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子(1/2)
樹上圪蹴著兩只家巴雀兒,一只對另一只說:“你往那邊圪蹴下,看把訥毛衣都擠圪絀了。”另一只說:“看那嫌吱的,撲拉撲拉不就展了!”
以這樣一段關于麻雀的笑話開場,您看起來是沒多大意思,但是用方言講起來別有一番風趣,聽的懂的人更是會開懷一笑。!
這樣的一段開場對于這部小說內容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只是想表達下方言的獨特魅力,方言是種傳承,也是種文化,更是一種記憶,他土,有他土的那種硬氣勁兒,更是包含了讓普通話詮釋不了的寓意。
各地方的方言里,麻雀有很多種叫法,“家雀”,“家巧兒”,“麻拐子”,“老家蛋”,“老家賊”,等等,在華北大同地區,我們習慣稱為“家巴雀兒”
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鳥應該就是“家巴雀兒”了,在華夏的大地上,“家巴雀兒”一度被稱為四害之一,雖然后來被平反,但也歷經了磨難!彈弓子,火槍,石頭子,破簍子陷阱以及面對著大自然的天敵,但是我們的“家巴雀兒”依然頑強且自由的生存了下來!
在一篇百鳥學巢的寓言故事里,“家巴雀兒”有著天生的惰性,寄生于墻縫,屋檐下。而再另一篇屠格涅夫的《麻雀》故事里,“家巴雀兒”化身為勇氣與母愛,為護住掉出窩外的幼鳥與獵人惡狗對峙。
就像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中國人一樣,我們也曾為自己的閉關鎖國付出慘重的代價,惰性,自滿,直至任人欺凌。但是我們也為崛起中華為之奮斗自強不息!
老百姓小人物的生活也就如此,就如李白的詩里描述的那樣:
“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本與鷦鷯群,不隨鳳凰族。”
我們的“家巴雀兒”有著天生的惰性,骨子中的懦弱,但是他卻有著一份人人為之“尊敬”的手藝,游走在鄉鄰與大城市之間!“家巴雀兒”的故事沒有激情澎湃,更多的是生活的雞毛蒜皮,為的只是祭奠那個即將消失的小山村,為的只是能留下更多的記憶!
雁北的秋,顯得格外涼,臨近中秋沒有蟲鳴的夜,也顯的格外的寧靜,平日里姜二的夜生活除了二兩小酒,一包花生米,也沒了其他的樂趣,對于一個三十歲大幾的人,顯然養老的生活來的太早了!
今兒是個例外,郭玉芬兒的投懷送抱雖然不是什么好事,但讓無趣,且在別人心目中是個小光棍的姜二心里,莫名的沖動了!管他,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折騰了半個小時的姜二終于老實了,氣喘吁吁的趴在玉芬兒肚皮上!一個比姜二大幾歲的寡婦讓姜二徹底明白,這三十好幾年都白活了,原來女人是這般滋味。
姜二這遠鄉十里聞名的小先生又有些慌了,雖然還在回味剛才和玉芬的云雨,但是又害怕這個女人把自己這點小隱私泄漏了,于是對小寡婦說:“玉芬兒,聽訥說啊,你可不能到處瞎說啊,要不訥可真完求了!“
這個叫郭玉芬的小寡婦白了姜二一眼:“啥事?就你和老娘睡這事?十里八鄉哪個不知道你是舔油食的狗?“
“啥?!“姜二慌了,蹭的站了起來,膝蓋硬梆梆的頂了下玉芬兒的小肚,芬兒疼的咧了下嘴,哼了一聲.姜二心里恨不得狠狠扇自己兩耳光,自己明白,是自己吹大方了。以前光棍一條,又怕人笑話,天天和十里八村的其他后生嗨叨睡過哪家小媳婦,睡過哪家寡婦。其實那都是瞎扯淡,郭玉芬兒才是自己的第一次。
郭玉芬兒的肚子因為被姜二膝蓋頂了下,疼。跳腳一下子踢在了姜二的蛋根兒上,嚷道:“疼死老娘了!”
姜二還在懊悔自己那點吹牛本事呢,突然覺的撓心的疼從蛋根兒那兒就傳了過來,那撓心的疼瞬間又傳到了腦子上,寧靜的夜,傳出了姜二狼嚎般的吼聲,寡婦家的大黑毛子聽見動靜,汪汪的叫個不停,緊接著寡婦隔壁金雷子家的黑虎也叫個不停,不一會全村的畜生都叫了起來!漆黑的村子亮起了三五盞燈,不一會七八盞燈也亮了,金雷子的吼聲傳了出來:“咋啦!娘死啦咋的!還是進匪了,讓崗睡覺不了!”
姜二疼的吼了一嗓子,就覺的腦子嗡嗡作響,眼一翻,直挺挺的向后倒在炕上,抖噠了起來,玉芬兒慌了,她知道自己這腳用過了多大勁,后悔也來不急了,眼看著姜二白眼一翻,口吐白沫,觸電似的倒在炕上。
半月的夜,微微亮,稍微嘈雜的夜傳來了芬兒驚慌的聲音:“死人啦!”這一聲,蓋過了整村的狗叫,接著十幾盞,四五十盞燈亮了,接著小村子沸騰了,看來咱們一直平靜的瓦檐村,今兒以后要紅火一段時間了!
瓦檐村,村子雖小,但是存在的時間或許有很久很久了!打開中國通史,遼金時期的歷史篇章中,某個犄角旮旯就可以找到那么寥寥數筆的解讀!雖然不知道彼瓦檐是不是此瓦檐,但是瓦檐村的掌村人,都一直認為,那就是真真兒的瓦檐村歷史!
瓦檐村祖祖輩輩都在燒民窯,瓦盆,壇罐,水缸子。直到建國初期,改成了燒制耐火土建材的建材廠。耐火磚更是享譽整個燕州地區!雖然整個燕州煤炭是龍頭企業,但是小小的瓦檐村,當地人還是靠著老祖宗留下的手藝吃飯!
總有些人活的和別人不一樣,我們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