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江北防務(1/2)
雖然豪格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到多鐸身上,但是多鐸卻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豪格的問題。
畢竟現在豪格手上的人馬即使把包衣計算在內也就是不到八百人,這點人馬正常情況可以編三個牛錄,如果各個牛錄的甲兵拼命縮水,那差不多是五個牛錄也就是一個甲喇。
但現在即使是兩個甲喇的甲兵對于豪格來說也是遠遠不夠,畢竟當初豪格是帶了兩萬兩千戰兵南下,如果把包衣、輔兵之類計算在內更是有兩萬八千人。
現在只剩下五牛錄甲兵的話,且不說那些豪格的老仇人,那些豪格老朋友也會干脆利落地幫他把這五個牛錄與一切遺產分得干干凈凈。
豪格留在關外與北京的家底都有五個牛錄了,而且他還有不計其數的田莊、女人與金銀珠寶。
而豪格看到多鐸都不說話只能是想辦法把多鐸拖下水:“十五叔,這次東南之敗是你我兩人共同承擔全部責任,我如果保不住了,十五叔恐怕也會出大問題!”
豪格這話有點糙,但確實屬于實情,如果多鐸保不住豪格這位肅親王,他自己多半也是自身難保。
在想明白這一點之后多鐸當即下了決心:“所以我說了要在江北多留一日,金華賊的動作沒那么快,哪怕只能多收容幾十人也不錯,而且肅王手下怎么也有十五個牛錄與營頭,如果遇到實力接濟不上的時候我來想辦法,但是我實力不足的時候,肅王也得幫忙!”
豪格已經明白過來了,他們在江北多留一日自然能收容些殘兵敗將,此外江北還有不少清軍,到時候都可以一并收容過來甚至直接抬旗,但是不管多鐸與豪格怎么想盡辦法收容、收編,他們手上就這么多兵馬,就只能想辦法相互騰挪了。
多鐸麾下最多也就是千余人,怎么可能變得出十五個牛錄與營頭,自然是到時候向多鐸借用人馬,而多鐸也使用同樣的伎倆向豪格臨時借用兵馬,反正現在只要把眼前的局面應付過去就是最大的勝利,畢竟多鐸與豪格在關外與北京都有不少家底。
但是豪格卻覺得多鐸的辦法治標不治本,他咬著牙說道:“十五叔,咱們現在是一家人,得想條活路才行!現在這次南征的責任都在我們身上,而英王卻是全身而退,到時候追究責任的時候肯定是英王在旁邊說咱們的閑話,他這個人又不懂克制,所以咱們雖然可以退兵,但是步調要保持一致,不能比英王退得太快!”
豪格這么一說多鐸就明白過來了,雖然英王阿濟格這次東征折損了不少兵馬,但終究是全師而退,而且還是因為荊州失守的緣故被迫回援,在場面上不知比多鐸與豪格強上多少。
他現在是把豪格看成了自己的難兄難弟:“肅王所言甚是,命令下面誰也不許擅自外傳這次南京之役的具體情形,違令者斬!”
從表面來說,多鐸是穩定軍心才這么辦,但實際卻是禁止江北清軍向英王阿濟格通報南京戰敗的具體經過。
這次慘敗之后,清軍在江淮已經無法立足,只能退往徐州、山東,如果英王阿濟格能及時得到江北清軍的通報自然能夠第一時間進行戰略調整,但是多鐸、豪格已經下定決心只向京師的諸位王爺、貝勒通報,卻因為“軍務繁忙”忘記通知了英王阿濟格。
不過這也是江南清軍用過的老辦法,前次多鐸不愿意英王阿濟格介入江南戰局,所以只是向湖廣方面通報了大致情形,卻沒有請英王阿濟格出兵東征,最后還是北京的多爾袞通知英王阿濟格大舉東征,而現在多鐸與豪格都期望英王阿濟格接下去要盡量狼狽一點,不然他們倆就是死路一條了。
而對于越明軍來說,眼前的頭號敵人也是占據上流的英王阿濟格,雖然江北至少還有一兩萬清軍,但是由于多鐸與豪格的八旗軍主力已經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江北清軍的主力不是綠營兵就是江南新附軍,收復江淮根本不在話下,阿濟格所部才是越明軍的真正大敵。
因此劉永錫就把肅清江淮的責任交給了周之升與王普祥:“北固伯,知道我為什么請娘娘封你為北固伯嗎?”
周之升對于自己這個“北固伯”的封號琢磨了很久,甚至還請教了不少人,所以直接給出了答案:“是因為越王陛下曾經開鎮京口的緣故?”
北固伯自然得名于京口三大名山之一的北固山,劉永錫也很明確地說道:“沒錯,現在這支越明軍最初的起源就是我曾經開鎮京口,國家接下去要立國東南,京口自然是拱衛京師的重鎮,六朝時都是由宗室或重臣出鎮!”
周之升知道劉永錫這是把拱衛京師的重任交給自己負責:“陛下厚愛,微臣自當以死相報!”
劉永錫卻是笑了起來:“北固伯,我跟你是自家人,你就不要客氣了,有你在京口坐鎮,我在京師就可以放心了!但拱衛京師,光有京口還不夠!”
王普祥知道劉永錫這是有重任托付給自己:“請越王陛下安排!”
對于這次南都之役的具體經過,劉永錫已經聽王普祥與周之升說過不止一次,因此他告訴王普祥:“朝廷與娘娘本來就想提拔你,但是本來是先找個時間與理由提拔你,但是你既然已經抓住機會,朝廷自然不會虧待你,我給你兩天時間組織一支勁旅,北固伯,你現在能拔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