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孟浩然后人(2/2)
見完小白,他回到辦公室,隨手把石片從兜里掏出來放桌上了,緞子布也沒再裹著。
秘書肖米進來找他簽字的時候,瞄了幾眼,還以為巫先生附庸風雅一回,也沒多問。
麻陽進來的時候也一眼看到了,目光立刻粘在上面拿不下來:“這東西哪來的?”
巫山:“孟君遙讓小白拿來的。文人就是文人,對他來說詩情畫意的東西,在我看來跟路邊的一塊普通石頭沒任何分別,只不過上面多幾個字而已。”
麻陽犀利的目光在這石片上轉了又轉停不下來,腦子也在不停運轉:“詩是李白的詩,這書法也還真是李白書法的風格,這石片有點意思啊。李白那么多有名的詩,為什么偏偏要刻這一首上去呢?”
巫山差點兒忘了,麻陽對書法,尤其是軟筆書法相當有研究。
麻陽單身一人且獨居,除了忙巫氏的事情之外,業余時間也培養了豐富的興趣愛好,喜歡歷史,喜歡古玩,自修了一些古董鑒定的知識。以前空閑時還會去古玩市場淘淘看,有時能以不錯的價格買到心儀的小玩意兒。
也許正是因為長時間沉浸在書香墨韻中,更使得麻陽為人格外沉穩中正。
不過自從巫山出事之后,這些興趣愛好全拋棄了,他一門心思撲在工作和保護現在這個巫山的安全上了。
巫山隨口一說:“你要覺得有意思就拿走吧,反正我留著也沒用。”
麻陽也不客氣:“行,那我先拿走研究研究。”
他覺得,既然是孟君遙送的,這東西肯定有講究。雖然接觸不多,但孟君遙的人品杠杠的。
巫山幫了孟君遙這么大的忙,可以說是恩重如山了,以孟君遙的為人,豈能只回贈巫山一塊石頭?
結果麻陽這一研究,果然非同小可。
先說古人在石頭上刻字有好幾種方法,專家認為這塊石頭上的字,是由書法創作者直接書于石頭上,再由工匠在石上雕刻的。那么這位書法創作者就是......李白本尊!
就連書法風格也與他的完全吻合,飄飄然有凌云之態,高出塵寰得物外。
再研究研究這首詩,全文完整版應該如下:“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夫子,指的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
李白說自己敬重孟浩然的莊重瀟灑,孟先生為人高尚風流聞名天,少年時看輕功名不愛車馬,白首時歸隱山林撫草弄花,他不侍君王,胸懷豁達。
再細一想,孟君遙也姓孟,難道,他是大詩人孟浩然的后人不成?!
難道,這是一塊李白親手摸過、在上面親筆題過詩的石頭片?而且還是給孟君遙的祖上孟浩然寫的詩?
哎呀,要真是如此,那這帶著李白指紋的石頭片可就價值連城了呀!
麻陽一刻不敢耽誤,馬不停蹄又去找了文物鑒定專家。
文物專家經過科學儀器鑒定、查史等多種方法,最終確認,這的確是一塊唐朝的石頭,上面的確是李白的真跡!
眾所周知,李白目前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是《上陽臺帖》,已是無價之寶,這石頭片橫空出世的消息如果傳出去,必將成為轟動世界的新聞啊!
可是,手里有這樣的稀世珍寶,孟君遙為什么不早點拿出來?為什么不在有生之年把它賣個天價好好享受生活,為什么還要租個一居室,甘于過清苦寂寞的日子呢?
更重要的是,孟君遙當年之所以拒絕小白,甚至不惜遠離她搬去另外一個城市,不就是覺得自己一無所有,配不上她,不想耽誤她嗎?
可是如果當時把這石頭一賣,不就可以輕輕松松給小白優渥的生活了嗎?
財富和美人,最終孟君遙都舍掉了,那么,他心目中到底是舍不得這傳家寶?
這么說似乎也不對。
既然寧可拒絕小白也不舍得賣這傳家寶,為什么現在輕易就送給巫山了呢?
巫山都說了什么也不要他還,而且這石片的價值,比巫山為他花的醫藥費貴上不知多少萬倍了!
饒是智慧如麻陽,也猜不透這其中的奧秘。他頭一次覺得,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孟君遙是個高深莫測、難以捉摸的人。
哦對了,還有一個疑問就是,孟君遙前不久剛剛遭遇過大地震,據說當時跑得急,身份證戶口本存折銀行卡一律沒來及回家拿,難道這石頭他一直是貼身攜帶的,不然怎么會保存了下來呢?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