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刀削面(2/2)
鋪不缺雞蛋,準備做雞蛋臊子刀削面。
白瑩的雞蛋臊子早打好了,見姜二回來了,也是開飯的點,灶上水也滾了,于是架起了胳膊削起了面,人們說:“吃刀削面是飽口福,看刀削面是飽眼福”。看著白瑩用了個彎曲的小鐵片,順著她掌中的面上下飛舞,一根根面條像飛魚一樣準確的躍入沸騰的鍋中,那過程著實眼花繚亂,好看的很,二林在一旁也看的歡喜,咿呀亂叫著。
說起這刀削面的歷史還要追溯到元朝初期,相傳蒙古人占了中原,建立元朝初期,蒙人為了防止漢人再次造反,就沒收了各家各戶的金屬物件,什么菜刀,鋤頭,鐮刀。還立了告示,十戶共用一刀一鋤。也就是說,到了做飯的點兒,先得去找蒙人領菜刀,切菜做飯,這菜刀得輪流使用,用完之后還得交回由蒙人保管。
一天中午,一老漢的老婆已經將面揉成了團,就等著切面下鍋了,讓老漢去取刀,可是老漢這刀總也取不會來。原來排隊的人太多這老漢領不到刀,無聊中用腳踢地,被一件東西碰了腳,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塊薄鐵皮,于是揣到懷里回了家。
回家后,取出鐵片告訴老婆說:“就用這個鐵皮片切面吧!”老婆一看,鐵皮片薄而軟,嘟囔著說:“這樣軟的東西哪能切面條。”老者生氣地說:“切不動你就砍。”
一個“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團放在一塊木板上揉好,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鍋臺邊,往開水鍋里邊“砍”面,片片面片落入鍋里,煮熟后撈入碗,澆上鹵讓眾人吃,眾人邊吃邊稱贊,面筋道,口感好,于是稱為刀砍面,后來砍字聽著不順耳,漸漸的變成了如今的刀削面。
早年白瑩和娘在外討吃要飯,可得了失心瘋的小鈴鐺兒走丟后,十七八歲的白瑩為了謀生,在刀削面館打過工,學會了這刀削面的技法,今日這刀削面光看著就過癮,面端了上來,眾人吃了,大呼過癮,二林吸溜著面,夸贊著:“妹子常來,妹子常來。”
午飯眾人吃的肚飽溜圓,該躺的躺下休息,姜二從包里又翻出了個筆記本,對坐在炕沿休息的白瑩說:“這里有一斷金、四面風和八套鼓的口訣,你這幾天就在這里抄下來,背熟了,崗再教你咋使用。”
白瑩面露難色的說:“二崗啊,訥認識字,但是不會寫咧。”
確實,白瑩十來歲就跟著娘開始討吃要飯,小鈴鐺兒也閑暇之余教過白瑩識字,但是寫字卻很少,也沒機會,這認識字和會寫字是兩回事,姜二翻出了筆紙,讓白瑩先寫幾個字看,白瑩接過了筆,在紙上開始寫,先寫了個“白瑩”,又寫了個“如義”姜二看了,確實不得勁,筆劃順序錯了不說,字還寫的斗大,如意還寫成了如義,按著她這樣寫,筆記本一篇也寫不了一段話。
姜二嘆了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那聲嘆息沒有嘲笑的意思,只是為了白瑩早年的不幸感到可惜,這個筆記本對自己是珍貴的,不能借與外人,本想著讓白瑩每天來這里抄寫,現在看,只能自己抄寫好了再傳給她了。
白瑩倒像個沒事人了,自己拔了根煙,一屁股上了炕,自個抽了起來,之前白瑩讓息過姜二抽煙不,姜二告訴過自己不抽煙,所以白瑩以后也就不讓息了。
姜二看著白瑩抽煙,那種云噴霧罩的樣,確實不美觀,詢問著:“這煙以后能戒了嗎?”
白瑩笑了笑:“二崗啊,上癮了,戒不了了,不抽難受,再說了,哪個大仙爺不點香啊,不點香的大仙爺沒人看咧!”
姜二細想了想確實如此,于是收好了筆記本,讓白瑩先去休息,自己出去給小四眼打傳呼,讓小四眼馬上過來,有事商議。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