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登舟不得(1/2)
楊漢找了處雪厚的地方,扒了個窩,又填了很多枯草,兩人躲在其中,堵上了洞口。
芽兒蜷縮在他懷里,兩人凍得色色發抖,好在已是初春,他跟芽兒身上都穿著厚厚的裘衣。不久后,洞中開始有熱氣,雪確實有保暖效果。
今日實在驚險,楊漢跟芽兒身心俱疲,很快便睡著了。半夜兩人被狼嚎聲驚醒,再不敢睡。
后半夜,兩人膽戰心驚,狼嚎聲時遠時近。楊漢本來不敢睡,強撐著,但最后還是睡了過去。
楊漢猛然驚醒,才發現天已經亮了。
他叫醒芽兒,兩人扒開洞口,走了出來。
太陽初升,漫山遍野都是積雪與枯樹林,不辨東西南北。
楊漢選了個方向,兩人向前走去。
最終,兩人走了一天,才發現一條山中小路,順著方向下去。天黑前發現了一個小院子。周圍竟只有這一戶人家,遠離人煙,還處于山腰。
情況有點詭異,楊漢被嚇怕了,猶豫不決。但如果錯過,兩人又冷又餓,很可能撐不過今晚。
楊漢敲響了門,門開了,是個男人,楊漢說明了情況,沒等他說出請求借宿的話,對方竟讓開了門。
不是個黑店吧,楊漢有點膽戰心驚。
事實證明他想多了,這是個三口之家。男人是一個沉默的獵人,和一個體弱多病的婦人,有一個牛犢子一樣壯實的孩子。
孩子也不說話,睜著一雙眼睛好奇的望著他跟芽兒,楊漢猜測對方可能很少看到陌生人,說不定在山上生活了很多年。男人給楊漢與芽兒端來一些吃的,一只燉野雞,還有兩碗黑豆飯,味道極淡。
身為獵戶,山中自然不缺肉食,可是缺米糧,更缺鹽。這愈發證實了楊漢的猜測。
男人收拾了一間房間給他與芽兒住。
天亮后,男人給楊漢一點干糧,指了下山的路,說道:“順著路,就能到縣城南城門,城外有你問的碼頭。”
從昨日起,這還是楊漢第一次聽男人說如此長的一段話。
楊漢感謝了他們,牽著芽兒的手下了山。路途艱難,兩人走的極慢,中午才下到山腳。在山腳處,有一個村子,楊漢一路上都在想為何那對夫婦不住在山腳下,要離群索居,也許有苦衷吧!
兩人走了十多里路,在天黑前趕到了縣城外。進城出城的車流人馬很是繁忙,城門夜晚是要關閉的。
楊漢望著城門上“CD縣”三個大字,終于松了口氣,雖然經歷波折,好在還是到了目的地。
楊漢想了想沒進城,他們身無分文進城也沒用。既沒錢住客棧,楊漢也怕明日錯過時間。
他跟芽兒兩人站在城門邊,怔怔出神,很多人都好奇的打量他們兩人。楊漢白胖胖的出奇,想不惹人注意都不成。還有婦人看他生的白凈富態,甚至想摸摸他沾點福氣,希望自家孩子也能變成他這樣,當然丑就免了。
還有個原因就是兩人都穿著一身昂貴的裘衣,楊漢還好些,芽兒一身白狐裘已經變成了灰不溜秋的樣子,很多人都猜測他們兩人經歷了什么。
車流人馬就從兩人身邊走過。
“小娘子,你看那有個胖子,好胖啊!”
楊漢突然聽到一聲嬌笑聲,他不確定是不是在說自己,循著聲音望去,一輛馬車車簾突然放下了,從他身邊走過。
楊漢聞到一股香風,等他回過神來,馬車已經進了城。
天色黑下來了,楊漢帶著芽兒走向一處破舊的城隍廟,他之所以沒有進城,就是看到很多人在這里露宿。其中就有家在城外,天黑不便趕路的人,在店里歇腳過夜,所以應該是安全的。
人很繁雜,不乏破產之人在這里棲身。兩人找了個地方坐下,就著水,吃完了最后一點干糧。
楊漢將背后的平底鍋移到胸前,藏在裘衣下,與芽兒相互依靠著睡去。
第二天天一亮,有人陸陸續續的醒來,有的去干活,有的去找活,有的趕路。城隍廟里有一口水井,想必以前也是個香火鼎盛的地方,有廟祝打理,還開鑿了水井以防走水。但不知什么原因衰敗了,廟祝也不見了。
楊漢跟芽兒洗了臉,順著人流向外走,這里是CD縣南城門,幾里外就有碼頭,而那里就是楊漢要去的地方。
那里是出蜀的起點,楊漢要在那里登船。
路上已經是人聲鼎沸,川流交織了。
楊漢跟芽兒向左走,不多遠就到了地方,一座橋東西橫跨河水,此橋就是有名的萬里橋。萬里橋東側有一座亭閣聳立在前方。
那就是有名的合江亭了。
楊漢后世可是蜀中CD人,對此再熟悉不過,這些都是有名的景點,對它們的歷史更是如數家珍。
合江亭位于CD縣郫江(今府河)與流江(今南河)交匯成府南河之處。是府南兩河匯合之處所建的一座亭臺。始建于唐朝,史載合江亭于唐代貞元年間由川西節度使韋皋始建。駛往長江下游的萬里征帆就是從這里起航。壘基高數尺,10跟亭柱支撐著連體雙亭,構思巧妙,意味雋永。拾級而上,二江風物,盡收眼底。
向西轉彎,就是浣花溪,然后是杜甫草堂。再往前走三四里就是青羊宮。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