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甩鍋背鍋(1/2)
孫運圣三人來的不巧,負責這事的人都出差了,公司這邊是由何安江的助理廖寒風接待的,先安排在縣城賓館休息。
第二天上午,廖助理安排了兩人去榛樹林現場考察。
看到白白胖胖的蠶繭,甘德強和詹一鳴同樣感到震驚。這么好的蠶種,如果培育成功,那是為全國蠶農造福,今后只賣蠶種,也是一個很大的產業。
甘德強開始夢想著打敗所有育種基地,揚眉吐氣的那一天。
孫運圣來通遠,肯定要向李東文報到的。
李東文正陪著慶州州長岳東華,在桃花仙“水窖”大壩上視察。
見到孫運圣,李東文想起一件事來,“你送點茶葉和酒過來,嗯,干脆在通遠開一家專賣店吧,公司招待用起來方便。”
李東文覺得當地的酒水實在難以下咽,大公司招待客人,要有個大公司的樣子。
通遠縣開專賣店,基本上是公司內部消費了,這小地方,哪有什么高消費的能力。
老大交辦的事情,那必須是頭等大事。
孫運圣在縣城最繁華的街口,買下了兩層小樓,一樓做為店面,二樓做倉庫用。
這里的房子真是便宜,臨街兩層樓,每層小兩百平米,總價不到一百二十萬。
岳東華州長站上大壩,就知道自己掉坑里了,準確地說,是掉進“窖”里了。
面對碧波千傾的“大坑”,如果不考慮潛在風險的話,岳東華反而感覺有點……與有榮焉。
慶州,荒山野嶺的慶州,在我的治下,如今也能“高山出平湖”了。
這個大壩,看起來挺堅固的嘛。
當然,出了這么大的隱患,該打的板子還是要打的。
面對岳州長的質詢,谷縣長是這樣回答的:“今年夏季,通遠縣‘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暴雨襲擊,才導致這個蓄水量嚴重超標。是我們對自然災害估計嚴重不足造成的,這個水窖兩側都修建了導流渠,可以隨時向下游排水,減少蓄水量,確保下游安全。上游沒有河流匯入,蓄水量還是可控的。”
岳州長又問身邊的州水利局局長:“你怎么看?”
水利局長明知道谷縣長在甩鍋,岳州長更不可能背鍋,這個鍋還需要他這個水利局長來處理。
指望縣水利局來背這么大的鍋是不現實的,一個科級單位,怎么能背的動這么重的鍋?
“重新做一套申報材料吧,由我們局上報省廳。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的資質很關鍵,至少用省級的,最好由省水利廳指定,這樣容易過批。”
水利局長給這個“鍋”設計了一條安全著陸軌跡。
“重新申報的相關費用,你們縣里出吧,別給企業再增加負擔。”岳州長最后拍板。
這種利國利民的水利工程,現在由企業出錢做了,官府應該感到……欣慰吧。
甘德強和詹一鳴在賓館里也沒閑著,很快進入工作狀態。
甘德強列了一份清單,是籌建育種實驗室的基礎設備和材料,然后畫了一張圖紙,參照他原來的單位,做了一份育種基地的基礎建設規劃。
幾天之后,何安江張俊茹孫曉琰等人,從西北農林大學返回通遠。
周教授沒有回來,他留在了學校,專心研究帶回去的那批蠶種。
跟何安江等人一起過來通遠的,有一位40來歲的蔣姓副教授帶著八名研究生。
這九人都是周教授的學生,蔣教授大名蔣茂林,現在是帶隊大師兄,他畢業后留校任教,一直是周教授的助手。
蔣教授也帶來了一份設備儀器清單和一份育種基地的基礎建設規劃圖。
何安江望著手上的兩份清單和兩份圖紙,有些犯愁。
這兩份清單,從名稱到數量都有很大出入,兩份圖紙,從規模到功能區,也有很大不同,何安江這個外行,不知道該用哪套方案。
何安江正犯愁的時候,接到了李東文的電話:“水庫蓄水了,搞點魚鱉蝦蟹什么的,先養起來。”
李東文琢磨著該養點什么,龍魚?嬴魚?玄龜?好像都不合適。
他掃了一眼洞天,想想還是算了吧,隨便養點地球的東西吧,懶得折騰了。
李東文夜里巡視了一遍公司的百萬畝農莊,發現小動物有泛濫的趨勢,又招出幾只松鼠和夜梟,讓它們看守這片莊園。
目前通遠縣最棘手的問題,還是交通。
尤其是今年,降雨頻繁,原來的土路,如今都變成了泥路。
桃花仙農場的場長孫雅慧,這些天都在跟廖寒風要錢。
農場要建倉庫,要買運輸車輛,花生要成熟了,收割運輸都要花錢。
花生秧苗可以做飼料,喂牛喂羊據說都不錯。
孫雅慧還申請自建飼養場養羊,總之是各種要錢。
何安江正忙著養蠶育種的事情,就把小廖推了出來。
李東文這幾天正在農莊里四處巡視,他琢磨著尋一片地方,栽點桃樹。他對桃樹桃花桃園有著天生的熱衷。
神鳥縣的桃樹苗已經培育得差不多了,是今年秋天移植過來,還是明年春天移植呢?
李東文正想著,電話響了。
電話是孫運圣打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