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過江(1/2)
劉永錫原本以為福王怎么也要等到進入南都以后再對張皇后動手,實在沒想到福王這么心急:“這真是福王殿下的意思?”
史朝立頗有不平地說道:“雖然是福王殿下的意思,卻是盧九德進的讒言,說娘娘的這支護衛倉促成軍,軍紀尚需整肅,不宜進入南都驚動官民!”
一說到盧九德史朝立就是滿肚子火氣,這次托了張皇后的福史朝立終于有機會在張皇后的書信上留名,這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美事。
偏偏同行是冤家,發現史朝立也在這封信上署名的鳳陽鎮守太監盧九德就挑了許多史朝立的毛病,甚至認為他一個小小奉御根本沒資格在信上署名。
而史朝立卻覺得盧九德之所以故意挑刺只是因為自己的署名遠在盧九德之前,而張皇后聽說這件事之后傳了口諭超升史朝立為正五品典簿,讓史朝立看清形勢的同時把盧九德恨到骨子里,只要有機會就給盧九德下眼藥。
劉永錫卻知道這件事沒那么簡單:“光是一個盧九德,掀不起這樣的波瀾,恐怕福王殿下也有相近的想法,只要娘娘沒有護衛親軍進了南都只能任他擺布,咱們可不要忘記了崇禎故事!”
劉永錫一說崇禎故事史朝立就全明白了,信王入繼大統之后張皇后便遷居慈慶宮與外界隔絕,在整個崇禎朝都毫無作為毫無地位,連個失勢太監都敢非禮張皇后。
到了崇禎十五年太子大婚的時候張皇后連慈慶宮保不住,被迫遷居仁壽殿,更不要說她曾經因為一語之失被崇禎皇帝逼得差點自殺。
有這樣的前車之鑒,張皇后如果不帶護衛入京肯定會重蹈覆轍任由福王擺布,史朝立有點急了:“娘娘對福王如此厚愛甚至特意約法三章,福王怎么能如此不知自愛,誠意伯,要不要我去整肅一下軍紀?”
劉永錫知道讓史朝這位內臣立過去整肅軍紀的結果必然是軍紀更加敗壞,因此他直接告訴史朝立:“關鍵還是要看娘娘的意思!娘娘有什么想法?”
張皇后與福王約法三章之后劉永錫這個小團體的地位自然水漲船高,但是張皇后身邊也多了不少福王與馬士英派來的家臣奴婢,人多嘴雜,劉永錫與張皇后暫時沒有單獨相處的機會,這次更是必須通過史朝立來轉達她的意見。
而史朝立非常明確地答道:“娘娘的意思是請小侯爺拿主意?她跟我說殺伐用兵之事既然都托付給誠意伯,這件事也不例外,小侯爺,您說這事該怎么處置?”
劉永錫當即答道:“咱們給福王殿下一個面子,護衛大兵可以暫留江北整訓,但是娘娘入京必須得帶親衛入京,哪怕只有一百人情況也會不一樣!”
史朝立一聽就明白了:“原來有奸人想隔絕我們與娘娘之間的聯系,絕對不能讓他們陰謀得逞,你看我來統領親軍護衛怎么樣?我可是都知監出身!”
劉永錫還是第一次知道史朝立出身于都知監,但是他非常明確地說道:“史哥想要統領親軍護衛肯定沒問題,但是不如現在的位置更親近,親衛護衛統領需要處理的瑣事太多,不如內臣隨時隨地都在娘娘身邊!”
如果說盧九德鬧事之前,史朝立對福王還抱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可盧九德這么一鬧就打破了他對于福王的全部幻想,讓他明白抱緊張皇后大腿的重要性。
畢竟盧九德當年曾跟隨老福王,現在更是福王入繼大統的關鍵人物,到時候恐怕連南京鎮守太監韓贊周都爭不過盧九德,何況自己在福王府只是一個外人。
聽劉永錫這么一說,他當即放棄了統領護衛這個位置:“那小伯爺覺得誰來當這個親軍統領比較合適?”
劉永錫也給出了非常明確的意見:“這件事恐怕要娘娘拿主意,我們做臣子的照辦便是!”
劉永錫原本覺得張皇后很有可能選擇自己來統領這支禁軍護衛,這樣兩個人才有更多單獨相處、幽會的機會,只是張皇后給出了一個有點意外的人選:“周之升事情辦得不錯!”
劉永錫沒想到張皇后會點了周之升的名字,雖然這次南渡周之升統領水師干得十分出色,甚至可以說是挑不出多少毛病來,而且被稱為“御舟”的那艘戰船一直也是由周之升操縱,他與張皇后、太康侯平時經常接觸,可以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但是與劉永錫單獨溝通的時候張皇后告訴劉永錫她只有一個理由:“我選擇周之升將軍是因為他是誠意伯府出身!”
雖然劉永錫完全沒想到張皇后會因為這種理由選擇周之升,但是劉永錫覺得她的決定并沒有太大問題。
畢竟護衛統領這個位置要絕對可靠,而周家三代人都是誠意伯府在新江口水營的基本力量,周之升更是劉孔昭這幾年重點提拔的后起之秀,而在另一個時空周之升對他們父子也是不離不棄一起在海上漂泊。
那劉永錫現在只有一個問題:“娘娘覺得我不適合當這個護衛統領嗎?”
原本劉永錫還準備用這個護衛統領的位置偷香竊玉堅守自盜,而張皇后卻覺得必須要為長遠考慮:“誠意伯來當這個護衛統領是最合適不過,但是現在是國家多事之秋,誠意伯一身本領足以統領十萬大軍,只當個百夫長太浪費了!誠意伯只管放心縱橫江淮,南都有本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