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以漢制漢(1/2)
不管是博洛、多鐸還是田雄,都以為劉永錫渡過錢塘江與八旗勁旅背水而戰是自尋死路,畢竟八旗勁旅的強大就在體現在騎射上,明軍背水而戰只能是自尋死路,但是真正與明軍交戰之后才發現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
杭州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城東、城西更是典型的水網地帶,到處都是河流湖泊,在另一個時空清軍為了肅清錢塘江北岸的明軍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何況現在還多出上萬名戰力幾乎比美八旗兵的精銳之師。
清軍想象中的背水而戰是鐵騎轟鳴、巨炮呼嘯,但是現在卻是泥水中小心翼翼地前進。
而明軍卻是正規軍、義軍與升斗小民結合起來神出鬼沒地從水上打擊清軍,清軍的騎射本領幾乎毫無用武之地,想象中的萬人決戰變成了一系列的水上與陸上遭遇戰斗,而且明軍充分利用了他們的水上優勢,戰斗打響沒多久就立即調來更多的兵力,清軍只能在水網與泥沼中苦戰。
王之仁、張名振、張煌言所部表現得特別積極,雖然在陸地上他們的戰斗力比不上八旗兵,但現在是他們的主場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對付不了八旗兵難道還對付不了一群新附軍,而且就算是遇到八旗軍也不怕,因為劉永錫已經作出不管傷亡多少就補充多少的承諾,因此經常出現少數八旗軍在泥水中被明軍反復圍攻的局面。
雖然八旗兵身經百戰,即使遇到如此不利的形勢仍然能從容應對甚至取得了勝利,但是博洛清軍的主力就這么被釘在錢塘江北岸動彈不得并不斷在戰斗中被消耗。
現在光渡過錢江北岸的明軍正規軍就有兩萬之眾,再加上各路義軍、義師不斷發動源源不斷的攻勢,讓博洛生怕錢江北岸有什么意外,根本不敢分兵支援湖州與嘉興方向的清軍。
而且在于湖州與嘉興兩個方向的局面越來越惡劣,祖大弼退回杭州之后,整個湖州府已經徹底落入了明軍之手,張博易正在湖州大舉招兵買馬甚至準備東進大舉支援嘉興,而嘉興府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對于陳淵來說,最大的敵人不是當面的三千滿洲八旗,而是陳梧、屠象美在內的本地官紳,但是兵部尚書余煌去了嘉興督戰之后局面就煥然一新。
雖然看不起余煌這個閹黨,但屠象美在內的本地縉紳還是主動要求到金華覲見監國皇后與監國公主,而失去了本地縉紳支持的嘉興總兵陳梧也迷途知返表示愿意效忠越國公甚至交出了部隊的指揮權。
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極其血腥的故事,但是大家既然如此識趣,余煌自然是點到為止讓大家都能收場。
而對于奉命經略嘉興府的陳淵來說這是他最渴盼的局面,他在戰報里直接把兵部尚書余煌夸成了一朵花,畢竟余煌不但帶來了一營援兵而且還幫他整合了整個嘉興府的資源。
在整合整個嘉興府之后,陳淵的攻勢就變得格外凌厲甚至刁鉆起來,讓這支八旗勁旅窮于應付只能向博洛求援。
可對于博洛來說,他現在都不知道到底輸在什么地方,只知道幾場戰斗下來自己的四萬多名精銳清軍減員十分嚴重只剩下了三萬人,而且再打下去實有兵力可能要少于三萬之數,但真正的問題在于損失如此之大,博洛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敗在什么地方,他真覺得自己沒算過什么錯誤甚至沒打過敗仗就莫名其妙地遭受了如此驚人的損失。
而對于南京城的豫親王多鐸來說,他也沒想到浙江的局面會嚴重到這等地步:“博洛怎么連杭州都要守不住?他麾下足足有四萬多精銳,現在整個南直隸還有江西都是天下大亂,我哪有兵力支援他!”了
南直隸天下大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金華賊”的強力介入,雖然劉永錫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經略上浙江,但是他同樣關心著南直隸義師的發展,為此投入了不少資源還派出了好幾支小部隊,而湖州府的張博易在站穩腳跟之后,除了增援嘉興之外就是向南直隸發展。
對于多鐸來說,一般的潰散明軍、流賊、義師都好對付,但是他們與南面來的“金華賊”結合之后就變得非常不好對付,即使八旗兵親自出征都覺得不好對付,而且除了這些金華賊之外多鐸還有太多心腹之患。
徽州的金聲已經讓新上任的徽寧巡撫劉應賓覺得焦頭爛額,一再向多鐸要求更多兵力與錢糧支援,而且金聲所部已經有與越國公劉永錫合流的跡象,而江陰城雖然與南京城近在咫尺,但是已經擊敗了清軍的幾次圍攻,多鐸已經決心把劉良佐這只老狐貍放出去對付江陰城的明軍。
除了徽州與江陰之外,整個南直隸到處都是起事的民眾與潰敗的明軍,原本按照攝政王的計劃完全可以用新附軍來對付這些毫無組織的義師與潰軍,但是由于劉永錫的強力介入導致形勢嚴重惡化。
多鐸知道問題出在什么地方,他與多爾袞都不信任李本深、郭虎這樣的明軍大將,總擔心他們尾大不掉所以一直沒把他們投入主戰場,劉良佐之所以能被多鐸看中并準備讓他投入江陰戰場,就是因為他實力在四鎮之中最弱,總兵力不過萬人,而比劉良佐實力更弱的李成棟、張天祿之流就成了多鐸的新寵。
當然光靠這些新附軍還不夠,原本多鐸是指望著多鐸的四萬大兵及時回援,但誰也沒想到多鐸這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