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初入廣陵(1/2)
趙亮和劉裕二人正在商量著對策的功夫,陶思源的傳令兵忽然跑來找他們,傳達了主將劉牢之催促度望兵盡快出發廣陵的指示。
劉裕一看這種情況,略顯無可奈何的告訴趙亮,眼下恐怕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倘若不遵將令,當即便會被定為抗命之罪,這在北府軍中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包括他倆在內,加上一百多名度望斥候,恐怕都得遭到嚴懲。
趙亮同樣無奈,只好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率領手下的斥候戰士們連夜出發,往廣陵方向而去。
在路上,劉裕建議將部隊分成五路,其中最大的一隊規模在五十人左右,占了總數的一半,分段布置在從京口到廣陵這一路的要道之上,專門用來中轉傳遞消息。
因為他們不是探馬,所以機動性不強,若想及時與大營方面保持溝通,就只能利用這種臨時交通驛站的方式,縮短信息往來的時間。
剩下的五十人再組成四個偵查方向,分別針對廣陵城、水軍大營,五個水寨碼頭和糧草倉庫,實施全面監視。
趙亮問道:“那咱倆去哪里?”
“據可靠消息,何謙平時并不在大營之中,而是住在條件更舒適的廣陵城里,”劉裕答道:“所以,小弟陪大哥一起,率領幾個弟兄直接混進廣陵。”
趙亮感覺有些不靠譜,愁道:“進廣陵啊?那豈不等于是羊入虎口嗎?”
劉裕瞅瞅行進在身后的隊伍,壓低聲音道:“大哥,其實我這么想還有一個目的。我聽軍中的將領說,大統領的叔父謝安大人自淝水之戰勝利以后,婉拒了陛下讓他都督揚、江、荊、司、豫、徐、兗、青、冀、幽、并、寧、益、雍、梁等十五州軍事的顯赫職務,打算回歸林泉,逍遙隱居。可是司馬道子等人卻暗中誹謗他蔑視陛下,這才不愿在朝為官。謝安大人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并沒有急于重新隱居東山,而是借口身體欠佳,改往廣陵暫居養病。”
趙亮聞言一愣:“啊?你的意思是,打算去找他?”
“沒錯。”劉裕點點頭:“謝大人是大統領的親叔叔,又是朝廷的中流砥柱。當初北府兵之所以能夠組建,全賴謝安大人在背后支持大統領。而抵御胡人入侵,以及震鑠古今的淝水大捷,也都是靠謝安大人東山再起,于朝中主持大局才得以實現。他老人家可謂是我大晉第一名相。倘若他能出面化解此次北府火并,分量絕對不比大統領差。”
趙亮略帶疑惑的說道:“可是我聽說謝安乃是有名的‘風流宰相’,生性灑脫,不愛權勢,最喜好的就是隱居山林、縱情詩酒。像這樣超脫的人物,你有把握及時找到嗎?”
劉裕說道:“眼下只能死馬當成活馬醫啦。總好過千里迢迢的跑回建康,去搬動身染重病的大統領來吧?”
趙亮思索片刻,只好點點頭道:“唉,那行。就聽你的,咱們一邊應付著劉牢之給的差事,一邊暗中打聽謝安大人在廣陵的下落。只要能找到他,就請老人家辛苦一趟,出面擺上一桌
和頭酒,拉劉牢之與何謙坐下來好好談談,大家以和為貴。”
劉裕見趙校尉同意了自己的想法,立馬把各隊的頭目喊來,仔細分派任務。
京口大營與廣陵城相距不過一百多里,兩地算起來都屬于北府軍的轄區。境內有大江橫貫其間,江河兩岸都是茂密的山林丘原,郁郁蔥蔥。
由于路程不遠,劉裕等將士又皆為識途老馬,所以趙亮一行自傍晚出發,走了一夜半天的功夫,中午時分便來到了北府水軍的大本營——廣陵。
公元前319年,楚懷王在邗城的基礎上,修筑了廣陵城,廣陵之名便起始于此。秦始皇嬴政在統一全國后,又在這里設置廣陵縣。到了漢代,吳王劉濞受封廣陵,建立吳國,借助近山臨海之利,“即山鑄錢”、“煮海為鹽”,鹽鐵兩大官方買賣得以迅速發展;再加上有長江之便,當地人興修水利,種稻栽桑,進一步奠定了廣陵經濟發達、水路交通運輸逐漸興盛的基礎。
三國時期,魏吳之間戰爭不斷,廣陵作為江淮一帶的水陸樞紐和長江屏障,也成為了南北政權反復爭奪的軍事重地。尤其是晉朝東渡后,廣陵屢經戰亂,在胡族政權和漢族政權間反復易手,幾次差點變成荒蕪之地。
直到謝玄建立了北府兵,把水軍基地設在這里,飽受烽煙之苦的廣陵城才終于安定下來,得以休養生息,恢復元氣。
因為脫離戰爭的時間并不算久,所以此時的廣陵,無論是城池規模還是人口密度,都談不上有多么驚人,更無法與建康荊州這樣的重鎮相提并論。
在趙亮看來,除了城墻修建的高了一些,其他也就是個小鎮的水平。
他和劉裕帶著八名度望兵,化裝成行腳的山貨商人,分三批陸續進了城。
劉裕之前常來廣陵,對此地非常熟悉,轉了兩個街角,便尋得一處小客棧。
客棧的老板姓曹,是個六十來歲的老漢,當初在戰亂中顛沛流離,險些餓死在路邊,幸虧得到了劉裕的救助,方才在廣陵安頓下來。
所以,曹老漢一見是恩人登門,頓時喜出望外,連忙燒水做飯,款待劉裕他們。
“曹叔,近來過的怎么樣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