,劉禪問道:“麋威現在何處?”
關興從懷中取出書信,說道:“麋威得知乃是其舉薦的東里雄為蝮蛇,又刺死大將軍。其深知犯下重罪,惶恐之下,在衛兵未上門前,飲鴆酒自殺。不過其留有遺書,希望陛下能看在他往日功績,及先父景侯糜竺元從的份上,寬恕其家中老幼,免他等一死。”
說完,關興就要遞遺書給劉禪,不過被劉禪揮手拒收。
但劉禪遲疑少許,還是把麋威的遺書收下,簡單翻閱一二,最終也嘆了口氣。他當初委任麋威審查那些歸魏士人,其首要原因便是覺得麋威為人靠譜,又是大漢的元從子嗣,想要提拔一二。
卻沒想到在審查上麋威犯了錯,他以為蝮蛇可能是那些近些年歸漢的曹魏士人,重點調查十年內歸漢的士人,卻沒想到東里雄十幾年前就埋伏了進來,直到近些年才有所動作。
最終他因友人關系,又因個人判斷失誤,忽略了東里雄。不僅害了王平,也害了他自己,差點也害了大漢。
他也看得透,如果自己活著見到劉禪,以劉禪的心性,說不準會連累到族人。如果他自殺,大概能使自己的親屬幸免于難。
麋威猜對了,當劉禪知道麋威畏罪自殺時,念起他的往事,嘆息了一聲,將對他心中的不滿釋懷而出。
劉禪將書信放在桉幾上,說道:“麋威已死,就此停手吧!東里雄已無朋黨,麋威也不是其黨羽,魯芝、州泰、蒲忠等人皆不是其中之人。”
劉禪并無將事件擴大的想法,不僅是因為即將要前往河內的緣故,國內需要穩定;還有將這事件擴大到降魏士人頭上,對接下來招降魏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